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疾病.其病因主要为胰岛素分泌不足.中医称之为消渴症。  相似文献   
1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逐步升高。该病发病急,如果心脏代偿功能得不到及时建立,可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常规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手段较难取得好的效果[1]。研究显示,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的预后有较好的效果[2],本文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张延昌主任医师为甘肃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内科工作30余年,近10余年,在潜心研究武威汉代医简中遗存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治疗各类风湿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54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达标者进行治疗观察。入组后予以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或甘精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物或甘精胰岛素加速效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血糖调节,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血糖控制情况,并记录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一周的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经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或甘精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物或甘精胰岛素加速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P<0.05)。其中20例(32次)发生轻度低血糖,经基础胰岛素或餐前胰岛素剂量调整后症状消失。最终治疗方案一针甘精胰岛素、一针甘精胰岛素加一种口服降糖药、一针甘精胰岛素加速效胰岛素及一针甘精胰岛素加多种口服降糖药所占比例分别为8.0%、36.0%、17.9%、38.1%。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合用,可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且低血糖的发生无总体无差异。结论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居民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及糖尿病(Diabetes,DM)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冠心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H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为血糖干预及CHD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样抽取该地区45岁以上社区居民1800人,以空腹指尖血糖>5 6mmol/L为初筛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血糖正常(Normal Blood Glucose,NBG)组、IGR组、DM组3组.比较各组CHD相关危险因素患病率,应用FraminghamCHD危险评估法预测10年内CHD患病风险.结果:IGR组与DM组的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均显著高于NBG组,但IGR组与D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R与DM患者人群的CHD10年危险度均明显高于NBG者,但两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及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与CHD关系密切,早期控制血糖对防治CHD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王海东主任医师针刀治疗膝关节疼痛,强调辨位诊治,重视髌下脂肪垫的治疗,认为治疗膝关节疼痛应以针刀治疗为主,手法、理疗等为辅.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白细胞单采联合化疗救治高白细胞白血病(HL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HLL患者在化疗前安装一次性全封闭血细胞管道,选择MNC程序,采用美国COBE Spectra 70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单采,比较单采前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外周血自细胞数、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其采集54次,每次分离出白细胞(12.77±44.11)×10^9/L。单采后患者各种不适有不同程度缓解;1例合并DIC患者单采后次日死于颅内出血。患者单采后继续化疗,11例(36.67%)完全缓解,12例(40.00%)部分缓解。共23例(76.67%)治疗有效。结论白细胞单采后继续化疗是及时救治高白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摘要: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能够治愈急性白血病的最佳方法,随着国内独生子女家庭的日益增多,同胞供体减少,从中华骨髓库中检索配型全相合造血干细胞供者概率较低,耗时长,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如能成功开展将是解决供者来源困难的主要手段,但其面临植入困难和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高且重这两大风险。通过改良预处理方案及在经典的环孢素A+短程甲氨蝶呤的基础上,加用霉酚酸脂、白细胞介素11、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的供体造血干细胞输注给受体联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成功的进行了2例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患者均顺利植入,且无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相似文献   
109.
单侧唇裂鼻畸形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约为新生儿的0.18%,唇裂Ⅰ期修复手术多在患儿出生后的3个月进行[1].唇裂可分为单侧(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唇裂、双侧(完全性、不完全性、混合性)唇裂、正中裂(极少见)和隐裂(常为单侧或双侧唇裂中的某一侧)[2].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血液肿瘤的疗效。方法 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的allo-PBSCT治疗白血病、淋巴瘤8例。预处理方案:阿糖胞苷,白消安,环磷酰胺,甲基环己亚硝脲,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结果 8例患者完全植入,+15 d~+25 d白细胞(WBC)>1.0×109/L,+12d~+51 d血小板(Plt)>20×109/L。例1、例7及例8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Ⅰ度;例4出现肝静脉闭塞综合征(VOD)、aGVHDⅠ度、出血性膀胱炎(HC);例5 GVHDⅣ度。例2移植后6个月复发,放弃治疗死亡;其余例正常生活或工作。结论 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的allo-PBSCT治疗血液肿瘤可以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