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正> 我们统计了1982~1997年15年间570例气管切开危重患者,其中,绝大多数经气管切开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在570例气管切开术中,男352例,女218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78岁。其中喉科112例,烧伤科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头孢菌类抗生素—头孢硫脒治疗烧伤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烧伤革兰阳性菌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的抗菌药物分成头孢硫脒组(观察组44例)、替考拉宁组(对照I组40例)和头孢呋辛组(对照II组36例),比较治疗有效率、革兰阳性菌清除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I组和对照II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45%、80.00%和69.44%,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菌清除率分别为97.92%、88.64%和82.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硫脒对革兰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治疗烧伤革兰阳性菌感染有效率高,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3.
局部使用凝血酶国外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国产凝血酶的研制成功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局部快速止血药物。作者自1992年1月~1993年11月参照Sawada等介绍的方法,将凝血酶配制成油膏剂型与等浓度凝血酶溶液用于断层皮片供区创面止血的对照观察138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38例中,男98例(71%),女49例(29%),年龄8个月~60岁,平均19.6±13.2岁。断层皮片供区部位:头皮供区周例(31.9%),其中小儿13例(9.4%),成人31例(22.5%)。肢体供区94例(68.1%),其中小儿26例(18.8%),成人68例(49.3%…  相似文献   
34.
35.
监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血浆内毒素,有助于了解和发现感染的程度,也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1991年5月~1993年5月,我院对47例烧伤病人血浆内毒素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结合临床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监测对象为47例烧伤病人,其中男33例,女14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猪皮对烧伤切痂创面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十年98例特重烧伤病人切痂后,创面用猪皮的病人,进行回顾。结果:烧伤病人切痂后创面用猪皮效果满意。结论:猪皮完全可应用于烧伤切痂后的创面上。  相似文献   
37.
目的:干细胞的研究已成为世界高新技术的亮点,势必导致一场医学和生物学革命。文章对干细胞研究现状及表皮干细胞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6-01/2007-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tem cell”,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01/2007-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表皮干细胞,临床”,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表皮干细胞临床临床应用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6篇相关文献,3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51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资料综合: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功能,可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包括全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多能干细胞。皮肤干细胞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以及伤口修复中起关键作用,具有慢周期性和自我增殖能力的细胞,其正常增殖分化是维持皮肤正常组织结构和细胞内环境稳定的基本要求。表皮干细胞来源于胚胎的外胚层,毛囊上半部的隆起处数量众多,在缺乏毛发的手掌等处位于表皮的基地层。表皮干细胞具有双向分化的能力,一方面可向下迁移分化为表皮基底层,进而生成毛囊;另一方面可向上迁移并最终分化为各种表皮细胞。结论:表皮干细胞来源于外胚层,将其按组织工程原理构建皮肤,用于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以及整形术后的创面覆盖,已成为解决临床治疗中皮源缺乏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减少瘢痕的作用。方法纳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2000-01/2004-11住院的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480例,将因无经济条件不能接受治疗的240例设为对照组,治疗组240例。治疗组入院后,创面清创,喷洒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于创面,150AU/cm^2创面,给药1次/d,至创面痊愈。对照组创面清创后,用碘伏纱布或油纱半暴露创面。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3个月愈合后皮肤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426例。治疗组较对照组提前1周愈合,3个月瘢痕增生少。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使深Ⅱ度创面提前愈合、减少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索休克病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以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方法:60例治疗组和60例对照组随机分配,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安宫牛黄丸和健脾消食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8.339/6,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107,P<O.005)。治疗组生存率明显提高。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休克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0.
错误的诊断或延误诊断都将使患者失去最宝贵的抢救时机。怎样及早知道病情的恶化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阻断病变的恶化 ,从而显著降低危重病的发生 ,降低死亡率 ,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试图寻找一个指标如 WBC>10× 10 9/L就有感染存在能对患者临界危重病的判断。淋巴细胞作为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细胞 ,可以判断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状态 ,危及患者生命的两大并发症—感染和多器官衰竭的发生和发展均与免疫系统的变化有着值得重视的密切关系。本研究对 80例烧伤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