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背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一种可导致死亡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国内外研究显示其最常见的诱因为感染。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降钙素原(PCT)对DKA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01至2020-01-01巴中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7例DKA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细菌感染患者64例(DKA合并细菌感染组)、未合并细菌感染患者63例(DKA无细菌感染组)。分析DKA合并细菌感染组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绘制NLR、PCT及二者联合预测DKA合并细菌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64例DKA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2例(18.8%),大肠埃希菌感染10例(15.6%),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0例(15.6%),铜绿假单胞菌感染8例(12.5%),流感嗜血杆菌感染3例(4.7%),其他类型细菌感染21例(32.8%)。DKA合并细菌感染组患者血糖、NLR、PCT高于DKA无细菌感染组,动脉血pH值、血清HCO3-低于DKA无细菌感染组(P<0.05)。NLR、PCT单独预测DKA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7〔95%CI(0.617,0.797)〕、0.715〔95%CI(0.624,0.80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94、2.57 μg/L,灵敏度分别为59.4%、46.9%,特异度分别为76.2%、93.7%。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NLR联合PCT检测的回归方程PRE(P):Ln〔P/(1-P)〕=-1.235+0.046×NLR+0.335×PCT,使用该模型预测DKA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AUC为0.761〔95%CI(0.680,0.843)〕,最佳截断值为0.458,灵敏度为60.9%,特异度为82.5%。结论 NLR、PCT均可作为单独预测DKA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指标,且二者联合对DKA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预测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对于开放和腹腔镜下的腹膜前腹股沟疝补片修补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对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年龄大于18岁的腹股沟疝病人进行开放的腹股沟疝腹膜前修补(Modified Kugel,MK手术)以及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TEP、TAPP)手术,对于病人的基本特征、术后复发、术中并发症、术后短期以及长期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520例手术病人中,501例完成随访,完成率为96.3%,其中开放组为225例,腔镜组为295例。开放组年龄大于腔镜组(P0.01)。总体复发率上,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开放组为19.5%,高于腔镜组的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放组与腔镜组在高风险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分别为1.3%和1.7%(P0.05);手术时间两组分别为(65.52±18.52)min和(50.21±17.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口感染率分别为5.3%和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分别为(2.92±1.32)分和(2.01±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的病例数分别为200例和28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分别为(4.21±2.62)d和(2.02±1.02)d,腔镜组要优于开放组(P0.01)。结论不同入路的腹膜前修补的手术方式具有相似的低复发率和相似的高风险术中并发症,但是在具备成熟的腹腔镜操作技巧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的情况下(参照2009年欧洲疝学会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腔镜组的病人伤口感染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慢性疼痛概率更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更快。  相似文献   
73.
患者男,48岁,体重62kg,因阵发性头痛、胸闷、胸痛3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于3年前出现阵发性头痛、胸闷、伴心慌、双眼视觉模糊,一般多发于心情紧张时。当时未予重视,近1个月来头痛、胸闷、胸痛症状加剧,发作较以前频繁,发作时血压可达210/140mmHg,有时咳嗽或深呼吸均会出现头痛等症状。入院查体:血压135/80mmHg,心率98次/min,心电图示:心肌损害,酚妥拉明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PICC穿刺点周围局部炎症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PICC穿刺周围局部皮肤出现炎症的83例白血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2011~2012年采用75%酒精无菌纱布湿敷半小时后常规换药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2014年42例患者在常规换药后予以微波理疗照射半小时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穿刺点周围皮肤炎症采用微波理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状疱疹住院患者按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6.
77.
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在治疗腰椎间盘引起的根性坐骨神经痛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取腰夹脊,配环跳、阳陵泉、委中,并用G-6805电针治疗仪治疗;对照组62例取大肠俞、关元俞、秩边、环跳、承扶、阳陵泉、承山等穴行体针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标和体征变化.结果:2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镇痛作用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引起的根性坐骨神经痛,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评价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内眦缺损的效果。方法: 使用局部皮瓣修复内眦部皮肤缺损11例,创面面积约l .2cm×1.2cm~1.8 cm×2..5cm。根据创面的位置及大小,分别选择眉间皮瓣、菱形皮瓣、风筝皮瓣或联合使用两种局部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11例患者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10个月至3年,其外观形态良好,效果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修复内眦部皮肤缺损时,如果能选取合适的局部皮瓣,并注意保持和恢复内眦美容单位的完整性,可取得良好的形态与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究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RhaFGF)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性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RhaFGF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性皮肤溃疡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糖尿病难愈性皮肤溃疡大鼠模型,将2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haFGF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局部外敷,RhaFGF组采用RhaFGF局部外敷.于第7、14...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吞咽训练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急性期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吞咽训练+针刺治疗)、吞咽训练组和针刺组各20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定,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三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前显著改善(P0.01),其中治疗组显著优于吞咽训练组和针刺组(P0.05),吞咽训练组与针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训练联合针刺能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的吞咽障碍,优于单纯针刺和吞咽训练,且吞咽训练与针刺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