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可分为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淋巴瘤两大类。临床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 ,但亦可侵犯口、鼻、咽部现将本科室收治的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6 0岁。因左上腭部无痛性肿物半年余来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 ,无心、肝、肾等疾病史。检查 :一般情况良好 ,神志清晰、查体合作 ,自动体位。T 36℃、P 80次 /min、R 2 0次 /min、BP 15 0 /90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心肺无异常。口腔检查表明 ,两侧颌面部对称 ,张口无受限 ;左上腭部肿胀、隆起 ,表面粘膜色泽…  相似文献   
62.
多媒体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制作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方法,提高中药学教学的质量。方法利用PowerPoint制作《中药学》的课件的实践与教学研究,并与以往传统教学相对比。结果运用多媒体在《中药学》中教学具有图文并茂,生动直观,信息量大等优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论利用多媒体辅助《中药学》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脂质体干扰素(L-IFN)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价值。方法 通过临床药理实验测定L-IFN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小鼠血中,L-IFN的消除相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分别为(9.64(0.08)h、(77.83(1.62) ml、(5.59(0.02) ml/h,纯干扰素(IFN)则分别为(7.02(0.04)h、(1 619.00(40.48) ml、(159.80(1.67) ml/h;在小鼠肝中,L-IFN的消除相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分别为(10.55(0.30) h、(271.40 (3.89) ml、(17.83(0.23) ml/h,IFN则分别为 (9.45(0.45) h、(4 709.00(50.42) ml、(345.00(4.26) ml/h。L-IFN在血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IFN的286%,在肝中则为IFN的194%。结论 L-IFN作为一种新剂型,有望日后应用于临床肝炎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64.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68岁 ,因乳房弥漫性肿大 1个月于 2 0 0 0年 6月 3日入院。查体 :右侧乳腺增大 ,表浅静脉曲张 ,乳头无回缩 ,乳房中央区的肿块约 12 4cm× 11 3cm ,质硬 ,边界较清晰 ,表面不光滑 ,活动欠佳。右腋窝下可触及融合成团的淋巴结 ,质硬 ,直径 0 5~ 2 5cm ,活动欠佳。左乳及左腋窝下未见异常 ,双侧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扁桃体 ( -) ,心肺 ( -) ,肝、脾未触及 ,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正常。心电图正常范围 ,B超考虑“右乳腺癌并右腋窝淋巴结肿大” ,钼靶片示“右乳恶性肿瘤” ,ECT考虑“右乳良性肿瘤”。血液分析 :WBC…  相似文献   
65.
恶性黑色素瘤是起源于成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 ,可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 ,但以下肢尤其是足部多见 ,其次是头面部和外阴部等处 ,原发于肺部者罕见。我们通过肺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 1例 ,并经病理确证 ,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 ,6 9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胸持续性疼痛 2 0余d ,近日加重 ,抗炎、止痛治疗无效” ,于 2 0 0 0年 8月 16日来我院就诊。主诉为右胸持续性疼痛 ,疼痛性质为锐疼 ,难以忍受 ,活动或深呼吸时加重 ,时有轻微胸闷。查体 :患者一般情况可 ,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胸部X线片及胸部CT扫描示 :右肺中叶占位性病变。腹…  相似文献   
66.
本文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中IFN-γ、IL-10含量,以探讨病毒定量、肝脏炎症病变程度及是否存在HBeAg等因素与细胞因子生成量之间的关系.取CH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BMC,分别加人特异性刺激剂rHBcAg和非特异刺激剂PHA,培养72 h后收集上清,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10和IFN-γ.结果表明rHBeAg 刺激CHB患者生成的IFN-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IL-10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病毒量明显影响IFN-γ和IL-10的产主,IL-10的生成在高病毒量组较高,而IFN-γ与此相反.按肝脏炎症活动程度分组发现,G4、G3组IL-10明显低于G1、G2组,但rHBcAg刺激产生的IFN-γ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HBeAg(+)组较HBeAg(-)组生成的IL-10高,而IFN-γ低.高病毒量、HBeAg抑制CHB患者IFN-γ生成,而IL-10的生成相对增加,肝功能损害程度与IL-10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比较各种细胞学检查方法的应用范围、阳性率及与病理组织学的分型符合率,并对细胞学诊断的假阴性及可疑阳性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细胞学诊断的阳性率及准确性。方法采用痰液脱落细胞、纤维支气管镜刷片、CT引导下经皮肺部肿物吸取细胞涂片、胸腔积液离心涂片查癌细胞;结果184例(200例病例中除去16例已有胸腔积液的病例)查癌细胞阳性率为42.4%,阴性病例106例做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学检查其刚性率为35.8%,余68例阴性病例全部做CT引导下经皮肺部肿物吸收细胞涂片细胞学检查,其阳性率为50%,16例有胸腔积液的病例直接穿刺做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其阳性率为93.8%。结论细胞学检查诊断肺癌的阳性率较高(本文为82.5%),且与病例组织学的分型基本相符值得大力推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