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慢性HBV感染肝脏病理变化和生化ALT及病毒学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ALT、HBV DNA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81例慢性HBV感染患者检测血清ALT、HBV DNA.并进行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ALT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683和0.419),与HBV DNA无相关性.随着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ALT有升高趋势(χ2趋势值分别为25.81和12.012),HBV DNA无升高趋势,而随着HBVDNA的升高,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并无加重趋势.肝组织HBsAg、HBcA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ALT、HBV 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LT与肝脏炎症活动度有明显相关性,仍是观察炎症变化的敏感指标,HBV DNA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24周的HBsAg定量变化情况。方法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分别检测并记录0、4、8、12、24周血清HBsAg及HBVDNA定量水平。结果恩替卡韦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及HBVDNA定量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定量与HBVDNA定量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BsAg定量的变化可预测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大部分为非小细胞肺癌[1],就诊时多已属晚期,治疗多采用化疗为主。我科自2004年3月-2005年6月采用以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6例,取得满意效果,因该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毒副反应,需加强观察及护理。1临床资料和使用方法我科在2004年3月~2005年6月采用以NVB联合DDP的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6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8~76岁,平均54.6岁。化疗期间发生静脉炎4例,药液外渗致局部皮肤糜烂1例,口腔溃疡2例,骨髓抑制2例,大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无一例因…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2~2012.5期间256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有63例患者再次发生,复发率24.61%,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临床特点、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再发组在血压、血糖、血脂、心脏病、吸烟饮酒不良嗜好等危险因素均未达到理想的干预,再发组神经功能损伤重、重度致残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初发组。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心脏病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具有多发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复发危险性更大,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重度致残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初发缺血性脑卒中,其预后更差。结论早期评估危险因素并积极有效干预危险因素对降低脑梗死复发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