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目的:为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激活剂,2,6,9-三取代嘌呤化合物(purmorphamine,PM)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动物中小鼠身体的协调能力、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小胶质细胞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7只C57BL/6J雄性8周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PM组、MPTP组、PM+MPTP组,使用腹腔注射1-methyl-4-phenyl 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制作小鼠的帕金森病模型。应用悬杆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分别检测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形态、数目,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阳性的小胶质细胞的形态以及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1)悬杆实验显示:在预处理PM 24 h后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中,与MPTP组相比,PM+MPTP组小鼠后爪抓到横杆的时间明显缩短(P0.01);而与control组相比,MPTP组中小鼠后爪抓到横杆的时间显著延长(P0.01)。(2)TH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ontrol组TH+DA能神经元染色很深,胞体密集,突起明显;与control组相比,MPTP组TH+DA能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细胞质着色变浅,突起变短或者消失(P0.01);与MPTP组相比,PM+MPTP组TH+DA能神经元不仅使损失细胞的数目明显减少,而且细胞质染色变深,突起有所增多(P0.01)。(3)Iba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control相比,MPTP组小胶质细胞变大、形态不规则、突起变粗;与MPTP组相比,PM+MPTP组小胶质细的胞体形态较小,突起呈现细长较多。(4)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MPTP组TNF-α和Iba1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MPTP组对比,PM+MPTP组表达的TNF-α和Iba1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PM可改善PD模型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小胶质细胞的炎症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正常供者的影响。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接受rhG-CSF动员剂进行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赠者16例,给予rhG-CSF5~10μg/(kg·d),共5d。观察动员及采集过程的不良反应,检测动员前后血常规,观察CD3+、CD19+、CD3+/CD4+、CD3+/CD8+细胞比值在动员前后变化,并随访所有供者。结果10例供者在rhG-CSF动员过程中无严重不适,有3例出现低热、头痛、肌肉及骨骼疼痛、腰痛等,3例供者出现发热,其严重程度均在I级,但无需终止动员。WBC经rhG-CSF动员后,数量较动员前升高,停止动员后3d,全部供者的WBC恢复至动员前水平。Hb、PLT、CD3+、CD19+、CD3+/CD4+、CD3+/CD8+细胞比值在动员前、动员后72h及96h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供者可耐受C-CSF5~10μg/(kg·d)的动员和采集过程,且对T细胞亚群无影响。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行单倍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阿糖胞苷、白消安、环磷酰胺、甲环己亚硝脲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作为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行单倍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结果 6例患者完全植入,+12 d~+20 d(回输干细胞前为一,回输干细胞后为+WBC>1.0×10^9/L,+20 d~+51 d PLT>20×10^9/L,4例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其中Ⅰ度1例,Ⅱ度2例,Ⅳ度1例,4例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无致命性感染发生,2例出现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目前无恶性血液病存活13~63个月.结论 采用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顶处理方案行单倍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本文用抗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的单克隆抗体和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五种亚型(1,1α,2/3,5)的4种抗体,研究了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内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终末以及五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分布,同时结合HRP逆标技术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内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样阳性终末的来源进行了观察.发现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样阳性胞体和终末主要集中在三叉尾侧亚核的Ⅰ、Ⅱ层;半月节内仅有它的阳性胞体。半月节内HRP逆标神经元中呈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样阳性者占71.4%,这些双重反应阳性神经元占半月节内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样阳性神经元的33.2%.五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中,只有5型密集地分布于三叉尾侧亚核的Ⅰ、Ⅱ层。以上结果说明:(1)三叉尾侧亚核内的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样阳性终末主要位于其浅层,它们主要来源于三叉神经的初级传入;(2)三叉尾侧亚核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五种亚型中,只有5型可能参与西口部伤害性刺激信息的传递;(3)三叉尾侧亚核内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样阳性终末的分布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型的分布互相匹配。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miR-24-3p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增殖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PCR检测5例涎腺腺样囊性涎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miR-24-3p的表达水平;将miR-24-3p模拟物瞬时转入高转移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使miR-24-3p过表达,并通过实时PCR方法验证;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后ACC-M细胞周期的改变,甲基噻唑基四唑比色法检测转染后ACC-M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ACC-M细胞的侵袭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后ACC-M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B(PDGFRB)的表达变化。结果 miR-24-3p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转染miR-24-3p mimics能够显著上调ACC-M细胞miR-24-3p的表达水平,ACC-M细胞的S期比例明显下降,而G_0/G_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侵袭能力下降,显著降低ACC-M细胞PDGFRB的蛋白表达。结论 miR-24-3p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低表达,过表达miR-24-3p能够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36.
浅谈神经系统胞内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活性物质或激素与受体相结合而产生的神经元功能调节,首先是由跨膜信号转导机制导致胞内信号或第二信使产生,再与特异的靶分子相互作用而引发生物化学事件的级联而发动。受体在作为胞外信号的初始传递者,在调节神经元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受体又可根据其结构、位置、信息传导方式和效应性质等的不同而被分为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receptor)或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受体(ligand-gatedionchannels/receptor)、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GPCR)、具有酪氨酸激酶(tyrosinekinase)活性的受体和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rece…  相似文献   
37.
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是武威汉代医简牍类第85甲、乙所载方药,其方为治疗男子七疾、七伤而设,原方组成为:桔梗十分、牛膝、续断、防风、远志、杜仲、赤石脂、山茱萸、柏实各四分、肉苁蓉、天雄、虵各三分。全方以补肝肾、强筋骨、祛风寒为功效,主治男性疾病属于肝肾不足,筋痿骨弱者,其主治病症的病机与一些难治性风湿病的病机非常吻合,笔者在临床中使用该方加减治疗疑难风湿病,每获良效,现将使用的点滴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Caveolin-1基因及蛋白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舌鳞癌(TSCC)中细胞质膜微囊蛋白-1(caveolin-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测定92例TSCC患者舌体癌组织及癌周正常舌组织中caveolin-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应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SCC中caveolin-1基因mRNA表达水平(24.6±1.8)及蛋白水平(471.2±68.1)分别低于正常组织的167.2±20.5及964.5±7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TSCC中,caveolin-1蛋白表达水平为5.6±1.4,高于中、低分化的1.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Ⅰ~Ⅱ期表达水平为6.1±2.0,高于临床Ⅲ~Ⅳ期的2.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淋巴结转移与caveolin-1蛋白表达水平无关(P>0.05).结论:TSCC组织中caveolin-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caveolin-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而与肿瘤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肥胖与非肥胖患者血流变学指标,探讨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并观察中药麻痛液对2组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根据有无肥胖,将77例患者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血脂、血糖测定用酶法,并据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Ln(1/FiNS·FBS),并进行血流变学检查.所有病例均用中药麻痛液足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的变化.结果: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低于非肥胖组,空腹血胰岛素、血尿酸高于非肥胖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TG及TC,均与非肥胖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2组的APOA、APOB、LP(a)、LDL无显著差异(P>0.05).肥胖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均高于非肥胖者,而血细胞比容高于非肥胖者,差异显著.2组麻痛液足疗后血液流变学均有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善肥胖本身、降低血黏度以及针对脂毒性的治疗,在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中药麻痛液足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0.
随着春季天气转暖,万物复苏,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加快,营养消耗增加,此时人体内环境较不稳定,容易造成糖尿病内分泌失调,血糖波动病情恶化,故糖友应提早动手,明了春季养生之道,远离糖魔的困扰,度过一个健康的美丽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