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赵旭红  王荣英  石汉文  田英平 《河北医药》2011,33(10):1584-1584
患者,男,60岁,主因胸闷1 h,神志不清10 min于2009年8月29日16:00来我院急诊室。既往体健。患者于1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未予特殊处理,来我院途中,10 h前突然出现神志不清,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早期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室室壁瘤形成的逆转效应及心功能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发病12h以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室壁瘤形成患者,随机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溶栓组及常规药物治疗组;三组患者均在治疗后1、24w分别行超声心动图(UCG)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评价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局部室壁运动积分(RWMI)、心室收缩同步性(VSS)和心功能(HF)参数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1w和24w时,PCI组RWMI、VSS和HF均优于溶栓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P均<005)。PCI组和溶栓组24w时上述各参数均优于1w。常规药物治疗组VSS参数中相角程(PS)在24w时较1w有所改善,余各项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CI组和溶栓组均可阻抑室壁瘤形成及改善心功能,且PCI优于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93.
指压手三里穴缓解静脉滴注克林霉素所致口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7年2月~2007年5月用指压手三里穴缓解静脉滴注克林霉素所致口苦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患者,诊断为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用克林霉素每日1.2g,分2次静脉滴注。滴注5-30min后均自觉口苦。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腺苷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蛋白Bcl-2/Bax的影响.方法 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I/R)和腺苷预处理的大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凋亡蛋白Bcl-2和Bax.结果 ①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凋亡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缺血/再灌注组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而腺苷组Bcl-2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Bax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 腺苷预处理明显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凋亡,并使Bcl-2/Bax比值增加.  相似文献   
95.
张某某,男,66岁,干部。1990年9月10日入院,住院号:5159。 患者于1990年7月晨练中,突然语言不利,左上肢无力,右下肢无力不能行走,经用西药治疗脱离危险。之后经头颅CT诊断为:“皮下层动脉硬化性脑病。”入院时上述症状仍存在,伴记忆力明显减退,纳呆,反应迟钝,目光呆滞,大便不爽,舌质暗淡,舌苔白厚,脉沉细缓。血压18.6/10.6kPa,神情呆滞,四肢浮肿。血液流变学检查:轻度高粘滞血综合症,红细胞表面电荷减少,聚集性增强。中医诊  相似文献   
96.
骨髓监测调整诱导化疗剂量和疗程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2例赵桂英,王荣英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早期诱导化疗缓解率直接影响生存期。在有无菌层流室的大医院诱导化疗时较少担心骨髓抑制后的危险,而在一般基层医院,在此期则死亡率很高,骨髓监测调整诱...  相似文献   
97.
颈源性眼病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等,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针刀配合手法及牵引治疗颈源性眼病9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16例糖尿病AMI患者,按梗死前48h内有无心绞痛分组.A组:无心绞痛史者78例;B组:梗死前48 h内有心绞痛史者138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 h内行溶栓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动态监测血浆坏死炎症标记物的变化;术后2周行99Tcm心血池显像测定心功能;住院期间观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①B组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和脑钠素、肌钙蛋白Ⅰ、白细胞介素-8峰值浓度均低于A组(均P<0.05).②左心室收缩功能: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峰射血率和左心室峰射血时间均好于A组(均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B组左心室峰充盈率和左心室峰充盈时间均好于A组(均P<0.05).③B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均P<0.05).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通过抑制糖尿病AMI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情况与对基层卫生建设的改进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到实处提供帮助。 方法 对49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①30~50岁年龄段最多(321,64.46%),本科学历占比例最高(233,47.35%),中级职称最多(196,39.84%),所从事专业中全科医生最多(244,49.00%),来自社区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医生最多(200,40.16%)。②156人(占31.33%)参与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218人(占43.78%)愿意参与,不愿意的原因主要包括:106人(占21.29%)认为居民不认可,96人(占19.28%)认为国家政策不能激励医务人员积极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215人(占43.17%)认为是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常见病诊治432人(占86.75%)和慢病管理404人(占81.12%);家庭签约服务推进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基层全科医生医疗能力待提高(453,90.96%);需要政府重点解决的问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和量要与医生收入相应(455,91.37%)。③289人(占58.03%)认为了解基层医疗单位,基层医疗单位存在的问题:社区医生医疗技能差(453,90.96%),和居民不信任社区医生(402,80.72%)。④对基层卫生建设改进建议:加强医院对基层医疗单位的扶持力度和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 结论 落实家庭签约服务,政府要继续加强政策支持,强化综合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撑,同时也要加强基层卫生建设,提高全科医生服务能力,保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多沙唑嗪(racemic-doxazosin,rac-DOX)及其对映体(S-DOX、R-DOX)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测定VSMCs的增殖活力,Giemsa’s染色观察VSMCs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在3~30μmol.L-1浓度范围,S-DOX、R-DOX和rac-DOX作用于VSMCs 96 h,均抑制大鼠胸主动脉VSMCs增殖活动;但是,S-DOX的抑制作用强于同浓度R-DOX(P<0.05),与同浓度rac-DOX的抑制作用无差别。以30μmol.L-1浓度的药物处理VSMCs 48 h、72 h和96 h;S-DOX对主动脉VSMCs增殖的抑制率依次为28.67%、34.51%和56.89%,R-DOX为22.59%、26.66%和45.79%,rac-DOX为21.88%、32.84%和52.04%。以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大鼠胸主动脉VSMCs 96 h,rac-DOX、S-DOX和R-DOX抑制VSMCs增殖达40%的浓度(IC40)分别为(12.1±2.6)、(10.2±1.3)和(20.9±2.2)μmol.L-1;R-DOX的IC40值大于rac-DOX和S-DOX(P<0.01)。S-DOX处理后,VSMCs出现细胞体积变小,核固缩,核边集等形态学改变。结论S-DOX和R-DOX对大鼠胸主动脉VSMCs的抗增殖作用具有化学结构的立体选择性,S-DOX的抗VSMCs增殖作用明显强于R-DO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