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患者,男,29岁,工人。因发热、鼻衄、关节疼痛1个月,咳嗽、咯血半个月,于2001年12月22日入院。  相似文献   
42.
麝香保心丸中苏合香脂的含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安  邹云  王新宏  王智华  洪筱坤 《中成药》2000,22(7):479-481
测定麝香保心丸中苯甲酸苄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以谱法,结果:苯甲酸苄酯的含量在6.9015.9mg/g。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为控制时保心丸的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腰骶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SPMN)CT分期形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LSPMN的CT表现,依据有无破口及单侧裂口、双破裂或游离进行分期,LSPMN不同发病椎体及分期构成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SPMN55例中单发52例,多发3例,病灶58个。CT表现为椎体上、下缘后部正中或旁中央局限性骨质缺损,边缘硬化,其内密度与椎间盘组织相近,其后壁骨块突入椎管。其中I期20个、II期16个、III期22个。LSPMN位于腰31个(1.7%)、腰49个(15.5%)、腰513个(22.4%)、骶135个(60.3%)。LSPMN不同椎体发生率及各期占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SPMN有特定的好发部位,各期CT表现均具一定特征性,CT诊断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4.
肺泡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摄影与粟粒型肺结核易混淆,所以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易造成误诊误治。现将笔者1999年1月至2001年1月间收治的1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背景:脊髓损伤最初往往会导致细胞和组织的不断丢失,组织工程支架可以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生理状态,从而有利于细胞的黏附、迁移、扩增和分化。 目的:总结近年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联合细胞和/或细胞因子修复脊髓损伤的新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 Medline及CBM数据库中2000-10/2010-10 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脊髓损伤相关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组织工程材料治疗脊髓损伤需要3 因素:种子细胞、组织工程支架、细胞因子。组织工程支架对于损伤脊髓断端起到桥接作用,而种植于材料的种子细胞和/或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和迁移。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包括胶原、壳聚糖、琼脂糖/藻酸盐、聚乳酸、纤连蛋白、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β羟丁酸等,动物实验已经取得一些成果,显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联合细胞移植修复效果更好,但临床上目前尚无开展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肠道菌群对半夏泻心汤伞方组、甘补组及其单味人参和甘草中皂苷类成分代谢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肠道菌群厌氧孵育的技术,研究全方组、甘补组及其单味药提取液与大鼠肠道菌群37℃厌氧环境下培养,采集不同孵育时间点样品,利用LC-MS/MS分析方法进行各原型物及代谢产物的快速分离和含量测定,并求其降解速率K,比较不同配伍组的代谢差异和特征.结果:肠道菌群可将皂苷类成分转化为其代谢产物.根据SPSS单因素方差比较得知不同配伍组中皂苷成分代谢存在差异,甘草酸的降解速率甘补组>全方组>单方组(P<0.05);Rb1在全方中降解最慢;Re的降解速率全方组>单方组>甘补组(P<0.05);Rg1可由Re代谢产生,后降解为Rh1,且降解速率单方组>甘补组>全方组(P<0.05).结论:全方、甘补组对人参皂苷肠菌代谢具有不司的诱导或抑制作用,全方组可以抑制Rb1,Rg1的代谢,促进甘草酸代谢为甘草欠酸,利于吸收发挥药效.复方配伍对Rd,Rg3的肠菌代谢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7.
青蒿琥酯作为一种抗疟药物被广泛使用,制成脂质体可以改变其生物利用度差的特点,同时其在体内的组织分布可能改变,因此需对TPGS修饰的青蒿琥酯脂质体(ARS-TPGS-Lipo)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进行研究。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ARS-TPGS-Lipo和青蒿琥酯脂质体(ARS-Lipo),同时建立LC-MS/MS检测大鼠组织中青蒿琥酯(ARS)和双氢青蒿素(DHA)含量的方法,并测定大鼠尾静脉注射ARS-TPGS-Lipo,ARS-Lipo和ARS注射液(5 mg·kg~(-1))后不同时间点的组织药物浓度。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适用于分析生物样品中的ARS和DHA的含量。ARS-TPGS-Lipo,ARS-Lipo和ARS组中的ARS及其代谢产物DHA在大鼠的组织中分布差异较大,使用TPGS修饰后的青蒿琥酯脂质体中的药物浓度在肝脏中浓度最高,且有显著性差异。ARS经注射给药后1 h内快速消除;ARS-Lipo组测得的ARS和DHA在肝、脾中的浓度较高;而ARS-TPGS-Lipo组中测得的ARS和DHA仅在肝脏中的浓度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GC法同时测定不同种类苍术Atractylodes rhizome中β-桉叶醇、苍术酮、苍术素、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4E,6E,12E)-十四癸三烯-8,10-二炔-1,3-二乙酸酯的含有量,根据含有量水平对苍术药材进行聚类分析。方法苍术溶液的分析采用HP-5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起始温度100℃,以10℃/min升温至135℃,再以1℃/min升温至150℃;再以5℃/min升温至200℃,保持6 min;再以50℃/min升温至250℃,保持8 min。FID检测器温度300℃;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体积流量1.4 L/min;尾吹气N_2(99.999%),载气比例Air∶H_2∶N_2=400∶30∶25;进样量1μL;分流比20∶1。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6种成分分别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99.46%~100.95%,RSD 0.09~0.41,所分析的苍术分为3类。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苍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1.5T超导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效能及优化最佳弥散敏感系数b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0例SPN患者,依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病变组(26例)和良性病变组(54例)。所有患者在1.5T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及DWI扫描,比较不同b值(200s/mm2、500s/mm2、800s/mm2和1 000s/mm2)下良恶性SPN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信号强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b值下的ADC值对于SPN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并优化DWI鉴别诊断SPN良恶性的最佳b值。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或穿刺活检证实,恶性病变组26例患者中腺癌12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3例,腺鳞癌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良性病变组54例患者中炎性结节29例,结核球19例,错构瘤4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结...  相似文献   
50.
目的建立软坚清脉颗粒中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含量的高 效液相测定方法,并比较其水解前后5 种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Diamonsil Plus C18 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m);以0.2%磷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5 ℃;检 测波长:360 nm。结果软坚清脉颗粒中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在 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均大于0.999 6,未水解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0%~101.2%;水解 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5%~98.66%,两样品的RSD < 3.2%,在24 h 内稳定性良好,经水解处理后,槲 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3 种成分含量显著增加。结论该方法的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为软坚清脉颗粒的 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