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观察护理措施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选取本院异位妊娠患者6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阴道停止出血时间比对照组少,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时给予综合护理,可加快患者身体恢复速度,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部腋下切口心脏直视手术效果.方法1995年3月~2004年10月,我院选择性经腋下切口进行心内直视手术378例,其中81例房间隔缺损、32例室间隔缺损、其他病种16例未阻断升主动脉,在心脏跳动下手术,余249例在低温、心脏停跳下完成手术.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67±2.0)min,体外循环时间(28.1±16.6)min,右室双腔心术后急性喉水肿气管切开1例,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脑栓塞1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余术后恢复良好.366例随访2个月~10年,平均5.1年,均能参加正常活动.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1例,脑栓塞1例完全恢复.结论胸部腋下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简便、安全、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83例患者行套式法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皮过长和包茎是泌尿外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上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常用的极为有效的方法。自1995年IO月以来,我科改用套式法包皮环切术式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收到了满意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共83例,年龄在10岁~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3岁,其中包茎患者20例,包皮过长为63例。1.2手术方法常规用新洁尔灭溶液消毒皮肤,采用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包茎患者先用止血钳钝性扩开包皮口,上翻包皮,擦去包皮垢后再次消毒。充分上翻包皮,在离冠状沟约08~15厘米画一环形切开线;复原包皮,在距冠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小切口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52例复杂先心病手术,其中6例不阻断主动脉,心脏跳动下进行手术,其余46例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完成手术。结果术野显露良好,手术顺利,主动脉平均阻断时间为(56.7±12.3)m in,体外循环平均时间(62.0±12.4)m in,手术平均时间(192±23.1)m in。术后并发急性喉水肿1例,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其余恢复顺利。随访1~9年,无残余分流,心功能I级,切口隐于腋下美容效果满意。认为小切口进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创伤轻,恢复快,美容效果好,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70岁以上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病的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 2005年1月到2011年11月,115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接受心脏瓣膜手术,占同期心脏瓣膜手术的8.4%( 115/1366例),其中男65例,女50例;年龄(74.3±3.1)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68例(59.1%),非风湿性瓣膜病47例(40.9%).术前心功能Ⅲ~Ⅳ级75例(65.2%).行二尖瓣置换术(MVR) 55例(47.8%),主动脉瓣置换术(AVR) 33例(28.7%),AVR+ MVR 16例(13.9%),二尖瓣成形术(MVP)3例(2.6%),AVR+ MVP 5例(4.3%),三尖瓣置换术3例(2.6%).同期行左心房血栓清除术18例(15.7%),三尖瓣成形术71例(61.7%),Bentall手术6例(5.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5例(13.0%).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1例(0.87%).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包括重度低心排血量综合征6例,新发房颤17例,呼吸机延迟拔管1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脑部并发症3例.术后6个月复查,112例(97.4%)生存,心功Ⅲ~Ⅳ级8例(7.14%).结论 老年患者心脏瓣膜手术虽然手术风险较高的,但仍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CABG)术后早期的抗血小板作用.方法 选取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nventiona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各30例,记录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5、10d的血小板数量及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结果 在术后常规阿司匹林治疗下,两组术后早期血小板数量短暂下降后大幅上升,显著超过术前水平(P<0.01);CCABG组的变化更明显.两组PAG均有所升高(P<0.05),术后第10天OPCAB组基本恢复,而CCABG组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 阿司匹林对CABG术后早期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作用不显著,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严重左心功能低下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危险因素[1].如何准确判断患者的左心功能,精确把握手术适应证,是冠状动脉外科的难点.近年来我们以血流导向气囊导管(曾称Swan-Ganz导管)检查作为判断标准,筛选出能耐受手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低射血分数患者并给予手术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OPCAB)围术期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接受CCABG和OPCAB的患者各30例,术后常规阿司匹林治疗(100mg,每天1次),分别记录两组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d、5d和10d的血小板数量及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描绘走行趋势图,分析术后血小板数量和PAG的变化规律。结果在术后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的情况下,CCABG组和OPCAB组患者术后早期血小板数量均短暂下降,然后显著上升并超过术前水平(P〈0.01),这种变化在CCABG组更明显。两组的PAG术后均增高(P〈0.05),于术后第10天,OPCAB组基本恢复正常,而CCABG组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无论是否应用体外循环,CABG术后均有血小板数量的增加和功能的提高,体外循环组的变化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大隐静脉序贯桥与单支桥的中期通畅率,评价序贯吻合技术在OPCAB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98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大隐静脉序贯桥和单支桥行OPCAB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1例,女97例;年龄53~82岁(63.6±10.3岁)。患者于术后3个月~5年(19.8±23.6个月)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MSCTA)检查,共有448支大隐静脉桥上的714个远端吻合口接受评估,分别比较血管桥血流、血管桥及吻合口的通畅率,并分析不同位置对吻合口通畅率的影响。结果大隐静脉双支序贯桥(37.11±16.70ml/min vs.25.15±14.24ml/min,P=0.042)和3支序贯桥(37.56±19.58ml/min vs.25.15±14.24ml/min,P=0.048)的近段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单支桥。序贯桥总吻合口通畅率高于单支桥(95.1%vs.90.1%,P=0.013)。序贯桥中间吻合口通畅率分别高于序贯桥远端吻合口(97.0%vs.93.1%,P=0.002)和单支桥远端吻合口(97.0%vs.90.1%,P=0.041)。序贯桥远端吻合口通畅率与单支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3);不同吻合方式下各冠状动脉系统(左前降支系统、右冠状动脉系统和回旋支系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序贯桥吻合口在右冠状动脉系统的通畅率高于单支桥吻合口(P=0.008)。结论 OPCAB术后大隐静脉序贯桥的中期通畅率较单支桥更满意,序贯吻合时应尽量选择条件较好的靶血管作为序贯桥的最远端血管,条件较差的血管放在序贯桥的中间  相似文献   
20.
心脏血管瘤罕见,占心脏肿瘤的0.8%[1].2004年至2009年我们共收治心脏血管瘤病人4例,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本组中男2例,女2例;年龄33~56岁,平均43.3岁.2例因头晕就诊,2例为体检时偶然发现心脏占位.查体:1例于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4/Ⅵ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另3例未见阳性体征.1例诊断为"右室流出道占位",心脏超声示右室流出道云雾状团块较均匀回声,约3.0 cm ×4.0 cm×5.0 cm,其0.9 cm蒂附着于肺动脉瓣前叶瓣下的右室流出道侧壁上,肿物边缘较完整,随血流摆动,收缩期堵塞肺动脉瓣口,舒张期返回到右室流出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收缩期右室流出道内五彩镶嵌射流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