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79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317篇
预防医学   175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77篇
  2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61.
目的采用盆底超声检查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以及产后不同时间段盆底耻骨直肠肌(PR)收缩功能的恢复情况,探讨分娩方式对PR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12月于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检查且能有效完成盆底收缩动作的初产妇168名。100名产妇经阴道分娩,其中32名为产后42~60 d,45名为产后61~90 d,23名为产后>90 d;68名产妇为剖宫产,24名为产后42~60 d,23名为产后61~90 d,21名为产后>90 d。所有受检者均接受静息和收缩状态时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测量前、中及后份PR厚度并计算PR增厚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经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后42~60 d、产后61~90 d、产后>90 d产妇双侧PR增厚率差异。结果经阴道分娩组产后42~6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35.57±19.80)%、(31.46±20.96)%、(24.18±21.51)%,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25.23±14.36)%、(21.25±13.79)%、(20.60±11.58)%;剖宫产组产后42~6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30.27±19.22)%、(29.50±17.21)%、(28.25±14.92)%,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33.02±20.65)%、(30.56±20.11)%、(28.64±14.84)%。经阴道分娩组产后61~9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29.62±16.93)%、(24.94±14.56)%、(19.26±11.12)%,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20.17±15.70)%、(19.95±13.07)%、(22.19±14.50)%,剖宫产组产后61~9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30.82±15.65)%、(17.70±10.34)%、(19.30±7.02)%,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18.33±11.61)%、(16.46±10.51)%、(16.62±11.69)%。经阴道分娩组产后>9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33.56±19.79)%、(25.18±11.80)%、(17.44±11.41)%,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28.06±10.93)%、(22.25±11.82)%、(22.15±12.69)%,剖宫产组产后>9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46.36±20.65)%、(17.00±10.34)%、(10.86±3.40)%,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22.54±13.81)%、(13.90±10.51)%、(18.24±11.17)%。经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后42~60 d、产后61~90 d、产后>90 d产妇双侧各段PR增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后42~60 d:右侧,t=0.87、P=0.34,t=0.32、P=0.75,t=0.68、P=0.50;左侧,t=1.48、P=0.15,t=1.82、P=0.08,t=1.36、P=0.12;产后61~90 d:右侧,t=0.22、P=0.83,t=1.64、P=0.11,t=0.01、P=0.99;左侧,t=0.43、P=0.67,t=0.79、P=0.44,t=1.13、P=0.27;产后>90 d:右侧,t=0.73、P=0.48,t=1.22、P=0.23,t=0.868、P=0.40;左侧,t=0.89、P=0.41,t=1.79、P=0.89,t=0.79、P=0.44)。结论剖宫产和经阴道分娩这2种分娩方式对产后各时段PR收缩功能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对PR收缩功能的保护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962.
CD4+辅助性T(Th)细胞参与宿主防御反应,维持免疫细胞动态平衡。初始CD4+T细胞分化为不同细胞亚群由不同细胞因子决定。与亚群相关的相对特异的典型细胞因子不仅能够诱导初始CD4+T细胞分化,亦可作为感受器启动该细胞亚群发挥细胞免疫作用,还可以直接参与免疫应答反应。Th9细胞是一种CD4+辅助T细胞亚群,分泌白细胞介素9,已经发现多种细胞因子与Th9细胞有关,Th9细胞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Th9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化相关信号分子及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63.
咯血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及时明确病因,尤其是老年人,对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纤支镜检查是有效手段之一。我科于1992~1997年对60例原因不明老年咯血患者进行了纤支镜检查,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60例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4岁。咯血时间1天至1年。其中痰血45例,小量咯血12例,中等量咯血3例。有吸烟史54例,其中47例吸烟达1~2包/日,有的长达50年。胸片示肺部团块状阴影者21例,肺不张10例,肺门增大8例,一侧片状阴影9例,双肺纹增多、紊…  相似文献   
964.
965.
王瑾  谭翔 《现代肿瘤医学》2016,(15):2413-2415
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与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琼脂糖电泳法分析测定60名健康体检者和108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 ALP 同工酶。结果:乳腺癌组的总 ALP 和同工酶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乳腺癌骨转移组的总 ALP 和骨 ALP 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无骨转移组,乳腺癌无骨转移组的总ALP 和骨 ALP 活性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 ALP 与乳腺癌骨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琼脂糖电泳法分离 ALP 同工酶有助于临床辅助诊断乳腺癌有无骨转移。  相似文献   
966.
目的:评价补脾益肾清热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PSS患者45例,予补脾益肾清热法治疗,疗程12周,于0周、12周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口干(VAS)评分、眼干(VAS)评分、ESR、CRP、RF、Ig G、Ig A、Ig M,安全性指标,并记录不良事件等,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口干(VAS)评分、眼干(VAS)评分、ESR、CRP、Ig G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F、Ig A、Ig 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中,中医证候疗效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2%。结论:补脾益肾清热法能显著改善PSS患者的口干、眼干、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指标,是治疗PSS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67.
目的:分析我院门、急诊抗感染药物的用药趋势及用药现状.方法:对我院门、急诊2001年~2002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数量及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用药趋势.同时查阅我院2003年11月3日~11月9日的处方,通过不同年龄段、不同科室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现状.结果:我院门、急诊抗感染药物在用药方面较为合理,无擅自开大处方现象,基本无滥用抗生素现象,符合国际用药趋势.  相似文献   
968.
目的 研究SARS患者治疗期间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汤山医院临床确诊的6 80例SARS患者的病案、用药纪录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年龄、性别、病情、给药途径和各大类药物对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结果 女性患者的ADRs发生率要略高于男性患者 ;老年和重症型患者的ADRs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和普通型患者 ;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和抗菌药四大类药物的ADRs发生率较高 ;各种给药途径对ADRs发生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年龄、病情和性别等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69.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康欣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取药粉1g盐酸水解后,用氯仿提取总大黄素,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为流动相,作梯度洗脱,10min内甲醇浓度自100%降为53%(V/V),检测波长为290nm。结果:大黄素在3.6μg/ml~19.0μg/m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样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2%(n=5),RSD为1.62%;重现性试验RSD为1.83%(n=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局性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康欣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70.
万鲲  王瑾  王世岭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3):986-987
 目的观察瑞香狼毒提取物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为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烧伤后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瑞香狼毒提取物,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以乳酸脱氢酶(LDH)为指标观察细胞毒性,用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结果不同浓度的瑞香狼毒提取物均能改变成纤维细胞形态,抑制细胞增殖,浓度在500μg·mL-1以下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瑞香狼毒提取物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具有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