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韩红  王珑 《中国医疗前沿》2010,(8):22-22,25
目的探讨保留呼吸慢诱导经鼻盲探插管在颌面外科手术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47例,术前预测评估为困难气道,年龄11~60岁,采用保留呼吸慢诱导方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观察记录插管次数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47例中30例一次性插管成功,9例经改变头位,旋转导管方向后试插3次进入气管内,8例能置入喉镜者经口明视下将导管插入气管,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对插管过程无记忆,未见与插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保留呼吸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用于颌面外科困难气管插管病人,在插管期间患者处于浅睡眠状态,保留自主呼吸,从而解决快速诱导后发生插管困难以及应用肌松药后气道阻塞的危险后果,而且心血管不良反应小,术后无记忆,插管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抽取20例分娩宫内生长受限(IUGR)胎儿(IUGR组)及25例分娩正常儿(对照组)产妇肘静脉血、新生儿脐静脉血及羊水和胎盘组织,采用放射免疫法及免疫放射法分别测定其IGF-Ⅰ、IGF-Ⅱ水平和RT-PCR法检测胎盘组织中mRNA含量。结果IU-GR组产妇血清IGF-Ⅰ水平低于对照组,IGF-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UGR组脐血及羊水中IGF-Ⅰ、IGF-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IGF-Ⅰ、IGF-Ⅱ的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结论检测母血及羊水中IGF-Ⅰ、IGF-Ⅱ水平可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早期诊断IUGR,IGF与IUGR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肠外科老年患者空肠输注肠内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随机选取在我院行空肠输注肠内营养的胃肠外科老年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制定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行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影响指标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和转铁蛋白(T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早,P0.05。结论:针对胃肠外科老年患者,在空肠输注肠内营养过程中,给予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效果理想,推荐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4.
目的:用HPLC—ELSD法测定硫酸阿米卡星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水-氨水-冰醋酸(96:3.6:0.4)(调节pH为10.0~10.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10℃,氮气流速3.0ml·min^-1。结果:阿米卡星在0.5mg·ml^-1~1.5mg·ml^-1的范围内,峰面积的自然对数与浓度的自然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n=5),平均回收率为99,1%(RSD-0.21%)。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为阿米卡星提供了一种液相色谱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5.
针刺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发病机制,揭示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采用给予孤养大鼠以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的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检测应激后造成的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ocorticalaxis HPA)的变化,同时观察针刺干预效应及不同针法的疗效比较。结果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针治疗组、电针治疗组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药物组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手针治疗组、电针治疗组、药物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百会、太冲具有较明显的抗抑郁效应,其机制可能与针刺对HPA轴的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86.
为探讨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对我院行腹膜外剖宫产术189例(观察组)与同期随机选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92例(对照组)做对照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新生儿评分。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平均35min,对照组平均40min(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平均145mL,对照组198mL(P<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吸收热、切口感染及腹胀等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娩头困难和产钳助产。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病率低、恢复快、操作方法简单且不进腹腔的优点,尤其适宜在胎膜早破、羊水污染、产程延长等存在潜在感染的病例中应用。  相似文献   
87.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常见的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慢性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全球有1.5亿糖尿病患者有15%在其生活的某一个时刻会发生,足溃疡或坏疽。因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足患者的15倍。每年的截肢患者中有50%是糖尿病患者,而后者85%以上是因为足部溃疡恶化而造成深部感染或坏疽所致,严重威胁着糖尿病人的健康,是DM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
吴美丹  王珑  梁小琴  蔡淑惠 《全科护理》2023,(17):2366-2368
目的:探讨微信教学小程序在肠造口病人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22年3月—2022年10月65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伴预防性或永久性造口病人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2例和干预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采用微信教学小程序进行教育,采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理论知识得分、技能操作得分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病人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信教学小程序有助于提高病人对造口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增加病人自我护理造口的信心,提高病人造口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颗粒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取12只作为正常 组,其余48只在模拟“风、寒、湿”的环境下2次免疫构建RA模型。再将全部48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身痛 逐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对应给药21 d。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法观察给药后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 并进行评分;比较给药前后大鼠双侧踝关节、双足肿胀度;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ELISA) 检测给药后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炎 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IL) -1β、IL-6、干扰素 (IFN) -γ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给药后大鼠踝关节滑 膜组织Janus激酶 (JAK)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 (STAT) 通路的蛋白表达。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踝关节滑膜 增生,软骨细胞结构紊乱,软骨腔中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炎细胞浸润程度评分、骨质破坏程度评分显著增加 (P<0. 05) ,双 侧踝关节、双足肿胀度增加 (P<0. 05) ,滑膜组织TNF-α、IL-1β、IL-6、IFN-γ含量,JAK1、STAT3、磷酸化STAT3 (p-STAT3) 、STAT5、磷酸化STAT 5 (p-STAT5) 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 (P<0. 05) ;与模型组比较,身痛逐瘀颗粒高、中、 低剂量组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P<0. 05) 。 【结论】身痛逐瘀颗粒可有效改善大鼠RA,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因子及 JAK/STA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臂丛神经阻滞加地塞米松与丙泊酚静脉麻醉联合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麻醉方法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小儿上肢手术麻醉540例,随机分成A、B、C三组,各180例。A组为氯胺酮静脉麻醉组,B组为臂丛神经阻滞与丙泊酚静脉麻醉联合应用组。C组为臂丛神经阻滞加地塞米松与丙泊酚静脉麻醉联合应用组。结果:B、C两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手术开始后0、5、10、15分钟,A组HR、MAP与B、C两组相比较明显增加(P〈0.05),且呼吸抑制也明显高于B、C两组;A组苏醒时间为58.8±6.3分钟,B、C两组苏醒时间均为5.7±2.3分钟。A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B、C两组(P〈0.05)。A组术后2小时、5小时FLACC疼痛评分分别为1分、2分,B、C两组术后12小时、24小时FLACC疼痛评分均为1分、2分。C组术后48小时FLACC疼痛评分1分。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加地塞米松与丙泊酚静脉麻醉联合应用小儿上肢手术.除具备苏醒迅速、对呼吸和循环影响小的特点外,最重要的是延长了麻醉时间,是小儿上肢手术当今最理想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