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目的】比较含有不同剂量合成冰片的复方中药湿疹乳膏体外透皮吸收效果及抗炎、抑制迟发型变态反应的药效学作用。【方法】以离体BALB/c裸小鼠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改良Franz垂直扩散池,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透皮接收液中苦参碱的含量,比较不同剂量的合成冰片对乳膏中苦参碱体外释放和透皮吸收行为的影响,同时观察其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以及对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结果】给药后2~48 h,含合成冰片的乳膏中苦参碱累积渗透量均高于无冰片乳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后不同剂量冰片组累积渗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给药后12 h体外经皮渗透基本达到稳态,且12 h后各组苦参碱累积渗透量均呈下降趋势。给药12 h内,渗透速率顺序为3%冰片1%冰片2%冰片0.5%冰片无冰片;12 h后冰片质量浓度越大,苦参碱含量降低越快。药效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含质量浓度1%、3%冰片的湿疹乳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急性炎症及DNCB诱发小鼠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与曲咪新乳膏比较,质量浓度1%、3%冰片的湿疹乳膏均能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质量浓度1%合成冰片的复方中药湿疹乳膏体外透皮吸收效果良好,可有效抗炎及抑制迟发型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82.
目的:以往实验显示补益生肌法有促进创面修复和减少瘢痕形成的作用,为了解其作用机制,在创面修复早、中期观察该法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胶原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创面造模后随机分为喂药3,10d两个时段,每个时段分为生理盐水模型组、补益生肌方组,每组各8只。采用Northern blot杂交法对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胶原MMP-1和Ⅰ,Ⅲ型胶原mRNA在创面修复早期(3d)和中期(10d)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创面修复3d时,补益生肌组的MMP-1的mRNA表达弱于模型组,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与模型组相似。创面修复10d时,补益生肌组MMP-1 mRNA表达弱于模型组,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强于模型组。创面修复初期(3d)和中期(10d)对比:补益生肌组MMP-1的mRNA表达降低;Ⅰ型胶原mRNA表达略降;Ⅲ型胶原无明显变化。模型组MMP-1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下降;Ⅲ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补益生肌法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MMP-1 mRNA的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在创面愈合的过程中,通过抑制MMP-1的分泌,从而使创面Ⅰ,Ⅲ型胶原的分泌增加,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温脾润肠汤对便秘患者肛肠病术后排便困难及相关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行肛肠病手术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温脾润肠汤,对照组口服麻仁软胶囊,疗程为28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为46.67%。经治术后第3天两组便秘症状总积分和创面相关症状积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第7天两组便秘症状总积分和创面相关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脾润肠汤治疗便秘患者肛肠病术后排便困难及相关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了解祛瘀生肌法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EGFR、FN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创面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纤维连接蛋白(FN)进行检测.结果复黄膏Ⅰ组局部创面组织中EGFR及FN含量及分布都优于模型组(P<0.01),白玉膏组和复黄膏Ⅱ组FN含量都优于模型组(P<0.01),白玉膏组中EGFR分布面积较模型组广泛,其含量有增加趋势.结论祛瘀生肌法(复黄膏)对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EGFR、FN的影响是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6.
目的:动态观察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对大鼠糖尿病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动态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创面对照组、模型组、复黄膏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不同时段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创面修复第11d,Ⅰ型胶原mRNA表达复黄膏组明显低于创面对照组(P〈0.05),但和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Ⅲ型胶原mRNA表达复黄膏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和创面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黄生肌愈创油膏通过促进难愈性创面Ⅰ、Ⅲ型胶原增殖和平衡,从而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祛瘀生新方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粪便中胆汁酸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22只C57BL/6J小鼠,随机选择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小鼠采用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方法建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祛瘀生新方组与美沙拉秦组,每组5只,祛瘀生新方组与美沙拉秦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均1次/d,连续14 d。观察各组小鼠活动、饮食、排便等情况;末次灌胃结束后采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小鼠粪便胆汁酸代谢情况,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结果 模型组小鼠精神萎靡,体重减轻,毛发减少,便血,解稀便;结肠组织中有大量炎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祛瘀生新方组及美沙拉嗪组小鼠灌胃结束时活动灵敏,毛发、饮食及排便无明显异常;结肠组织中有少许炎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熊脱氧胆酸(UDCA)、石胆酸(LCA)、牛磺-α-鼠胆酸(T-α-MCA)、牛磺猪胆酸(THCA)、甘氨猪胆酸(GHCA)、熊果胆酸(UCA)、猪胆酸(HCA)、脱氧胆酸(DCA)、α-鼠胆酸(α-M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痔1号外洗方治疗痔嵌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痔1号外洗方熏洗坐浴;对照组给予痔疾宁洗液熏洗坐浴,对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和疗效评价。结果:经治疗7 d后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2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痔1号外洗方能改善痔嵌顿的不适症状,在改善疼痛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9.
吴炯  王振宜 《吉林中医药》2010,30(11):1008-1010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作为机体黏膜系统最为重要的免疫分子,在机体的黏膜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几年,很多医学研究人员从理论、动物实验及临床三方面对中药通过调节SIgA调控机体免疫机能进行研究,发现SIgA作为重要的免疫分子,是中医药免疫调控的途径之一,使中医的施治不再只是经验上的总结,从免疫的角度寻找到了更为客观和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对糖尿病大鼠模型创面肉芽组织不同时段(3、11d)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中TGF-β1 mRNA和TGF-β3mRNA表达水平影响,为"祛瘀利于生肌"的愈创理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6只SD大鼠分别造成糖尿病溃疡模型和正常创面模型,随机分为活血化瘀组和糖尿病创面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创面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创面修复3、11d取材,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新生肉芽组织中TGF-β1 mRNA和TGF-β3mRNA水平变化。结果创伤后3d和11d,中药活血化瘀组TGF-β1mRNA和TGF-β3 mRNA拷贝数均高于糖尿病创面生理盐水组(P<0.05),但低于正常创面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能在创伤后明显上调糖尿病大鼠模型新生肉芽组织中TGF-β1 mRNA和TGF-β3 mRNA表达,有利于创面愈合,证实了"祛瘀利于生肌"的愈创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