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肝静脉分型与测量参数的多层螺旋CT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影像角度揭示构成活体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肝静脉(HV)、下腔静脉(IVC)及右下肝静脉(IRHV)等血管的立体构成,为肝脏手术术前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对110例受检者于CT增强60~75S后行上腹部扫描,对HV、IVC及IRHV等行多平面重组(MPR)及三维立体最大密度投影(3D-MIP)成像。根据HV汇入IVC的方式进行分型,测量肝右静脉(RHV)与肝中静脉(MHV)或与共干的夹角、RHV与MHV或与共干在IVC上的距离,观察IRHV的出现几率,并测最RHV至IRHV的距离。结果在110例受检者中3支型(肝的3支静脉分别汇入IVC)6例(5.45%),中、左支共干或合干型(肝中、左支静脉共干或合干后汇入IVC)98例(89.10%),中、右支共干型(肝中、右支静脉共干后汇入IVC)6例(5.45%)。RHV与MHV或与共于的夹角为(55±18)°;RHV与MHV或与共干在IVC上的距离为(21±7)mm。30例出现IRHV,出现几率为27.27%;IRHV至RHV的距离为(53±11)mm。结论利用MPR成像可准确地测量构成此间隙的各相关参数值,对指导手术有帮助。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 探讨足趾部分移植修复指尖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指尖全部或部分缺损的患者,选择拇趾或第2趾进行指尖再造,足趾供区创面行残端修整或岛状皮瓣覆盖,所有患者按组织移植术后常规治疗,拆线后即下床活动;术后6个月,根据移植指的外形、甲床生长情况及患者的需要,采取指甲延长、甲床、指端、瘢痕等再造指修复.结果 本组患者共28例41指,其再造手指均成活.随访6 ~28个月,从功能活动度、再造指力量、感觉测定以及手指使用情况等方面,根据手(拇)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总体结果满意;所有再造指指腹饱满,皮色接近正常,同时对足趾供区功能无影响.结论 足趾移植再造部分指尖缺损,是目前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4.
<正>患儿男,10岁,发现腹部包块半年入院。体格检查:右上腹饱满,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墨菲征阴性。右上腹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10.0 cm×8.0 cm×7.0 cm,边界清晰,表面光滑,可推动,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浊音阴性;可闻及肠鸣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全项、肿瘤四项均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胰头区显示不清,  相似文献   
65.
快速静点甘露醇致过敏性皮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患者丁某,女,77岁,于2007年8月13日以"意识不清4小时"收入我科。查体:神志不清,瞳孔对光反射(+),压眶反射(+),左侧肢体肌力下降。既往有脑出血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头颅CT:右侧基底节区血肿破入侧脑室。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环丙沙星的脂质体剂型(第3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硫酸铵梯度法方法,制备环丙沙星脂质体;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2种不同剂型(游离或脂质体包裹)对敏感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描记杀菌曲线.结果 与游离环丙沙星相比,环丙沙星脂质体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与MIC50为前者的1/2和1/4,累计抑菌曲线和杀菌曲线左移.结论 相对游离剂型,环丙沙星脂质体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更强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技术改善pH依赖型难溶药物双嘧达莫的体外溶出行为.方法以L-型肠溶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为载体,将药物与Eudragit L的混和有机液喷包于微晶纤维素(MCC)空白丸芯上形成膜衣骨架型共沉淀物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固体分散物中双嘧达莫的晶体性质,考察不同比例组成的固体分散物的累积溶出百分率.结果肠溶固体分散物中药物的晶型消失,随载体比例增大,药物在人工胃液中的溶出减缓,在人工肠液中的释放加快.结论药物经固体分散技术处理后以无定型态分散于载体中,溶出行为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析2007年7月—11月间32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56.2岁)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探讨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32例中,DSCT显示的冠状动脉直径≥1.5mm的节段有436个,431个冠脉节段可以进行评估,可评估率为98.85%。DSCT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99.17%(119/120),特异性:97.43%(303/311),阳性预测值:93.70%(119/127),阴性预测值:99.67%(303/304)。对于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的准确率为95.00%。配对χ^2验结果说明DSCT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7)。同时,Kappa一致性检验说明DSCT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分级方面存在一致性(κ=0.930)。结论DSCT对检出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高,可作为高危人群冠心病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制备非洛地平一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研究其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上的降压作用特征。方法50只3月龄SHR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剂量分别为1mg-10mg·kg^-1口服混悬液治疗组及1mg-10mg·kg^-1、3mg-30mg·kg^-1、9mg-90mg·kg^-1的透皮贴剂治疗组。另设同月龄正常血压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以无创性尾套法测定单次给药后大鼠血压和心率,初步评价贴剂的降压作用。结果贴剂应用后2h起效,降压强度在18~24h达峰效应,作用可持续36~72h;对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降压强度和持效时间具有剂量依赖性,效果显著优于两药口服联用(P〈0.05)。结论该贴剂使用方便,降压效果确切,作用平稳,持效时间长。可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适用于高血压的长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0.
循证医学对临床药学开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起源于19世纪中期法国大革命之后的巴黎,直到20世纪70年代,许多流行病学家又疾呼临床实践需要证据.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蓬勃开展.1980年,EBM开始得到广泛关注.1993年成立了世界循证医学协作网.早在1986年,我国国家攻关课题--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Syst-China)和上海硝苯地平老年高血压试验(stone)就开创了我国的循证医学研究.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实际疗效为准则的循证医学已成为医学发展和药物治疗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它将成为21世纪医院临床药学特别是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