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杨阳  李茜茜  唐藕凤  王梦迪  李娇  朱波  秦路平 《中草药》2020,51(7):1901-1908
目的研究延胡索块茎内生真菌菌群结构及其与延胡索乙素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形态和分子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来自8个产地(浙江磐安、浙江东阳、浙江缙云、陕西三合镇、陕西董家营、重庆开县、安徽宣城、河南信阳)的延胡索块茎,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菌群结构分析。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各产地延胡索块茎延胡索乙素含量。通过Excel、SPSS软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以优势属和种不同水平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共分离得到的1742株内生真菌划分为19个分类单元,分属于3个门5个纲10个目14个科15个属,其中14个鉴定到种水平,5个鉴定到属水平;8个产地延胡索块茎中延胡索乙素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标准;浙江产地延胡索块茎中内生真菌丰富度(S)、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H′)和延胡索乙素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产地;H′值和延胡索乙素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木霉属内生真菌T83与延胡索乙素含量呈最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93)。结论延胡索块茎中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木霉属内生真菌T83作为优势菌可能与延胡索乙素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22.
吴婷  王梦迪  黄情儿  朱波  秦路平 《中草药》2023,54(16):5372-5378
目的 明确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不同组织器官中内生真菌菌群结构与多样性。方法 通过形态和分子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延胡索块茎、叶、茎、根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菌群结构分析。结果 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161株,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划分成106个形态型,分子鉴定为57个分类单元,归属到41个属,其中木霉属Trichoderma、毛链孢属Monilochaetes为块茎的专有属,腐霉属Pythium、白僵菌属Beauveria为叶的专有属,亚球壳属Sphaerulina、核瑚菌属Typhula为茎的专有属,小囊菌属Microascus为根的专有属;相似性分析表明,延胡索不同组织器官内生真菌组成结构上存在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Simpson指数分析显示延胡索根和茎中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丰度均显著高于块茎和叶。结论 延胡索组织器官中内生真菌资源丰富,为延胡索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不同学历层次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不同学历规培学员入学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学历人员存在的短板强化培训6个月后,测试培训效果。结果不同学历层次中医住院医师四诊、体格检查、方药、病历分析、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辅助检查判读成绩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本科毕业生四诊、体格检查、方药、病历分析、总分较低,与研究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博士毕业生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判读、方药、病历分析、总分高于硕士毕业生,但是四诊分数低于硕士毕业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依据不同学历人员存在的短板,确定培训侧重方向,安排强化培训6个月,期间针对不同学历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练习,再次测试时发现住院医师各项分数均有所提升,但仍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分析不同学历规培人员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获得了满意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针刺壮医脐内环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气秘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传输型便秘(气秘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针刺组与西药组各45例。针刺组予针刺壮医脐内环穴治疗;西药组给予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排便频率、腹胀)疗效评分,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第4周平均每周自发完全排便次数(SCBM)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6.67%,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1.11%,针刺组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在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且治疗后第2周、第4周SCBM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刺壮医脐内环穴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气秘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5.
孟永利副主任医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专家,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他辨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经验丰富,临床治疗善用经方,随证化裁,常常取得很好的疗效,对于内伤咳嗽,他尤善运用小建中汤进行治疗。笔者跟师学习,试通过2  相似文献   
26.
川芎嗪联合脑苷肌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为林  曹龙  王梦迪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745-2747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脑苷肌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川芎嗪2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脑苷肌肽1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均连用14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弥可保1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4d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提高(均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均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脑苷肌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认知和心理反应,为血液透析患者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60名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和自行设计的COVID-19患者疫情认知问卷,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状态(GAD-7)评分为(4.43±4.16)分,焦虑检出率为41.7%;抑郁状态(PHQ-9)评分为(6.91±5.46)分,抑郁检出率为63.3%,血液透析患者的学历、感染COVID-19自我评估危险程度以及出行到医院透析是否方便对患者焦虑水平有显著影响。结论 疫情期间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较严重焦虑、抑郁情绪,应当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心理援助服务等。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β-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面神经炎5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急性面神经炎103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用β-七叶皂苷钠1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 ,静脉滴注,1次/d ,连续7d。对照组用地塞米松1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 ,静脉滴注,1次/d ,连续3d ,后改地塞米松5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 ,静脉滴注,连续4d。两组常规治疗均相同。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d进行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评定及临床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3%(4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16%(47/5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两组 HB分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β-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替代糖皮质激素治疗面神经炎,为临床上对激素有禁忌的急性面神经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疗法,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胱抑素C(CysC)在急性脑出血早期肾损害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病例组52例的血清CysC、肌酐(Scr)、尿素氮(BUN),并选择同期我院神经内科收住院眩晕患者5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病例组血清CysC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BUN、Scr与治疗前、治疗3d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BUN、Scr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病例组中CysC阳性率为65.38%(34/52),显著高于Scr阳性率23.08%(12/52),BUN 阳性率19.23%(1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现血清CysC在病后3d开始升高,而Scr、BUN在病后5d开始升高。结论:CysC可作为急性脑出血早期肾损害最敏感的指标,CysC在病后比Scr、BUN更早发现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30.
消癥散结法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治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癥瘕""积聚"类病症。随着现代研究技术的发展,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愈加深入,"癥瘕"概念下所涵盖的疾病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包括表面可见的宏观病症,也逐渐深入到微观领域,消癥散结法所包含的具体治法和药物也不断丰富,消除癥瘕、攻逐坚积,需要综合运用开郁消癥、活血消癥、涤痰消癥、软坚消癥、解毒消癥等法,同时要兼顾正气,扶正以消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