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在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了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刺激引起的脊髓诱发电位(SCEP)。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SCEP的N_(13)、N_(20)潜伏期均比正常人明显延长(p<0.001),并可发现无神经病变征象的亚临床型神经损害;同时,N_(13)、N_(20)潜伏期与病人的病程、病情及神经病变征象呈正相关(r=0,25-0.58,p<0.05-0.0001).而与空腹血糖水平无关(r=0.05-0.11,p>0.05)。提示SCEP检查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62.
目的探讨肝癌血管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方法根据67例肝癌血管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准备好各种型号的导丝、导管及其它器械物品,并根据术中需要及时更换合适的器械,协助医生进行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介入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结果67例肝癌血管介入治疗经医生精心操作、护理密切配合,获得顺利完成。结论熟练掌握肝癌血管介入所需的器械物品、操作过程、做好各项护理术前准备、术中紧密配合,是确保肝癌血管介入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63.
目的:探讨增光片主要药效学。方法:小鼠灌胃给予增光片(0.75g/kg,1.50g/kg)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小鼠血清溶血素(IgM)抗体生成。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mg/kg)造血虚模型。结果:增光片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结论:增光片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4.
益气通脉冲剂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经验方,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的功效,临床疗效显著。为探讨其作用机理,科学地阐明其疗效,笔者对本品进行了药理学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 药物益气通脉冲剂(含黄芪20g 麦冬15g 丹参15g 赤芍15g 党参10g 五味子10g 川芎10g 红花9g郁金9g 等,由山西省人民医院制剂室提供),应用蒸馏水将其配制成0.5 g/ml 和1g/ml 的混悬液;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北京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批号970401);丹参注射液(江西余江制药厂生产,批号970414);复方丹参片(上海中药厂生产,批号980901);肾上腺素注射液(上海第四制药厂,批号970112)。2 动物新西兰种大耳白兔,40只,体重3.5~4kg;昆明  相似文献   
265.
目的 观察涤痰升阳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涤痰升阳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更明显(均P<0.05)。结论 涤痰升阳针刺法能够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66.
目的:探讨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胫骨远端粉碎多块骨块,骨折远段较短,只可置入l枚带锁髓内钉的患者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3岁~59岁。全部患者均采用先置入主钉,再恢复胫骨骨折块的轴线序列,用钢丝捆扎固定骨折块,最后置入远近两端锁钉。结果:全部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复查X平片显示对位对线良好。11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30d。术后随访1年~3年,疗效评价:全部患者无不适感觉,各关节活动度良好。结论:胫骨远端粉碎骨折,远折端较短,仅能够置1枚锁钉,再用钢丝环扎骨折块,骨折固定可靠,术后不需要石膏外固定,可早期行患肢各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67.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突触结构和突触蛋白synapsin I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探讨血管性痴呆大鼠突触传递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硝普纳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在15 d、1月、2月和4月等时点,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突触结构的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synapsinⅠ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突触前小泡聚集成簇,模型组突触前后膜界限不清,突触后致密物减少,突触前囊泡分布分散、聚集囊泡簇减少,并随造模时间的延长,病理改变加重;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synapsin I阳性产物表达明显减少(P<0.01),DG区分子层无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磷酸化synapsin I(p-synapsin I)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P<0.05),15 d和1月时点大鼠海马DG区和CA1区p-synapsin I阳性细胞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强(P<0.01),2月和4月时点CA1区p-synapsin I阳性细胞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弱(P<0.01),而DG区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VD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结构受损,突触小泡簇减少;synapsinⅠ及其磷酸化水平表达降低,突触传递前机制受损可能是VD突触传递障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68.
目的通过表面肌电信号相关特征值的提取和分析,建立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脑卒中患者躯干肌运动功能评定的新方法,客观评价分析中枢神经损伤后躯干肌的运动功能以及针灸电刺激对其运动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选取坐位平衡在Ⅱ级以上(无支持能坐,体质量能很好地前移且分配均匀)的脑卒中患者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常规康复组),治疗组B(常规康复加针灸治疗组)。从患者家属中选取11例正常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躯干前倾时主动肌(骶棘肌)肌电信号的最大值(MAX)、均方根值(RMS)。结果治疗前骶棘肌在偏瘫侧与非偏瘫侧的MAX、RMS比较,均P<0.05,治疗组A、B治疗后均有疗效,且治疗组A、B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脑卒中患者一侧偏瘫,躯干肌双侧力量均下降。常规训练加上针灸电刺激腰部夹脊穴法,可提高偏瘫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69.
目的 合成新型苯氧丙酸乙酯类化合物.方法 以各种取代苯酚与取代苯基为母体,经Wllman合成法合成羟基二苯醚,然后在氮气保护下,液-固相转移催化合成6个苯氧丙酸乙酯类化合物.结果 目标物的总收率在70%以上,结构均经1 HNMR、MS、IR、元素分析确证,其中4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结论 采用氮气保护法及相转移催化合成苯氧丙酸乙酯类化合物,可有效地提高反应速度和收率.  相似文献   
270.
目的 研究广东省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FFI)一家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朊蛋白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总结来自广东的一个FFI家系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直接测序技术对1例患者进行朊蛋白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先证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睡眠障碍和行为、认知紊乱,病程后期出现肌阵挛,病程为9个月;先证者哥哥具有类似的临床表现,病程为11个月.先证者朊蛋白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发现患者为朊蛋白D178N突变,第129位多态位点为甲硫氨酸纯合型.结论 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助于FFI的诊断,朊蛋白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FF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