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54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89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王烈教授认为小儿感冒以风热型感冒居多,临证多表现为发热,恶风,咽红肿痛,咳嗽,少痰,有浊涕,哭闹或烦躁不安,小便黄。病因是小儿内有蕴热,久积成毒,外感风热邪气或风寒邪气入里化热,热、毒胶结,互为影响。王烈教授将其总结为"热毒理论":热因毒起,无毒不发热,毒随邪入,热因毒生,变因毒起。病机关键是热、毒,故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为主要治法,善用清热解毒之品以治之,创立中药汤剂清感方治疗,临证时灵活加减,使热去、毒解,减少发热次数,缩短病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共刺激因子 (B7)基因联合治疗乳腺癌的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携带TK/B7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在 80只SD大鼠乳腺癌模型上 ,分别于瘤体内注射基因转染的乳腺癌细胞 ,3d后腹腔内连续 15d注射更昔洛韦 (GCV) 5 0mg·kg-1·d-1。用 4h51Cr释放法检测脾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 TK组瘤细胞大量凋亡 ;B7组淋巴细胞聚集 ;TK B7组肿瘤细胞凋亡 ,并可见淋巴细胞的聚集。CTL活性分别为 :对照组 (35 .6± 2 .7) %、TK组 (39.2± 3.8) %、B7组 (6 7.4±4.3) %、TK B7组 (6 2 .1± 3.5 ) % ,B7、TK B7组较对照组、TK组显著增强 (P <0 .0 1)。结论 HSV TK、B7联合基因治疗大鼠乳腺癌 ,具有直接杀伤肿瘤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83.
超临界流体萃取和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焰红染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烈  高颖 《中国公共卫生》2000,16(6):545-546
用有机溶剂做改性剂,对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SF-CO2)进行修饰,同时使用无机盐和整合剂提高萃取物的回收率,萃取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建立一种用SFCO2萃取土壤中极性化合物焰红染料(phloxine B)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甲醇对SFCO2有较强的修饰作用;丁胺和Na4EDTA具有促进phloxineD的稳定性并提高土壤的解吸附水平。  相似文献   
84.
脂十二指肠切除术6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因其操作较复杂、切除范围较广 ,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我院在 1987年12月至 1998年 12月 ,11年间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6 1例 ,无手术死亡 ,现回顾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6 1例 ,男 37例 ,女 2 4例 ;年龄 34~ 72岁。入院前病程最长 3个月 ,最短 8d。以黄疸为主诉症状 56例 ,其中无痛或伴轻微右上腹痛 35例 ,伴明显上腹或右上腹痛 2 1例 ,伴中度以上发热 10例 ,均有不同程度体重下降。临床发现胆囊肿大 30例 ,肝大 2 8例 ,均有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压痛。以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为主诉 3例 ;以右上腹触及包块…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腹腔镜(双镜)手术在早期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7年12月间应用双镜手术治疗55例早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成功实施内镜定位、腹腔镜游离结肠肠段切除术,根据术中冰冻病理切片结果追加腹腔镜根治术11例;2例(3.6%)内镜定位后因小肠胀气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90(55~24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10~200)ml.51例(92.7%)术后2~3 d肛门排气,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2~15)d,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42(3~72)个月,除1例死于心肌梗死外,其余存活至今,均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是早期结肠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6.
不同方式建成3种反流性食管炎模型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运用贲门成形+幽门结扎+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全胃切除+食管十一指肠吻合术,及单屯食十二指肠吻合术,分别制作 单纯胃液食管反流(G)、单纯十二指肠内容物食管反流(D)及十二指肠胃内容物混合食管反流(DG)3种大鼠模型。于不同病程分批取得食管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87.
基于“态靶理论”总结国医大师王烈教授分期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经验。王烈教授根据病邪的发展规律将哮喘辨治分为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发作期重视气壅瘀阻,活血降气;缓解期重视夙根伏痰,补脾固肾;稳定期重视扶正固本,未病先防。态靶理论以“病”为纬,以“态”为经,结合儿科临床特点,将态靶运用到哮喘的临证中,将哮喘的“态”归结为瘀态、热态、湿态及虚态四种;以每个时期的“态”的核心病机,确立主要证候、治法、处方,寻找靶方靶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8.
患者安全是医疗机构的工作核心。作者以某三甲综合医院的患者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为研究对象,借助精细化运营管理和信息化手段,从患者安全管理的管理体系、培训机制、医患沟通形式及投诉纠纷管理等方面,阐述患者安全全流程闭环管理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有丝分裂原蛋白活化激酶家族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ernal-signal regulated kinases/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RK1/2 MAPKs)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肝移植供肝缺血预处理保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n=6):假手术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肝移植组(B组)、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C组)、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MEK)抑制剂(PD98059)干预的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D组),术后检测各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活性以及肝组织ERK1/2 MAPKs磷酸化水平,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改变. 结果:B、D组血清ALT、AST的活性显著高于A组,而C组升高不明显.C组的肝组织ERK1/2 MAPKs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B、D组升高不明显.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B、D组供肝细胞破坏严重,C组供肝细胞结构改变较轻微. 结论:缺血预处理对供肝细胞起到保护作用,ERK1/2 MAPKs信号转导通路在保护效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deaminase,CD/5-氟尿嘧啶(5-FC)系统作为大肠癌尤其是结肠癌肝转移基因治疗应用最为广泛的自杀基因治疗系统,但其治疗的靶向性比较低;癌胚抗原(CEA)转录调控序列(TRS)可以调控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在CEA阳性的结肠癌组织中高效表达,在5-FU(5-氟尿嘧啶)的作用下,产生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这种作用已经被大量的实验所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