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和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OLD-fMRI)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1.5T场强MRI系统对32例脑肿瘤患者根据特定任务采集BOLD-fMRI数据和DTT成像图像资料传入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病灶精确定位后进行手术切除.结果 在成像结合下导航显微镜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5例.所有病灶均在导航系统下进行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未出现术后不良并发症.结论 在BOLD-fMRI和DTT成像结合下导航显微镜可以独立地起到实时引导、精确找寻病灶、了解周围结构的作用,克服和避免术中脑组织损伤现象,达到切除病灶目的,减少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动态增强扫描(LAVA)联合应用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进行常规MR平扫、LAVA动态增强和MRCP表现,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分型、邻近受侵情况.结果 4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结节型15例,腔内乳头状型6例,浸润型22例.MRCP显示扩张的肝内外胆管及梗阻部位的狭窄、中断、截断和管腔内的充盈缺损.MR平扫及LAVA增强扫描主要表现为肝门部软组织肿块或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及其渐进性强化,同时可以显示出癌灶与邻近血管和脏器的毗邻关系及受累情况.结论 MRCP和LAVA联合应用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形态学分型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影像学结果对临床治疗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张维明  王明杰  李刚 《中外医疗》2016,(26):178-181
目的:探讨腹部局限型Castleman病的CT、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进入该院的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局限型腹部Castleman病的影像学资料,6例采用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方式,其中4例病例采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方式,仅1例采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7例病理类型均为透明血管型,4例位于肠系膜,3例位于腹膜后。 CT平扫表现为单发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在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显著强化,而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现出持续强化,表现出来的强化方式与大血管相似,其中4例病灶周边可见增粗的血管影,2例动脉期病灶内可见裂隙状低密度区,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低密度区逐渐缩小;采用MRI检查方式共检查5例病例,均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在增强扫描方面与CT有一定的相似性。结论临床中关于局限型Castleman病比较少见,但是影像学上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性表现,能够避免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84.
祛风化瘀通络方早期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42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祛风化瘀通络方早期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 85例CIS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均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祛风化瘀通络方,1剂/d,疗程2周。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I)评估肢体运动功能,以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价肢体痉挛程度;记录中医证候评分;检测血清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lα(6-Keto-PGFl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小板功能。 结果: 治疗后第7、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和改良Ashwort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7、14天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下降幅度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vWF,TXB2及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Keto-PGF1α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血小板体积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祛风化瘀通络方早期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激活,抗血小板活化,改善血管缩舒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调查痞满脾胃虚弱证临床症状与胸椎小关节紊乱的关系和观察手法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对痞满脾胃虚弱证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以符合痞满脾胃虚弱证诊断标准者为调查对象,统计调查对象中并发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机率,并对具有胸椎小关节紊乱局部体征者进行手法治疗,以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情况评价疗效。结果:在调查的100例痞满脾胃虚弱证患者中,有32例具有胸椎棘突偏歪、后突和棘旁压痛或肌紧张等局部体征,占调查人数的32%;其中32例痞满脾胃虚弱证并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经手法整复其胸椎小关节紊乱后,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为87.5%。结论:痞满脾胃虚弱证与胸椎小关节紊乱有关,手法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可有效地改善痞满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确切的治疗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
探讨不良的生活、工作姿态对脊柱与四肢病损的影响。从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力学、临床表现来分析不良姿态致病特点及不良的生活、工作姿态对脊柱与四肢损伤可以造成常见病症与一些隐性病症。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miR-92a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增殖、凋亡及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92a抑制物(inhibitor)及阴性对照组转染大鼠心肌细胞H9C2,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92a的表达;将后续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H2O2组和miR-92a inhibitor+H2O2组,利用CCK8法、流式细胞仪及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凋亡、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及Wnt信号通路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c-Myc的蛋白表达。结果 miR-92a inhibitor组miR-92a mRNA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2O2组细胞增殖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Bax、β-catenin、c-Myc蛋白显著上调表达,Bcl-2蛋白显著下调表达(均P0.05),与H_2O_2组比较,miR-92a inhibitor+H_2O_2组细胞增殖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Bax、β-catenin、c-Myc蛋白显著下调表达,Bcl-2蛋白显著上调表达(均P0.05)。结论抑制miR-92a的表达可促进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其机制与调节Bax、Bcl-2蛋白及Wnt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8.
鞍区囊性病变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包括17例垂体腺瘤囊变、10例Rathke囊肿、4例囊性颅咽管瘤、3例垂体脓肿、9例空泡蝶鞍,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30例行增强扫描。结果囊性垂体腺瘤主要表现为长T_1长T_2信号,14例有囊壁环形强化;Rathke囊肿、颅咽管瘤、垂体脓肿信号多样,与囊内容物有关;空泡蝶鞍表现为长T_1、长T_2信号,且漏斗无移位。结论鞍区囊性病变的临床和MRI表现特点对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9.
患者,男,56岁。因背部皮肤多发肿瘤伴疼痛1年就诊。1年前患者无任何诱因于背部出现米粒大红色丘疹,逐渐增多增大,对触摸及寒冷敏感,刺激后出现自发性疼痛。中西药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麻葛全蝎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以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的影响及临床评价。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加麻葛全蝎汤100ml,tid,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对比总有效率;t-PA以及PAI活性的变化及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两组有着显著差异(P〈0.01);两组t-PA及PAI检测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麻葛全蝎汤组PAI水平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SS、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CS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以"祛风活血法"组方的中药复方制剂"麻葛全蝎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升高血浆t-PA、降低PAI水平,调节血浆纤溶系统功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且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