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用亚硝酸盐形成法测定了青中年期63例、老年前期51例及老年期36例健康人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opper-and zinc-containing 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及含锰超氧化物岐化酶(Manganese-containing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的活力。结果表明随增龄机体总SOD活力显著下降(P<0.05),但同一年龄组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SOD在不同年龄阶段下降幅度亦不同,CuZnSOD在老年前期降低显著,MnSOD则在老年期明显下降。结果提示随增龄SOD同工酶活力下降致自由基净水平增加可能是引起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2.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的氧化及抗氧化状态。方法分别测定并比较分析了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5例健康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OD、GSH-PX及CAT活性均显著性下降(P〈0.05),而血清MDA含量则显著性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氧化及抗氧化的失衡状态,提示氧化应激损伤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3.
有机锗干预大鼠矽肺形成及其抗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有机锗(^132Ge)对大鼠矽肺形成的干预作用及对性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及肝Kupffer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A、B两组气管内注入石英尘混悬液,C组注入生理盐水。B组饮用含^132Ge水进行干预。A、C两组饮用自来水。6个月后取心脏血,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CAT)活力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LPO含量测定,并用肝Kupffer细胞诱生肿瘤坏死因子(TNF)实验测定矽肺鼠细胞免疫功能,结果:矽肺大鼠血清LP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总SOD、CuZnSOD、GSH-Px、CAT活性均显著下降。GSH水平显著升高。矽肺鼠肝Kupffer细胞诱导TNF的功能略有下降。使用^132Ge可明显升高矽肺大鼠抗氧化酶系的活力,使肝Kupffer细胞诱生TNF的能力有所上升。结论:^132Ge可减轻由矽尘介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对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可明显干预矽肺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4.
鼻咽癌超分割放疗加化疗的前瞻性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分割放疗加化疗与常规放疗加化疗对鼻咽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96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分割放疗组46例,常规放疗组50例。超分割放疗:1.2Gy/次,2次/d,Dt72—79Gy/60—66次,6—7周;常规放疗:2Gy/次,Dt60—70Gy/30—35次,6—7周;放疗后4—8周两组均进行化疗,主要方案:DDP20mg/m^2,5-Fu500mg/m^2,连用5d,每3周重复1次。结果 ①鼻咽及区域淋巴结病变的全消率:超分割组为82.6%和62.2%,常规组为52.0%和33.3%,差异有显著性;②超分割组急性反应发生率高于常规组,但病人均可耐受;远期反应的发生率两组相似;③总生存率及按期别统计的生存率两组相似。结论 超分割放疗可提高鼻咽及区域淋巴结病变的控制率;虽急性反应加重。但不加重远期反应。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大分割放疗在早期浸润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BCS)后放疗已逐渐得到认可.本研究对大分割放疗方案在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 BCS后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方法 应用PubMed、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乳腺导管内癌或导管原位癌(carcinoma,ductal,breast;carcinoma,intraductal,noninfiltrating;ductal carcinoma in situ)、保留乳房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mastectomy,segmental)、放射治疗(radiotherapy)、剂量分割(dose fractionation)、大分割或低分割(hypofraetionation)”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检索1979-01-01 2016-3-11发表的文章,共检索到中文文献0篇,英文40篇.纳入标准:乳腺导管内癌保留乳房术后全乳腺大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纳入12篇.剔除标准:(1)部分乳腺放疗;(2)单纯剂量学研究.根据剔除标准,剔除3篇.最终纳入分析文献19篇.结果 乳腺导管内癌保留乳房术后全乳腺大分割放疗局部控制、晚期放疗副反应与常规放疗相当,但最佳剂量分割方式仍不是很清楚.结论 对DCIS BCS后患者而言,大分割放疗治疗周期短,且花费低,可望成为DCIS BCS后的标准治疗方案,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诱发肾大部切除大鼠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分阶段5/6肾切除术制备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肾大部切除组(SNX),Ⅲ组肾大部切除加EPO组(SNX+EPO),Ⅳ组肾大部切除加EPO加波生坦组(SNX+EPO+波生坦)。观察各组大鼠红细胞压积、血肌酐、血压及血浆和肾皮质内皮素(ET-1)水平的变化。结果rHuEPO不仅可显著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红细胞压积,并可诱发其血压升高,同时显著升高血浆及肾皮质ET-1水平(P<0.05)。rHuEPO诱导的血压升高与ET-1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波生坦则可明显降低由rHuEPO诱发的高血压水平,且可降低血肌酐水平,肾组织ET-1含量亦显著下降(P<0.05)。结论波生坦可明显干预由rHuEPO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所诱导的血压升高,提示rHuEPO和波生坦的效应可能是由内皮素机制所介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早期辅助诊断的意义及对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2月间60例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经直接的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确诊的AAD患者作为AAD组,相同时间区间住院的48例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时抽取血液检测D-二聚体浓度,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D-二聚体浓度在AAD组患者明显高于ACS组(P0.05);在AAD确诊病例中,死亡病例D-二聚体水平远远高于存活病例(P0.05)。结论 D-二聚体作为AAD的早期检验学指标,其检测结果为阴性对于排除AAD的诊断有很大帮助,D-二聚体浓度的高低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及病变的范围估算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及其凋亡机制。方法通过SRB法、Hoechst33342/PI荧光染色法观察叶黄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机制,并采用荧光分析法检测叶黄素作用SGC-7901细胞后细胞内ROS的变化。结果 40mg/L的叶黄素作用SGC-7901细胞24,48,72 h的抑制率分别是(8.57±2.43)%、(25.07±2.90)%和(32.33±1.81)%;160mg/L的叶黄素作用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上升为(34.72±4.06)%、(64.55±2.48)%和(83.29±0.10)%。Hoechst33342/PI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对照组显示低蓝光低红光,40mg/L部分显示高蓝光低红光,80 mg/L大部分显示高蓝光低红光,160 mg/L的大部分显示低蓝光高红光;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叶黄素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后细胞内ROS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叶黄素浓度的升高,细胞内ROS的活性降低(P<0.01)。结论叶黄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以及诱导其凋亡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ROS的活性所介导的。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联合地榆升白片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白细胞减少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给予rhG-CSF(连用5d)联合地榆升白片。对照组只给予rhG-CSF10~14d。结果实验组在化疗过程中有54例次(21.4%)发生白细胞减少,对照组有38例次(15.1%)发生白细胞减少,两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rhG-CSF联合地榆升白片与单用rhG-CSF10~14d对肿瘤化疗过程中白细胞减少的防治效果基本一致,不仅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降低了医疗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