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278篇
预防医学   142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子宫肉瘤是来源于子宫间叶组织的少见恶性肿瘤,分类较多。最常见的类型包括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未分化子宫肉瘤。近年来随着分子病理学技术的应用,一些子宫肉瘤的新亚型被发现,如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被分为YWHAE-NUTM2A/B 融合、ZC3H7B-BCOR 融合和BCOR 内部串联重复三种分子亚型。同时也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子宫肉瘤分类, 包括SMARCA4 缺失性子宫未分化肉瘤、NTRK 基因重排的子宫肉瘤和COL1A1-PDGFB 融合的子宫肉瘤。这些类型子宫肉瘤在临床病理诊断过程中容易误诊,需要掌握其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表型及分子病理学改变等特征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肉瘤的特定基因改变不仅为子宫肉瘤的精准分类提供依据,更为探索靶向治疗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92.
从合作方式的角度,总结了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产学研的模式,简要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从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联合技术创新意识薄弱、普及面狭窄三大问题出发,为进一步深化中医药产学研合作程度,促进技术创新,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提供了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93.
克肝灵治疗慢性肝病及肝纤维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克肝灵对慢性肝病及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肝病患者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23岁~62岁,病程6mo~8a应用中药克肝灵进行治疗,19例为慢性乙型肝炎,其中轻型8例,中型10例,重型1例.2例为药物性肝炎.常规行总胆红素(SB)、谷丙转氨酶(ALT)检测.对慢性乙型治疗前、后抗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检测,并行HBV标志物检测,对比观察.并采用随时分组、分层配对设对照组19例,均为慢性乙型肝炎,用肝乐宁(肝细胞生长素)和清肝开灵治疗.疗程3mo.同时行HA,PC-Ⅲ,LN检测,与治疗组结果对比分析.数据经Excel软件系统处理,t值检验.结果经克肝灵治疗3mo后,ALT复常有效率89.5%,SB复常有效率80%HBsAg阳性17例,治疗后阴转1例(5.9%);HBsAg阳性8例,无1例阴转;抗-HBc阳性并抗-HBc-IgM阳性4例,3例阴转(75%).治疗前HA,PC-Ⅲ明显升高分别为77.78%(14/18)ρ=0.0004和88.89%(16/18),治疗后下降接近正常或正常范围之内,组间相比,ρ=0.00026,差异非常显著.LN组间对比,ρ=0.0570,差异无显著.与对照组比较,HA组,ρ=0.2513,差异无显著;PC-Ⅲ,ρ=0.0337;LN组,ρ=0.0182,差异显著,克肝灵疗效优于肝乐宁加清开灵组.结论克肝灵有稳定可靠的降酶、退黄作用,疗效肯定.对HBsAg有清毒作用,但较弱.克肝灵有抑制肝纤维化并使其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94.
顺序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简称顺序乳冠搭桥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新的手术方法。其基本方法是,将解剖好的每根带蒂乳内动脉(IMA)先作侧一侧,最后再作端-侧吻合于冠状动脉的二、三个分支上,借以达到较完全地重建心肌血运的目的。现就该手术的优缺  相似文献   
95.
1996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们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人肺转移瘤 32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 2 2例 ,女 10例 ;年龄 6 0~ 83岁。病程 10~ 36个月。胸腔积液 7例 ,胸痛、咳嗽有血痰、气促各6例。X线胸片及CT显示肿瘤为单侧单发 2 9例 ,单侧多发 3例 ;肿物约 1 5~ 6 0cm大小。合并肝结节和脑转移各 3例。术前高血压 7例 ,心肌劳损 5例 ,高血糖 4例 ,心房纤颤 3例 ,有心梗史和甲状腺功能低下各 1例。所有病人均作术前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分析。术前肺功能减退轻度 18例 ,中度 12例 ,重度 2例。文献报道〔1〕 ,FE…  相似文献   
96.
自2005年10月~2007年5月,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采用牵引配合仰卧位正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良好,并与传统的坐位手法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7.
自1882年Forlanini首创人工气胸术治疗肺结核开始,至20世纪40年代高效抗结核药物出现前,外科手术一度是治疗肺结核的惟一方法。但当时由于手术技术的限制和有效药物的支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肺结核治疗效果极不理想。随着链霉素(1944)、对氨基水杨酸(1946)、异烟肼(1950)的广泛应用,尤其是高效药物乙胺丁醇(1961)及利福平(1963)的问世,肺结核外科治疗出现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98.
中草药煎剂直肠滴注法是在静脉输液与保留灌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直肠给药的方法。具有及时,均匀,准确地给药,赢得抢救时机的优点。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此法治疗小儿危重之症,疗效满意,兹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99.
我们自1999-2003年采用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内置管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2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24-42岁。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和分泌物增多,其中中鼻甲息肉样变10例,中鼻道鼻息肉8例,鼻腔外侧壁内移4例,术前均行CT检查发现,其中患侧上颌窦密度普遍增高伴有钙化斑点形成,伴有鼻息肉的病例上颌窦影像呈云雾状。其中内侧壁骨质破坏4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首诊胸部CT征象及动态变化特征。 方法收集2020年1月24日至3月8日济宁地区确诊的41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胸部CT资料,基于病灶的CT形态特征、分布特点及动态变化,并结合患者肺部感染总体严重程度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1例患者共检出病灶181个,其中纯磨玻璃影124个(68.51%),磨玻璃并实变影51个(28.18%),纯实变影6个(3.31%)。病灶呈类圆形103个(56.91%)、带状57个(31.49%)、楔形21个(11.60%)。47个(25.97%)病灶呈铺路石征,46个(25.41%)见充气支气管征,68个(37.57%)见血管增粗。41例患者中,累及单侧肺12例(29.27%)、双侧肺29例(70.73%),累及1,2,3,4,5个肺叶的患者分别为10例(24.39%)、7例(17.07%)、8例(19.51%)、7例(17.07%)、9例(21.95%)。181个病灶分布于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右肺下叶分别为31个(17.13%)、43个(23.76%)、26个(14.36%)、25个(13.81%)、56个(30.94%)。CT动态观察,在病程第11~15 d与第2~5 d和第6~10 d比较,病灶总数量减少(分别为143,178,165个),纯磨玻璃密度影数量[56个(39.61%),101个(56.74%),68个(41.21%)]呈下降趋势,磨玻璃密度影合并实变影数量[81个(56.64%),68个(38.20%),89个(53.94%)]逐渐增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13.26;均P<0.01)。患者首次及随后3次复查CT的肺部感染总体严重程度评分分别为[4.00(2.50,7.00)分,4.00(2.00,7.50)分,3.00(2.00,7.00)分,2.00(1.00,4.00)分],其中在病程第6~10 d与第11~15 d内复查的评分差值[2.00(1.00,2.50)分]大于首次CT与病程第2~5 d复查的评分差值[1.00(0.00,1.00)分],并大于第2~5 d与第6~10 d复查的评分差值[1.00(0.00,1.0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21.16,P<0.01)。 结论COVID-19患者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和动态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