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近十年来,笔采用针罐结合治疗急性气管炎重症咳嗽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3在电针刺激治疗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3(NT-3)在成年猫脊髓去传人损伤后电针刺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猫25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左侧L1-L5、L7-S2背根去传人手术组(手术组,保留L6为备用背根)、手术+电针刺组(电针组)、手术+电针刺+NT-3抗体封闭组(抗体封闭组),2个月后对相应脊髓节段和备用背根节进行霍乱毒素B亚单位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CB-HRP)形态学示踪及免疫组化、酶组化观察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各组背根节感觉神经元中枢投射轴突终末集中分布在脊髓后角Ⅲ、Ⅳ、Ⅴ板层内侧,且电针组感觉神经元突起标记点密度(171.5±12.1/100μm2)明显高于手术组(101.2±6.S/100μm2)及抗体封闭组(142.3±12.3/100μm2,P<0.05).结论 电针刺可能通过上调NT-3的表达促进损伤脊髓和感觉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修复而参与脊髓可塑性过程.  相似文献   
43.
44.
4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术前危险因素,建立预测中转开腹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309例行LC联合LCBD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中转开腹分为未开腹组290例,开腹组19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中转开腹的独立预测因素,应用RStudio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腹部手术史、BMI、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胆囊壁厚度、胆总管直径及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是LC联合LCBDE发生中转开腹的相对危险因素(OR=0.195,0.369,0.287,0.241,0.237,0.082,0.166,0.198,0.190;95%CI:0.073~0.517,0.114~1.195,0.096~0.859,0.085~0.682,0.092~0.613,0.023~0.287,0.058~0.475,0.073~0.537,0.056~0.6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10×10^9/L、碱性磷酸酶>150 U/L、血清总胆红素>17.1 umol/L、胆囊壁厚度>4 mm、胆总管直径>12 mm、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是LC联合LCBDE中转开腹的独立预测因素(OR=6.498,3.656,22.160,5.762,4.849,7.916;95%CI:1.434~29.442,1.095~12.203,4.485~109.496,1.491~22.262,1.384~16.988,1.366~45.884)。基于独立预测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随后采用Bootstrap重复抽样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校正曲线发现预测模型一致性良好,C-index为0.924(95%CI:0.857~0.99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55~0.992),说明预测模型准确性高。结论基于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胆囊壁厚度、胆总管直径、白细胞、碱性磷酸酶及血清总胆红素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LC联合LCBDE中转开腹能力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6.
随着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和患者预期寿命的增加,膝关节置换变得越来越普遍。骨关节炎患者朝着年轻化发展。膝关节置换术虽然已经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它在临床和生物力学方面仍需要不断改进。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影像的发展,实现个体解剖适形的假体可能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本综述的目的是评价患者特定膝关节假体的临床和生物力学疗效,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总结已发表的文献作比较研究。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相比,胫股解剖适形膝关节假体更接近正常膝关节运动学,但未表现出最佳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47.
急性胰腺炎(AP)相关腹腔积液是AP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胰腺炎相关腹腔积液产生可能来源于腹腔内血管、淋巴管及胰管的渗漏等。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腹腔穿刺引流早期积极清除胰腺炎相关腹腔积液有助于降低全身炎症水平及缓解胰腺炎相关器官损伤,从而改善重症AP患者病情及降低病死率。但胰腺炎相关腹腔积液如何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参与胰腺和远处器官损害,以及如何导致AP患者病情恶化,尚不完全清楚。因而,本文就AP相关腹腔积液的概况及近年来的研究做一综述,为AP病理生理过程及治疗的探索提供一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