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6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2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14篇 |
中国医学 | 24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今年农历正月二十,湖南临澧城乡一场鹅毛大雪,给山区行走带来极大的不便,但挡不住十里八乡的农民兄弟姐妹们。他们早早来到临澧县杉板乡卫生院,等待临澧县中医院组织的专家来这里义诊。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治疗肝脏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43例肝脏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4D⁃CT或呼吸门控技术进行CT模拟定位,共58个病灶接受SBRT治疗,总剂量为36~70 Gy,分割次数为5~10次,1天1次,1周5次。结果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程放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5.6个月(范围:2.0~31.9个月)。2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5.4%、86.0%和5.9%。常见的Ⅰ~Ⅱ级不良反应为食欲减退(6例)、疲劳(6例)、骨髓抑制(3例)和肝脏疼痛(1例),未发现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EQ⁃5D⁃5L生活质量量表的平均效用得分为0.848(标准差=0.277)。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脏转移瘤局部控制率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值得开展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3.
小儿抗病毒颗粒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小儿抗病毒颗粒的解热祛痰、镇咳平喘作用。方法采用干酵母致热造模法观察小儿抗病毒颗粒对大鼠的解热作用,给药剂量分别为4.18、2.09、1.05 g/kg,每天ig给药1次,连续3 d,末次给药后sc干酵母混合溶液,4~8 h后测大鼠体温。采用酚红比色法观察其对小鼠的祛痰作用,给药剂量分别为5.22、2.61、1.31 g/kg,每天ig给药2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进行检测。采用氨水吸入引咳法观察其对小鼠的镇咳作用,给药剂量同祛痰实验,每天ig给药2次,连续3 d,观察潜伏期和咳嗽次数。采用雾化乙酰胆碱吸入引喘法进行豚鼠平喘试验,给药剂量分别为3.65、1.83、0.914 g/kg,每天给药2次,连续3 d,测定引喘潜伏期。结果小儿抗病毒颗粒能使小鼠气管酚红的分泌量增加(P<0.05);显著抑制由干酵母引发的大鼠发热反应(P<0.05)及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延长(P<0.05);使豚鼠哮喘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结论小儿抗病毒颗粒具有明显的解热祛痰、镇咳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苯甲酸胁迫对人参幼根生长、根尖细胞显微结构、超微结构以及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人参幼根根尖形态结构;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参幼根显微结构;采用透射电镜研究苯甲酸对人参根尖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qRT-PCR方法研究功能基因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苯甲酸能够抑制人参根尖根毛的生长,根尖表皮组织排列疏松,并导致细胞内含物出现异常,细胞壁增厚;核仁核膜解体、消失;细胞内淀粉颗粒空泡化,逐渐解体消失。另外,苯甲酸胁迫还导致1个ARF-GEF,1个b HLH,2个XTH,1个MYB,1个ZAT和1个s HSP基因的差异表达。结论 :苯甲酸胁迫对人参根尖细胞结构及功能基因表达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比较降压避风片新老配方的降压效果及作用特点.方法 选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其对照性WKY大鼠进行对比试验.实验动物分为8组:WKY大鼠组、SHR对照组、降压避风片老配方组高、中、低剂量(1.00、0.50、0.25 g药粉/kg)组、降压避风片新配方高、中、低剂量(1.00、0.50、0.25 g药粉/kg)组.降压试验采用大鼠无创血压测定仪对大鼠尾动脉进行血压测定,分为急性降压作用试验和慢性降压验.急性降压测定给药前、给药后1、3 h血压值;慢性降压测定连续给药后6、11、14 d血压值.连续给药14 d后,进行大鼠心脏超声心动试验,监测大鼠室间隔厚度、左室内径、左室后壁、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心室容量等;后腹主动脉取血,分别测定血清NO、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肌酐、葡萄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血浆内皮素、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结果 急性降压试验: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药后3 h的收缩压(P <0.01),新老配方相应剂量间无显著差异;慢性降压试验:SHR组心率显著快于WKY组,用药后,各剂量组均无显著降低心率的效果.结论 新老配方均可平稳降低SHR血压,降压作用确切. 相似文献
56.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出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64例(80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手术,B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术后1周、4周、8周和12周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术前及术后1周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采用Zeiss-Humphrey OCT3仪于术前1周,术后1周、4周、6周、8周和12周分别检查术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 A、B组术后BCVA较术前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6.95%和7.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1周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89.37±24.95)μm和(191.87±22.61)μm,与术前(158.13±19.11)μm和(159.20±16.18)μ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6周时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仍较术前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8周、12周时A、B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术后发现黄斑囊样水肿1眼,第12周复查时已消退。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不同方式白内障手术后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有增加,但是大多达不到黄斑囊样水肿的诊断标准,在8周左右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几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7.
宫良丰王一腾王梓王鑫李庆 《中国民康医学》2022,(14):137-139
目的:比较关节镜与切开复位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桡骨小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82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关节镜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肘关节功能[Mayo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ME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桡骨小头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MEPS评分,降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切开复位Herbert钉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纯化桔梗皂苷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HPLC法测定桔梗皂苷D和去芹糖桔梗皂苷D的总量为考察指标,考察5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桔梗皂苷的吸附性能,重点筛选并优化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桔梗皂苷的各种工艺参数。结果 D-101大孔吸附树脂在4 h后达到最大吸附量15.4 mg/g,40%乙醇溶液可以使桔梗皂苷类成分大部分(解吸率≥90%)从树脂床上解吸附。结论 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桔梗皂苷吸附性能好,完全适合用于工业化富集分离纯化桔梗皂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腹腔干狭窄的MSCTA表现,探讨MSCTA在诊断和评估腹腔干狭窄及侧支循环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SCTA的30例腹腔干狭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53.7岁。所有病例临床病史均未提示腹腔干血管病变。分别对腹腔干血管狭窄的程度、侧支循环及有无并发腹腔内脏动脉瘤或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进行评估。结果:30例患者腹腔干起始段均狭窄,狭窄率45%~95%。22例伴有侧支循环(73.3%,22/30),共有28个侧支交通,其中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型17个(60.7%,17/28),胰背动脉型6个(21.4%,6/28),肝内型1个(3.6%,1/28),肠系膜下动脉型4个(14.3%,4/28)。8例无侧支循环(26.7%,8/22)。30例腹腔干狭窄患者中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狭窄4例,合并腹腔动脉瘤3例。结论:MSCTA能够准确诊断和评价腹腔干狭窄及其伴发的侧支循环或腹腔内脏动脉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