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9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192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180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567篇
内科学   393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122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科学   261篇
综合类   963篇
预防医学   450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410篇
  12篇
中国医学   395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缓慢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主要依靠量表。本文拟就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之通用量表和专用量表,以及显著影响生活质量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如抑郁和焦虑、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和疲劳相关量表进行概述,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通过生物材料的筛选和优化组合及特殊工艺制备新型人工胸壁结构,并探讨其应用于大块胸壁缺损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胸壁重建需要,筛选出适宜的可降解高分子生物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制成三种不同结构的人工胸壁(聚对二氧杂环己酮纤维网、甲壳素纤维增强聚已内酯板、甲壳素纤维增强聚已内酯肋条).建立犬大块胸壁缺损动物模型,应用所研制的人工材料进行动物实验,通过动态观察及组织学检查评价其效果.结果 聚对二氧杂环已酮网重建胸壁与组织结合良好,可有效减轻反常呼吸,网状材料24周内完全降解吸收,被自体再生组织取代,胸壁长期稳定性和胸廓外形满意.甲壳素纤维增强聚已内酯板重建胸壁可获得良好的胸壁固定,肋条可有效防止反常呼吸,同时具有更佳的组织相容性.甲壳素纤维增强聚已内酯材料植入24周无明显变化.结论 聚对二氧杂环已酮网及甲壳素纤维增强聚已内酯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有效防止反常呼吸,在胸壁重建中各具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3.
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国产紫杉醇(PTX)联合5-氟脲嘧啶(5-Fu)、羟基喜树碱(HCPT)、顺铂(DD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采用PTX 135 mg/m2,加入生理盐水静滴3 h,d1;5-Fu 300 mg/m2,静滴,d1-5;HCPT 8 mg/m2,静滴,d1-5;DDP 20 mg/m2,静滴,d1-5;3~4周为1周期,行2周期治疗后判定疗效.结果 42例中38例可评价疗效,全组完全缓解(CR)1例(2.6%),部分缓解(PR)15例(39.5%),稳定(NC)16例(42.1%),进展(PD)6例(15.8%),有效率(CR PR)42.1%.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脱发和关节肌肉痛为主,其它毒副反应均较轻微可耐受,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 紫杉醇为主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能耐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4.
155.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芪丹通脉片对急性缺血再灌注致心肌微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12只健康犬,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芪丹通脉片治疗组(QDTMT treatment group),对照组经十二指肠给予生理盐水(1.5ml/kg),给药后30min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放置电磁流量计探头测定血流量,在其下缘左前降支1/2处结扎90min,松开后再灌注180min观察,分别于灌胃前、缺血90min和再灌注180min静脉快速均匀推入微泡声学造影剂SONOVUE,FLASH模式进行静脉声学造影,实时连续记录心肌声学造影前后的图像采用,采用Echopac图象工作站软件包进行分析心肌声学造影的图像视频密度,根据时间-视频密度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以评价心肌微血管的血流灌注状态,根据图像分析缺血心肌范围的影响。芪丹通脉片组则经十二指肠给予芪丹通脉片浸膏混悬液(1g/ml,1.5ml/kg),其余实验过程同对照组。并在不同时间点从冠状静脉窦采血,检测血清中NO和血浆中ET-1的含量。结果在基础状态、缺血前和缺血90min,对照组和芪丹通脉片干预组的时间-视频密度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及缺血后出现的灌注缺损所占左心室的百分比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再灌注180min两组的AUC存在显著差异(14.09±2.31 vs 11.47±1.55,P<0.05),左心室心肌灌流均没有完全恢复,但芪丹通脉片能够显著促进再灌注后心肌微循环灌流的恢复(92.10±2.2)%,与对照组(87.49±4.12)%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缺血90min和再灌注180min,芪丹通脉片处理组血清中NO和血浆中ET-1分别为(68.98±10.01)μmol/L、(67.55±9.81)μmol/L和(114.73±11.89)μg/L,(139.97±12.36)μg/L,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56.38±8.27)μmol/L,(53.55±6.03)μmol/L和(137.40±13.48)μg/L,(161.90±19.14)μg/L,(P<0.05)。结论芪丹通脉片能够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微循环血流的恢复,调节循环血中的NO和ET含量,改善微循环功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3年来麻疹的流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以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麻疹。方法对东莞市人民医院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265例麻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4个月的婴幼儿至48岁的成年人均有麻疹发病,以6个月至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56.2%。城镇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农村和外来工的儿童。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多在38—39℃之间。成人麻疹多为不典型,并发症多,以腹泻较常见。麻疹抗体IgM检测阳性率为86.4%。结论婴幼儿仍为目前麻疹的高发人群,在春夏季节.密切接触者发病率高。加强农村和外来工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57.
患者 女,3 6岁,因第1胎生育弱智儿及早期自然流产一次就诊。查体:患者表型、智力正常,妇科检查及内分泌、免疫学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细胞遗传学检查:取外周血常规制备染色体标本,G显带,计数3 0个分裂相,分析2 0个。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X ,t( 3 ;7) (p2 3 ;p2 2 )。患者之女染色体核型为:46,XX ,-7 der( 7) ( 7qter→cen→7p2 2∷3p2 3→3 pter)。家系调查:患者有4个哥哥,1个弟弟,除三哥智力低下外,其他表型正常;大哥二哥已婚,大哥生育两个表型正常的女孩,二哥不育。但家庭其他成员未做染色体检查。讨论 非同源染色体相互易位携带者…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利用DHBV感染鸭模型,研究鸭IFN-γ真核表达质粒作为免疫佐剂对:DNA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和预防DHBV感染的作用。方法 用DuIFN-γ真核表达质粒与DHBpre S/S DNA疫苗共免疫,或用DHBpreS/S DNA疫苗单独免疫正常幼鸭,检测经免疫前后鸭PBMC表达DuIFN-γ的mRNA水平(半定量竞争性RT-PCR)、诱生的抗体水平(ELISA)、病毒攻击免疫鸭后血清和肝脏中的病毒DNA变化(斑点和Southern印迹核酸杂交)。结果 IFN-γ表达质粒作为免疫佐剂,可以增强DNA疫苗诱导的鸭PBMC IFN-γ的mRNA表达水平。用大剂量病毒攻击免疫鸭的结果显示,用DuIFN-γ表达质粒和DHB preS/S DNA疫苗共免疫鸭清除:DHBV的速度,明显比仅用DHBpreS/S DNA疫苗免疫鸭清除病毒的速度快,肝脏中DHBV总DNA和共价闭环DNA(eccDNA)的量也低于DHBpreS/S DNA单独免疫组。结论 IFN-γ真核表达质粒作为免疫调节佐剂在:DNA免疫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9.
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DL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针刺是否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与认知功能,降低残疾率、复发率.方法: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符合入选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43例,非针刺组45例,采用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和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neurobehvioral cognitive status examination,NCSE)评测神经功能缺损变化和认知功能改变;6个月死亡/残疾率、6个月卒中复发率、6个月修订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使用Barthel Index评分)作为终点指标;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例基线具有均衡可比性(P>0.05);NCSE、ADL、MRS评测:针刺组优于非针刺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SS、6个月死亡/残疾率、复发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尚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随访率达97.73%.结论: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ADL能力的提高、认知功能的改善有效,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针刺是一种值得应用的疗法.但应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以验证针刺治疗是否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远期终点事件.  相似文献   
160.
目的:应用贴壁分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以不同培养条件观察纯化过程中对获得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试图寻找获得高质量、高活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条件。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部进行。①SPF级雄性Wistar大鼠18只,贴壁分离培养取12只,根据血清和培养基的不同分为4组:进口血清 DMEM组、进口血清 F12-DMEM组、国产血清 DMEM组、国产血清 F12-DMEM组,3只/组。密度梯度离心培养实验取剩余6只,以分离液的不同分为Ficoll分离液组、Percoll分离液组,3只/组。②骨髓取材:各组大鼠断颈处死后,无菌取双下肢,剔除股骨、胫骨周围肌肉组织,剪去骨干的两端,暴露骨髓腔,穿刺两侧骨端取出骨髓。③贴壁分离法:进口血清 DMEM组、进口血清 F12-DMEM组、国产血清 DMEM组、国产血清 F12-DMEM组大鼠分别采用相应的血清和培养基冲洗骨髓,制备单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瓶中,5d后首次更换培养液,弃去未贴壁细胞,此后每3~4d换液1次。④密度梯度离心法:Ficoll分离液组选用的Ficoll分离液密度为1.077;Percoll分离液组将Percoll分离液与0.1mol/L磷酸盐缓冲液按9∶1比例混匀,密度为1.073。将两组大鼠骨髓置入离心管,离心弃上清,轻轻叠加到相同体积的各自对应分离液上,再次离心收集界面层白色混浊液,采用F12-DMEM培养液重悬细胞,按1×109L-1的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中,培养条件与贴壁分离法相同。⑤指标检测:倒置显微镜下,每天观察贴壁分离、密度梯度离心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生长情况和活体形态特征。进行锥虫蓝排斥试验,蓝染细胞为死亡细胞,在3min内用计数板分别计数活细胞和死细胞,未被蓝染细胞所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即为初步得到细胞活性的数据。两种分离方法均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细胞,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胞数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结果:1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细胞形态观察结果:贴壁分离法:采用进口血清培养的两组细胞形态学上都表现为长梭形,细胞活性较高,且给予F12-DMEM培养基的细胞增殖较快,集落融合较早,传代所需时间短;采用国产血清培养的两组细胞中,给予F12-DMEM培养基可以获得梭形细胞,而给予DMEM培养基后则多为类圆形骨髓样细胞,仅见极少梭形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Ficoll分离液组和Percoll分离液组均可培养出梭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活性均高,但集落融合、传代所需的时间均较贴壁分离法长。②细胞活性检测结果:贴壁分离法:进口血清 DMEM组、进口血清 F12-DMEM组、国产血清 DMEM组、国产血清 F12-DMEM组的活细胞率分别为98.3%,98.7%,97.1%,97.7%,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54~0.620,P均>0.05)。密度梯度离心法:Ficoll分离液组活细胞率与Percoll分离液组相似(96.9%,97.1%,t=1.066,P>0.05)。③第3代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结果:不同培养条件下各组第3代细胞生长曲线基本相似,在培养1d时,细胞量稍有减少;4d后细胞数均迅速增长;8d进入平台期,细胞增殖减慢。结论:采用全骨髓贴壁分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只要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均可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但选用进口胎牛血清、F12-DMEM培养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