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0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滋养细胞的过度侵入与浸润活力不足与多种妊娠疾病相关,滋养细胞侵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TGF—β、VEGF、IL、IGF、TNF-α、MMPs等多种细胞因子与滋养细胞侵入活力的关系进行了简析。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1、9在炎性子宫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染色法 (SP)检测细菌感染性子宫出血恒河猴模型组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1、9(MMP 1、MMP 9)及其抑制剂 (TIMP 1)的表达 ,用正常恒河猴子宫内膜作对照。结果 模型组子宫内膜组织间质、腺上皮中MMP 1、9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TIMP 1的表达与正常组水平相似。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 1、9的高度表达可能与炎症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改善体外分离、培养人早孕绒毛细胞滋养层细胞(cytotrophoblastCTB)的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探讨CTB的一些生物学特性。方法取人工流产6~8周妊娠绒毛,机械法分离,复合酶消化,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后继续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大体形态及体外转化,HE染色观察其胞核情况,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的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CK18)、波形蛋白(vimentinVim)和人胎盘催乳素(humanplacentallactogenhPL)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周期。结果分离培养的CTB呈不规则多角形片状,单层铺展生长。所有的细胞都表达CK18,Vim只在部分细胞表达,hPL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胞浆表达。细胞周期显示约有58%的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成功分离培养了人早孕绒毛CTB,方法简便易行,获得的细胞形态单一、生长稳定,为进一步研究CTB在妊娠生理和妊娠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4.
《陈素庵妇科补解》以调经门开篇,有大量方论专述调经,可见陈沂对调经之重视,故就其调经之特色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索建立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蜕膜细胞凋亡模型,观察黄芩苷对早孕蜕膜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分析黄芩清热安胎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04/09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二级实验室病理生理实验室完成。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人流手术室正常妊娠40d健康孕妇人流组织,患者知情同意。体外常规进行蜕膜细胞培养,选取经鉴定的4、5代细胞蜕膜细胞,用不同浓度(0.5,2.0,10.0,50.0μg/L,共设4组,并设空白对照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于蜕膜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实验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对蜕膜细胞活力的影响,荧光细胞染色观察确定蜕膜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选取适宜浓度的黄芩苷作用于正常蜕膜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凋亡蜕膜细胞(设肿瘤坏死因子α模型组,黄芩苷组,肿瘤坏死因子α加黄芩苷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培养24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实验分析黄芩苷对蜕膜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实验成功获取足够量的细胞,经泌乳素免疫组化鉴定为较高纯度的蜕膜细胞。①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后的蜕膜细胞活性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并且随着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越大,活力越小。10.0,50.0μg/L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后蜕膜细胞活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196±0.040),(0.106±0.020),(0.317±0.020),P<0.05]。但50.0μg/L时经形态学观察有部分细胞漂浮、死亡。②肿瘤坏死因子α模型组蜕膜细胞活性低于黄芩苷组和肿瘤坏死因子α加黄芩苷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0.27±0.03),(0.49±0.01),(0.38±0.02),P<0.05]。③流式细胞术示空白对照组蜕膜细胞凋亡率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1.48±0.45)%,(16.40±0.82)%,(9.78±0.26)%,(10.96±0.92)%,P<0.05]。在荧光显微镜下,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后凋亡的蜕膜细胞细胞核变小皱缩,可见致密强荧光。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能明显抑制人蜕膜细胞增殖分裂的过程,诱导该细胞凋亡,可用于人蜕膜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而黄芩苷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蜕膜细胞凋亡具有一定对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6.
补气活血法对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关妊高征病因和发病机理的探讨及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一直是国内外妇产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湖南中医学院近年来在运用补气活血法治疗妊高征获得确切疗效基础上,又进行了其相关指标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现将其部分成果专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7.
中药治疗女性不孕症有着悠久的历史,很多临床对照试验报道了用中药治疗的疗效。笔者通过对近5年来国内发表的中药促排卵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以期了解中药治疗女性无排卵性不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研究黄芪丹参复方成分提高胎盘血供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黄芪、丹参复方成分,运用一氧化氮合酶(NOS)阻滞剂L-精氨酸甲酯(L-NAME)制作一氧化氮合成阻滞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妊娠18d大鼠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核酸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胎盘滋养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IL-10含量较空白组低(P<0.01),治疗组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MMP-9mRNA表达增加,明显高于空白组和黄芪丹参治疗组(P<0.01),黄芪丹参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黄芪丹参复方成分可能通过干预IL-10与MMP-9的互动关系,影响胎盘滋养层细胞的移行与侵袭性,协调胎盘重构与蜕膜重塑过程,从而阻抑胎盘浅表着床,利于母胎循环构建,维持胎盘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研究黄芪丹参复方成分提高胎盘血供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有效防治胎盘血供不足所致妊娠并发症提供思路。方法提取分离有效中药黄芪、丹参复方成分,运用NOS(一氧化氮合酶)阻滞剂L-精氨酸甲酯(L-NAME)制作一氧化氮合成阻滞大鼠模型,原位杂交(ISH)法,观察胎盘滋养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变化及黄芪丹参复方有效成分的影响作用。结果模型组iNOS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与黄芪丹参治疗组、阳性药物硝酸甘油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黄芪丹参复方成分可能降低母胎界面妊娠免疫反应,阻抑胎盘免疫病理损伤,提高胎盘滋养细胞合成与释入NO进入胎盘循环,从而维持妊娠母胎循环张力,达到提高子宫-胎盘-胎儿血液供应目的。  相似文献   
120.
妇科"血证"包括多种类型女性生殖器官病变,其证治规律及方药配伍研究对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可能起到关键性促进作用。笔者从妇科"血证"证治机制、"调经"证治规律及机制"、三阴论治"理论与周期治疗、月经与肝、脾、肾脏腑理论、"气血""精血"理论与月经关系、治法理论、"调经妊子"内涵及机制、证候规范、规律以及局部病变与全身表现间关系、方药配伍及其规律和物质基础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开展妇科"血证"证治规律研究,对于中医妇科学应用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