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8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61篇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产生的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已经引起临床专家的重视。ICI相关性肝损伤(immune-mediated liver injury caused by ICIs,ILICI)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其自身的特点,但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且存在较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开展活检为主的相关检测,有助于判断并优化免疫相关毒性的管理。在ILICI治疗方面,证据表明并不一定要尽快予皮质类固醇治疗,需要在疗效、毒性和特定治疗需求之间取得平衡并通过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加以完善。未来应考虑采用合适的ICI剂量及寻找预测靶点,以期降低ILICI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同时需要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来阐明ILICI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和风险因素。随着临床循证依据的不断完善及研究的深入,ILICI的诊治水平也将与时俱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国外药师与医师协作实践现状,为提升我国药师与医师的协作提供借鉴。方法:查阅文献,梳理国外药师与医师协作实践经验,总结出对我国的启示。结果: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在药师与医师协作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协作模式,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法律规章,对我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结论:我国应从优化药学课程设置、设置协作药物治疗管理项目、拓展药师工作职能、运用财务激励、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着手促进我国药师与医师协作。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B-cell lymphoma factor,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上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60mg/kg)制作大鼠早期糖尿病模型。于造模后4、8、12wk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取双眼全眼球组织做石蜡切片并做视网膜铺片,通过HE染色观察视网膜各层的形态学和血管分布变化; 取双眼视网膜组织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和VEGF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行ADP酶视网膜血管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视网膜细胞的形态、细胞中Ca2+的荧光强度和分布变化。

结果:糖尿病组造模12wk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个数呈递增趋势。糖尿病组视网膜中周部和周边部可见无血管区,无血管区面积也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大鼠VEGF、Bcl-2和Bax光密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大鼠造模4、8、12wk比较,RGCs内钙离子荧光浓度逐渐升高,荧光染色强度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Bcl-2和Bax表达非常明显,从而上调 VEGF的表达。Bcl-2、Bax和VEGF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4.
【摘要】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DWI)术前预测胃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5月,前瞻性搜集行根治性胃切除的胃腺癌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包括IVIM和DWI。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无脉管侵犯组。测量胃癌病灶的厚度、ADC和IVIM-DWI参数(D、D*、f)值,采用student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连续变量的差异,采用逻辑回归分析筛选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鉴别脉管侵犯状态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参数预测效能的差异。结果:共纳入73例胃癌手术患者,其中49例有脉管侵犯(67.12%)。有脉管侵犯组的肿瘤处胃壁厚度大于无脉管侵犯组,而ADC、D和f值均低于无脉管侵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处胃壁厚度及ADC、D和f值均能有效预测脉管侵犯状态,AUC分别为0.821、0.686、0.792和0.727(P均<0.05)。肿瘤处胃壁厚度[OR:1.302(1.098~1.543)]和f[OR:686.801(6.126~77004.267)]是预测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两者进行诊断时,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7、81.63%和91.67%,其AUC显著高于ADC和f(Delong检验,P均<0.05),但与D和肿瘤处胃壁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52)。结论:IVIM-DWI定量参数及肿瘤处胃壁厚度均能在术前有效预测胃癌脉管侵犯情况,尤其是肿瘤处胃壁厚度和f是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85.
UGRP1基因及其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GRP1基因是一新近发现的基因,人类UGRP1基因定位于5q31-5q34,主要表达在肺脏。UGRP1基因的功能目前还很不明确,由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候选区域定位于5q31—34附近,UGRP1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与哮喘关联已有许多报道。  相似文献   
86.
王艺 《家庭用药》2012,(12):70-70
种植牙作为一种力学原理上最合理的假牙修复方法(其他修复方法均依赖于剩余自然牙,增加了自然牙的力学负担),其功能、美观、舒适度几乎和自然牙一样,被誉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种植牙不仅可以模拟原有自然生理状态的牙齿,还可以针对一些原有咬合畸形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及改善,因此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钟爱。但是初次接触种植牙概念的患者仍对这项技术有一些担心,希望了解种植牙的安全性及风险。  相似文献   
87.
背景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害为病理特点的常见致盲性眼病。目前,通过延缓或阻止病程的进展而保护视神经是青光眼研究的热点。目的研究中药雷公藤的有效提取成分雷公藤甲素对慢性青光眼大鼠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清洁级Wistar雌性大鼠80只,采用房水释放联合激光房角光凝法建立慢性青光眼大鼠模型。右眼为激光眼,左眼为对照眼。激光光凝前3d起每日雷公藤甲素组大鼠腹腔给予雷公藤甲素5μg/kg直至处死,生理盐水组以同样的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前,术后1、3、5d,1周及此后每周用Tono—PenXL眼压计监测眼压。激光光凝术后1、2、4、8周制作大鼠眼球视网膜铺片并行Nissl染色,对RGCs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激光眼术后1d眼压较术前增高,术后1周达高峰,持续约3周,4周时眼压恢复正常;对照眼各时间点眼压值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雷公藤甲素组激光眼与生理盐水组激光眼间眼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激光眼术后1周RGCs数量开始减少,术后4~8周RGCs存活数量明显下降;与生理盐水组激光眼相比,各时间点雷公藤甲素组激光眼RGCs数量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甲素组激光眼与其对照眼相比,各时间点RGCs数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能防止慢性青光眼大鼠模型的RGCs损伤,对RGCs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并不依赖于眼压的下降,这可能为青光眼的治疗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88.
单次不安运动质量评估对高危儿运动发育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次的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简称不安运动)质量评估对于高危新生儿发生不良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83例在康复科随访的高危新生儿,在不安运动阶段进行单次或多次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12月龄(早产儿为纠正月龄)后根据临床诊断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确定其运动发育结局.分析比较单次法和多次法的预测效度.[结果]单次法组不安运动质量评估对于脑瘫的预测敏感度100%,特异度93.8%,阳性预测值87.8%,阴性预测值100%,对不良运动结局(脑瘫和运动发育迟缓)的预测敏感度74.0%,特异度93.9%,阳性预测值90.2%,阴性预测值82.7%;多次法组不安运动质量评估对于脑瘫的预测敏感度85.0%,特异度89.4%,阳性预测值77.3%,阴性预测值93.3%,对不良运动结局的预测敏感度77.8%,特异度97.5%,阳性预测值95.5%,阴性预测值86.7%.[结论]单次不安运动质量评估对于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尤其是脑瘫)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可进一步研究其作为筛查丁具在一般婴儿群体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力德希排铅口服液治疗儿童铅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机体铅水平筛查血铅高于100μg/L的铅中毒儿童100例,随机均分成服用力德希排铅口服液的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儿童血铅、ADHDDS-P评分、学习成绩和胃肠道症状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铅水平、ADHDDS-P评分、胃肠症状积分和总有效率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力德希排铅口服液具有降低血铅、纠正铅中毒症状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0.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修饰T细胞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新手段,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诱人的应用前景为肿瘤生物治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舞台。CAR将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单链抗体和T细胞的活化基序相结合,通过基因转导赋予T细胞肿瘤靶向性、更强的杀伤活性和持久的生命力。自1989年Eshhar等首次提出CAR以来,CAR已从第一代发展至含有共刺激分子的第二、三代,CAR的Ⅰ/Ⅱ期临床试验在白血病、淋巴瘤、黑素瘤等恶性肿瘤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也面临脱靶效应、细胞因子风暴、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潜在的安全性问题,未来研究将集中于设计更安全的第四代CAR、甄选具备最佳治疗潜质的T细胞亚群、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完善临床前试验模型等方面。相信随着免疫学、基因治疗和细胞工程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CAR从实验室向临床转化的障碍将会逐一扫除,CAR有望成为主流的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