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62.
在海拔3700米以上高原缺氧地区,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告,本实验旨在探讨高原缺氧条件下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引起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健康成年拉萨地区大耳白兔40只,体重1.64±0.58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5组,Ⅰ组正...  相似文献   
63.
目的:进行抗菌药物的实验室检测的研究工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依照NCCLS标准,对429例感染病人的病原菌进行动态监测,做药敏试验,测定血药浓度和药动学参数,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细菌耐药性有逐步增强且敏感性下降趋势;联合药敏试验对难治性感染有积极治疗意义;进行血药浓度、抗生素后效应测定及求算药动学参数,可使抗感染治疗更加及时,更有针对性。结论:抗菌药物的实验室检测及研究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4.
医院病房环境中酵母样真菌的检测王根春杨俊杰王惠萱郭凤丽张步振戴莹耿际泉(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昆明,650032)医院内真菌感染多为内源性,但亦有外源性。为探讨其感染来源,我们针对我院发生数起白色念珠菌感染,对有关科室及重点监控科室的环境进行了酵母样真...  相似文献   
65.
监护病房各种监测导线细菌污染检测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周永霞田梅兰米继民陈兆芬王根春(昆明650032)监护病房的各种监测导线通常直接与患者身体接触,并反复使用。为了解使用后的监测导线的带菌情况,我们将消毒处理后培养合格的监测导线,于患者使用后以无菌棉签...  相似文献   
66.
在高原(海拔3700m)缺氧条件下,进行实验性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血清酶谱及氧自由基改变的实验研究,结果提示:高原缺氧条件下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有密切关系;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可以诱发多个脏器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67.
5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者痰中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特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微量稀释法(NCCLSM-27A)测定43珠念珠菌对氟康唑片、伊曲康唑胶囊、大蒜素注射液、大蒜液及氟康唑注射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氟康唑片MIC为0.8~100μg/mL,83.7%(36/43)敏感,氟康唑注射液MIC 6.25~25μg/mL,100%敏感;伊曲康唑胶囊2.5~10μg/mL,90.7%(39/43)敏感;大蒜素注射液4.69~18.75μg/mL,100%敏感;大蒜液(本院制剂)0.78~100mg/mL,88.4%(38/43)敏感。结论:结果提示对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深部感染患者,12.5μg以上氟康唑注射液、大蒜素注射液,临床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8.
西藏高原不同类型土壤中细菌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搞好高原创作感染防治,对西藏高原三种类型土壤进行细菌调查。方法:细菌计数采用倾注法,培养及菌种鉴定按常规方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三种类型土壤中需氧菌的菌量和菌种(属)构成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海拔地区同类型土壤差异则不显著,菌量依次是耕土〉泥土〉沙土,菌种(属)差异主要是需氧芽胞杆菌、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气性坏疽菌群等构成比的改变。药敏试验提示,高原土壤中的需氧菌和厌  相似文献   
69.
目的测定20种清热解毒中草药的80%乙醇提取物体外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筛选出抑菌效果好的药材。方法制备20种云南中草药乙醇提取物,采用常规琼脂扩散法对SA及临床分离的MRSA菌株(MRSA 82、MRSA 92、MRSA 111、MRSA 135、MRSA 144)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20种中草药醇提取物的提取率为5.33%~15.89%,其中红花提取率 (15.89%)最高,龙葵(12.64%)次之,菟丝子 (5.33%)最低。初筛结果显示,16种中草药对SA及其耐药菌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16 mm)的中草药4种(十大功劳、夏枯草、香薷草、老鹳草);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10 mm,<16 mm)的中草药9种(马鞭草、翻白草、酢浆草、一枝黄花、紫花地丁、茵陈、车前草、金钱草、绣球防风);轻度敏感(抑菌圈直径≤10 mm)的中草药3种(白头翁、凌霄花、韭菜籽)。多数中草药对耐药菌的抑菌圈大于对标准菌的抑菌圈。13种抑菌活性较好(中、高度敏感)的中草药提取物,对标准菌和耐药菌的MIC为64~1 024 μg/mL,MBC为128~2 048 μg/mL。结论十大功劳、夏枯草、香薷草及老鹳草具有较强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且对MRSA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0.
我院于1987年6月由一败血症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株豚鼠气单胞菌,现报道如下。患者郑××,男,53岁,因患肝硬化住消化科。1987年6月28日出现原因不明发热,体温39.5℃,白细胞12×10~9/L,嗜中性粒细胞88%,淋巴细胞11%,单核细胞1%,当即抽血作培养。经庆大霉素治疗三日后,体温、血象恢复正常,血液培养亦转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