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预防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分析血液透析室人员在医院管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中潜在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加强血液透析室的组织管理,强化知识培训,实行标准预防措施,规范技术操作,加强环境及重点环节的管理。结果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确保了血液透析室人员与患者的安全,提高了医疗质量。结论消除血液透析室人员潜在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是预防血液透析室人员发生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了解双源CT心脏检查中,不同的扫描方式图像质量、X射线辐射剂量差异,评价两种扫描方式的优劣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行心电门控扫描的病例作为甲组,心率小于或等于70次·分-1的患者100例,采用适应性智能序列扫描作为乙组,分析两组种扫描方式心脏成像的图像质量及患者X线辐射剂量,评价两种扫描方式的优劣及应用价值.结果 100例甲组患者,图像质量积分为4者93例,占93%.图像质量积分为3者7例,占7%.图像质量积分为2分及1分者为0;100例乙组患者中,图像质量为4者92例,占92%.图像质量为3者6例,占6%.图像质量积分为2分的1例,1分者1例,占2%.所有冠状动脉段可评价的图像质量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总的平均有效剂量(8.2±0.1)mSv;乙组(2.6±0.9)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双源CT心脏成像时,对心率≤70次·分-1的患者,采用适应性智能序列扫描技术扫描,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并可减少射线剂量.  相似文献   
63.
双源CT双能量去骨技术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双能量去骨与减影去骨对头颈部血管CT成像(CTA)的差异,探讨头颈部双能量CT血管成像(DECTA)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患者行DECTA检查并行双能量去骨,对照组45例患者使用减影CTA检查并去骨,然后分别比较DECTA和减影CTA的图像质量、去骨所用时间及放射剂量,并观察DECTA上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的显示效果。结果:颅内动脉DECTA和减影CTA的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Z=0.790,P=0.430),颈内动脉虹吸段和岩段DECTA图像质量优于减影CTA(虹吸段Z=-1.989,P=0.047;岩段Z=-2.014,P=0.044),而减影CTA显示颈根部动脉优于DECTA(Z=3.900,P〈0.001)。同时DECTA减少约24.0%的放射剂量。DECTA上共有28例发现有血管性病变,所有病变显示清晰,其中10例并与DSA或外科手术对照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颈总动脉分叉处36个钙化灶中有8个钙化灶未在DECTA上显示。结论:DECTA显示头颈部血管总体良好,成功率高,且放射剂量明显减少,但对于颈根部动脉显示仍存在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对肠造口出院患者给予认知-行为理念的五E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肠造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排除信息不全的7例,最终纳入87例,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组(43例)给予五E护理干预,比较2组知信行、病耻感、心理调适能力、生命质量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知信行评分、造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OAI-20)评分、生命质量量表(QLO-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社会影响量表(S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造口出院患者给予认知-行为理念的五E护理,能够改善知信行水平,减轻患者病耻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行解剖型垂直双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5年5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二科收治的32例老年肱骨髁间粉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60~75岁,平均66.5岁。患者均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行解剖型垂直双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术后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MEPS)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 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5个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5个月。患者术后均未发生重要神经血管损伤、皮肤坏死、鹰嘴截骨不愈合、内固定失效、骨髓炎等并发症。4例患者术后发生肘关节异位骨化,功能恢复可。末次随访时32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70°~120°,平均为95.0°;肘关节功能优16例,良11例,可5例,优良率84.4%。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可以充分显露肱骨髁间粉碎骨折块及关节面,解剖型垂直双钢板固定牢固可靠,术后可及时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 DHA)通过PTEN/PI3K/Akt通路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μmol/L)DHA作用SGC7901细胞24、48、72h后, 细胞计数法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的情况。不同浓度DHA作用SGC7901细胞24 h后,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的分布;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测定cyclin D1、P27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ting测定PTEN、PI3K、p-Akt的表达水平。分别以PTEN特异性小干扰RNA(PTEN-siRNA)及无关序列对照siRNA(non-specific siRNA, NS-siRNA)转染细胞, 加入100μmol/L DHA, 作用SGC7901细胞24 h后, Western blotting测定cyclin D1、P27、PTEN、PI3K、p-Akt的表达水平。  结果  DHA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 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 < 0.05)。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 100μmol/L DHA作用SGC7901细胞24 h后, 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 P27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 < 0.05)。PTEN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 PI3K和p-Akt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 < 0.05)。敲低PTEN表达后, DHA对PI3K和p-Akt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明显减弱, 与此同时, cyclin D1表达水平升高, P27表达有所下降(P < 0.05)。  结论  DHA通过抑制PTEN/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 影响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yclin D1和P27的表达, 进而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 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7.
目的总结胫骨高位截骨植骨内固定+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对14例膝内翻骨关节炎合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处理关节内病变。取自体股薄肌、半腱肌肌腱,经编织处理后以ACL瞄准器于胫骨结节旁内侧皮质f位于截骨线下方,距截骨线不小于1cm)钻骨道,常规方法重建ACL,股骨端以钮扣钛板固定,胫骨端以可吸收钉固定。同时于胫骨结节上缘截骨,指向近端胫腓关节上部,矢状面平行于关节面的后倾,外侧骨皮质不完全截断,行胫骨高位截骨,填充同种异体骨后以胫骨近端锁定解剖型钛板固定,矫正膝内翻。结果术后经6~28个月的随访,患者截骨端均于术后3个月内愈合,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满意,无关节不稳症状。HSS评分:术前(50.25±4.82)分,术后(80.12±3.41)分;Lysholm评分:术前(47.07±5.25)分,术后(78.08±2.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植骨内固定+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有效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家庭延续式造口护理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性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7年9月接受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家庭延续式护理组,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围术期健康教育,术后床旁进行造口护理,出院后1周随访1次。家庭延续式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评价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造口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家庭延续式护理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相关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延续式护理组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6.7% vs 44.4%),患者满意度更高(83.3% vs 61.1%)。结论家庭延续式造口护理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类型和分布,探讨其易感因素,指导临床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59099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376例,与年龄、住院天数、基础疾病、手术等侵入性操作因素有关,年龄&gt;61岁占59.04%,住院2~4周的医院感染率达71.28%,接受侵入性操作占78.7%;医院感染部位,呼吸道占71.27%;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6.09%。结论: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对此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0.
金属烤瓷修复体1086件五年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金属烤瓷修复体产生的并发症,总结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将641倒共1086件修复体为分两组,对产生的并发症进行比较与分析,产生的并发症分为裂瓷、金瓷冠脱落、基牙折断、桩冠连桩松脱或折断、烤瓷桥松脱及牙髓、根尖周病变6类。第2组中吸取第1组的的经验教训。结果:第1组金属烤瓷修复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19%(25例),第2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为1.17%(8)例。结论:严格选择适应症,合理设计,死髓牙加强抗力措施,认真制备牙体,据基牙情况适当采用个性化处理,加强牙髓保护,有制作缺陷的及时返工,可明显降低烤瓷修复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