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2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脑膜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水平与疾病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43例脑膜瘤患者为脑膜瘤组,另取同期收治的因脑外伤切除脑组织的6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组织VEGFR-2表达情况。随访3年,根据预后将脑膜瘤患者分成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利用多元Cox回归分析脑膜瘤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与Log-rank χ2检验分析VEGFR-2表达与患者复发率、累积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脑膜瘤组VEGFR-2阳性率为78.32%,高于对照组的14.49%(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50岁、肿瘤最大径≥5 cm、包绕血管神经、海绵窦受累、视神经管受累、VEGFR-2阳性、WHOⅢ级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手术全切、术后辅助治疗占比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肿瘤最大径≥5 cm、包绕血管神经、海绵窦受累、VEGFR-2阳性、WHOⅢ级是脑膜瘤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手术全切、术后辅助治疗是预后保护因素(P<0.05)。VEG...  相似文献   
62.
医院图书馆是收藏文献并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部门,不仅要为医务人员解决医疗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供参考资料,更重要的是为医务人员进行科研服务,包括提供医学科技动态,协助科研人员做好科研选题、跟踪科研过程、科研成果申报转化和相关论文撰写,为科研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3.
病例介绍 患者男,36岁,因自出生后发现长尾巴,2005年6月来我院要求去除而入院。其自幼记事起,发现骶尾部长有一短尾状肿物,随年龄增长渐增粗并稍长长,因久坐,驾车有摩擦不适感而求治,除此无其他不适,患者已婚,有一子健康,父母非近亲,已早逝,故出生时详情不知。至今无局部治疗史,患者体健,无特殊病史,不论痔疮,肛瘘,肛周疾病史,也未见其他畸形。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索在植物中瞬时高效表达重组人纤溶酶原激活剂(rhPA)的可行性,探寻低成本rhPA表达新途径。方法构建表 达rhPA的烟草花叶病毒(TMV)表达载体pTMV rhPA-NSK和Zera融合标签植物表达载体pJ Zera-rhPA;农杆菌渗滤接种受体 植物Nicotiana benthamiana和N. excelsiana叶片;观察叶片接种部位表型变化;Western blot和ELISA测定和分析rhPA在受体 烟草中的表达情况及表达产物特点;纤维蛋白琼脂糖平板法评价rhPA的体外生物活性。结果病毒载体实验结果显示,pTMV rhPA-NSK病毒载体在N. benthamiana和N. excelsiana叶片接种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坏死症状;在坏死组织中依然存在完整的 rhPA蛋白;N. benthamiana中rhPA的表达量略高于N. excelsiana(P<0.05),约占接种叶片可溶性总蛋白的0.6%;表达的rhPA具 有体外溶栓活性。Zera融合标签实验结果显示,pJ Zera-rhPA表达载体在烟草叶片接种部位未造成坏死;Zera标签与其融合蛋 白rhPA之间可能存在着易断裂位点;Zera标签蛋白微粒的形成是一种逐步积累聚集的过程;在微粒形成过程中,部分可溶性多 肽可能被包裹进了微粒。结论在烟草中可以快速地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rhPA,植物病毒表达系统为低成本rhPA的生产提 供一种富有潜力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右归丸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OP)的疗效,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19年1月-12月期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通医院就诊的120例老年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右归丸。比较两组腰背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的变化,并检测患者的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2~L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及血清BMP-2、OPG显著高于对照组,腰背疼痛评分、ODI、中医证候积分、P1NP、β-CTX、NTX、IL-6、CRP、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归丸能提高老年OP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升高骨形成标志物BMP-2、OPG水平,降低骨吸收标志物β-CTX、P1NP、NTX水平及拮抗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腔内修复(EVAR)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12例RAAA病人资料,对EVAR组和开放手术(OSR)组围手术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VAR组和OSR组30 d病死率分别为12.3%(8/65)和12.8%(6/4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2),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手术干预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VAR组和OSR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5±1.7)h和(7.2±3.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7.7±433.9)mL和(2721.3±211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输红细胞量分别为(2.2±4.2)U和(7.2±3.1)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输血浆量分别为(147.7±324.6)mL和(1121.3±75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ICU时间为(6.9±8.0) d,低于OSR组(8.6±8.4) 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EVAR组住院时间为(13.3±10.4) d,低于OSR组(21.8±11.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VAR治疗RAAA有与OSR相似的30 d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而EVAR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更短的住院时间。EVAR治疗RAAA是合理、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67.
1997年 8月~ 1999年 4月我科共收治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ductusarteriosus)病人 45例 ,其中 36例采取左腋下小切口行动脉导管结扎术 ,效果理想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6例病人中女 2 0例 ,男 16例 ,年龄 1.5~ 13岁。因活动后心慌气急或查体发现心脏杂音来诊。术前心功能均为Ⅰ~Ⅱ级 ,第 2 ,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 4例。胸片示心胸比例为 0 .5 2~ 0 .78,有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段突出者 2 6例 ,右下肺动脉影加宽者 2 8例 ,反复肺部感染者 16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心脏多普勒超声发现血液…  相似文献   
68.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并发症90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进行讨论分析,适时采取正确治疗,避免进一步损伤。方法对我科1999年至2006年诊治的90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0例179只乳房(1例为单侧注射隆乳)并发症主要为疼痛、硬结、形态异常、注射物移位、低热、上肢活动受限、溢乳溢血、破溃、乳头凹陷、感染,处理方法全部采用开放式手术取除。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本身特性、注射操作不规范均可导致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出现并发症时反复抽吸取除会使注射物分布更加混乱,损伤加重。开放式取除手术能最大限度地取除注射物,是目前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和肌电(electromyography,EMG)的组合是广泛使用的混合BCI模式.而对于那些只能控制面部肌肉的使用者,咬合动作相关面部肌电通常与SSVEP结合使用.本研究探讨了下颌咬合相关肌电对枕部电极采集到的SSVEP的干扰情况,进而寻找即使在咬合动作下也可同时进行SSVEP识别的刺激频率.方法 根据咬合类型,实验分为3个模式组(无咬合、短咬和长咬合).在每组模式中,受试者同时注视3个闪烁在6.2 Hz、9.8 Hz和14.6 Hz视觉刺激目标.收集枕区4个位点的SSVEP后观察了在3种咬合模式下,各个闪烁刺激的SSVEP响应频谱,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识别了SSVEP信号,最后统计了准确率.结果 当刺激频率低于20 Hz时,即使有以上2种咬合动作,仍然可以避免其对SSVEP的干扰.根据这些信号的频域特征依然可以识别SSVEP.另外,在咬合动作下进行稳态视觉刺激时,SSVEP的识别率仍然很高(无咬合动作:100.0%,短咬:94.7%,长时间咬合:100.0%).结论 通过合理的频率选择和信号处理,即便下颌咬合动作和SSVEP刺激同时发生时,仍可将咬合动作对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降低,而且达到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70.
王盛  吴艺  穆学伟  杨鹏飞  裴寒 《西部医学》2022,34(12):1802-1806
探讨徒手心肺复苏(CPR)和机械辅助CPR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抢救的108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月~2019年10月采用徒手CPR的5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1月~2021年6月采用机械辅助CPR的56例患者设为研究组,使用心肺复苏机替代徒手心脏按压。两组均建立高级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的CPR成功率及CPR持续时间。比较两组CPR成功患者在CPR 15 min和30 min的脑血流灌注、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aO2)、血压、血乳酸水平。结果 研究组CPR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PR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CPR 15 min和30 min,研究组的平均脑血流速度、平均脑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PaO2和PETCO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SaO2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徒手CPR相比,机械辅助CPR的抢救成功率更高,可更快恢复脑血流灌注、改善低氧血症,减少心脑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