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佟冬冬  王显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639-2639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及宫腔镜联合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内器质性病变34例,经B超检查确诊为宫腔内器质性病变40例,与病理学确诊对比,阳性率分别为77.5%和91.2%。结论:超声及宫腔镜诊断子宫异常出血属无创性检查方法,且可重复,价格低廉,提高了妇女子宫异常出血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油田射线测井人员剂量水平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射线测井,特别是中子源测井已成为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为了摸清射线测井人员受照的剂量水平及其健康状况,我们根据石油工业部科研协作项目的要求,对射线测井作业进行了历时两年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显华  孙艳艳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550+2558
目的:探讨妇科宫腔镜治疗中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子宫内膜癌80例患者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宫腔镜下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积极的术后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都手术顺利而痊愈出院。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5.0%。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20%。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治疗能对临床制定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术后积极护理可以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成人生产性及生活性铅中毒报道较多,但幼儿铅中毒较少见。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1例个体户2岁幼儿铅中毒报告如下。 病 例 介 绍 患儿马某,女,2岁,住院号154874。因阵发性哭闹25天,加重3天,于1987年10月31日入院。 患儿于25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大哭大叫,夜间尤甚,持续11天。精神差、烦躁、拒食,非喷射性呕吐4次,为胃内容物,无发热,大便正常。于1987年10  相似文献   
15.
有毒作业分级工作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确定我国企业职工生产作业条件危害大小的依据。通过劳动条件分级工作,可明确我国职业安全监察工作的重点及今后职业危害治理的方向,尤其是在企业逐步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今天,开展有毒作业分级工作,加强劳动保护科学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是劳动者安全顺利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保障。为此,我们根据中国石油天燃气总公司关于开展有毒作业分级的要求,首次对油田三苯作业岗位进行分级调查与测试,旨在掌握油田职工接触三苯作业危害的实际情况,确定危害级别,为加速改进职工的劳动条件,逐步降低毒物危害程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部队坑道作业复转人员迟发性矽肺发病情况与建议胜利石油管理局卫生防疫站(山东东营257036)姜明王显华1发病情况随着油田开发建设不断发展,部队复转人员大批进入油田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我部原部队坑道作业人员就有2000余名。截止1994年底,原部队坑道...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危险因素,以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实习的本专科实习护生11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包括实习护生的一般情况和发生针刺伤情况两部分对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发生针刺伤一般情况及对针刺伤发生原因分析。结果实习护生在实习时间0~4个月及在重症监护室发生针刺伤的概率较高;针刺伤发生原因中,静脉穿刺时发生最多,其次依次是拔针时、配药时、处理及销毁污染针头时、处理医用垃圾时、针帽回复时。结论在护理实践中,医学院校及教学医院应针对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加强护生的职业自我防护意识教育及全面性防护的感染管理理念,规范操作规程,可以达到减少针刺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