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株的发生率、基因类型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相关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提出建议.[方法]常规分离临床标本,经API系统鉴定.按照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实验进行ESBLs检测.采用PCR方法对细菌进行耐药基因扩增.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所有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84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30株,占35.71%.30株表型确证实验ESBLs阳性菌中,23株菌有至少一组引物扩增呈阳性.基因型构成以CTX-M型为主.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对含酶抑制剂的复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76.67%;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83.33%,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46.67%.[结论]本实验ESBLs产生株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其对含酶抑制剂的复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相对敏感,对头孢他啶耐药率比头孢噻肟相对低,亚胺培南是最敏感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22.
陈文莉  王慧玲  杨君 《新医学》2023,(3):182-190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对脱氢表雄酮(DHEA)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组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55只SD雌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13只)、对照组(13只)及PCOS组(29只),其中PCOS组大鼠皮下注射DHEA诱导建立PCOS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皮下注射大豆油,空白组全程不做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分为空白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将PCOS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低剂量组(腹腔注射雷帕霉素1 mg/kg)及高剂量组(腹腔注射雷帕霉素10 mg/kg),每组各8只大鼠,共干预28 d,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性激素水平,并进行HE、Mass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并比较组间mTOR、p-mTOR及p-P70S6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卵巢组织凋亡情况。结果 PCOS大鼠动情周期出现紊乱,卵巢组织中卵泡呈现多囊样变化,PCOS大鼠体重、卵巢质量、体积、相对质量、性激素水平、纤维化阳性范围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的上述指标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5),且卵巢组织多...  相似文献   
523.
目的 分析异常子宫出血(AUB)继发阴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选取128例AUB继发阴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阴道后穹窿处、宫颈处分泌物,经病原学检查了解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通过药敏试验了解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128份标本共分离出227株致病菌株,其中细菌76株(33.48%)、真菌83株(36.56%)、支原体57株(25.11%)、其他病原菌11株(4.85%)。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主要革兰氏阳性菌对四环素、红霉素等具有较高耐药性;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等具有较高耐药性。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酮康唑较为敏感。支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单纯人型支原体感染时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单纯解脲支原体感染时及两种支原体混合感染时对环丙沙星均具有较高耐药性。结论 细菌、支原体、真菌等是AUB继发阴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且其对抗菌药物存在多重、不同程度耐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相关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24.
麻疹是继天花和脊髓灰质炎后第三个要在全球范围内消除的病毒性传染病。近年来, 我国麻疹的低发病率和病毒学监测数据证实我国目前正在接近麻疹消除状态;但在全球多个国家发生了麻疹复发和暴发, 甚至在已经消除的国家又重新建立了本土传播, 使我国麻疹消除面临较大挑战。为加速我国麻疹消除进程, 国家应适时调整麻疹消除相关的政策和策略, 持续保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 进一步加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 并提升应对暴发疫情的处置能力, 从而为麻疹消除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25.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以医疗机构为当事人的药品行政处罚案件的规律和特点,以更好地提高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法对以医疗机构为当事人的药品行政处罚决定书进行汇总,并将其与2019年版《药品管理法》条款进行匹配并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医疗机构为当事人的完整行政处罚决定书144份。按案由分析,劣药案件行政处罚126起,占87.50%,其中过效期药品占劣药案件比例超过50.00%;从无药品经营资格的企业或个人购进药品案件15起,占10.42%。按案件处罚金额的幅度分析,从轻处罚案件34起,占23.61%;减轻处罚案件81起,占56.25%。结论 因药品管理违法受到行政处罚的医疗机构是极少数,但医疗机构仍应强化守法意识,认识药品管理的“红线”及容易出现的违法行为,以更好地加强药品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526.
目的 了解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可行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7-8月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工区、朝阳和城厢街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中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 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n=614)、糖尿病组(n = 331)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组(简称"共病组",n=24...  相似文献   
527.
2003年韩国首次开展无充气单侧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GUA-ET)至今已有20年历史,这是一种美容且微创的甲状腺手术术式。由于切口藏于腋窝皮纹,无须切开颈部皮肤、颈阔肌和颈白线,保证了颈部皮肤、颈阔肌、胸骨甲状肌与颈白线的完整性,避免了颈部疤痕与吞咽联动等颈部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美容效果。另外,空间建立在锁骨下皮肤与胸大肌锁骨部之间、胸锁乳突肌锁骨部与胸骨部之间的自然筋膜间隙,不切断肌肉等正常组织结构,虽然看似远程手术,实则能达到微创目的。但是,因远程操作,手术器械与锁骨头区域形成的杠杆作用,自带吸引器在拉钩外等因素导致手术垂直空间缩小,甲状腺悬吊不理想引起喉返神经显露不清,从而出现中央区胸腺后方淋巴结或ⅥB区淋巴结清扫不彻底现象。同时,颈外静脉属支、锁骨上神经、颈血管鞘、甲状腺中静脉等结构是空间建立的必经之地,容易出现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而且,对侧手术、部分胸锁乳突肌锁骨部与胸骨部肌腱融合紧密等增加了手术难度。因此,基于上述因素,该术式的手术质量控制与手术安全也受到部分业界同行的质疑。不容置疑的是,自2017年郑传铭教授将此技术引进国内后,短短7年时间,该术式在国内众多医疗机构纷纷开展,受到众多从事甲状腺外科工作医师们的高度认可,并于2022年发布了这一领域的国内首部专家共识,让该术式的推广更具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可见,技术日趋成熟后,该术式的优点逐步显现,避免了传统颈部切口疤痕疙瘩、颈部联动的并发症,避免了经口术式可能导致的嘴唇周围麻木感,相较国内最成熟的胸乳入路,单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和喉返神经的显露与保护变得更容易。毫无疑问,严格掌控手术适应证,坚守“根治疾病第一,功能保护第二,兼顾美容第三”的肿瘤治疗原则,做好手术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才能更加科学、规范地推广这一术式,甚至不断扩展这一术式在甲状腺外科的适应证。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和笔者团队在设备改良、细节管理方面的经验,对该术式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528.
背景与目的 目前,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GUA-ET)逐渐被广泛采用,但建腔因其分离皮瓣时存在损伤重要血管和神经的可能性而一直是该手术的重难点。笔者中心近年发现位于锁骨上窝的脂肪团(笔者将其命名为freedom脂肪,简称F脂肪)在GUA-ET手术中有示踪颈外静脉及属支、锁骨上神经和皮下神经分支的作用。因此,本文探讨以F脂肪为指引标记在GUA-ET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5月—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乳甲外科二病区接受GUA-ET手术的17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其中,93例术中采用F脂肪作为指引标记(观察组),84例术中未采用F脂肪指引标记(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初始建腔时间、建腔出血例数、中转开放以及皮肤烧灼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GUA-ET手术初始建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12.84±2.218)min vs.(30.49±5.871)min,P<0.05];观察组建腔过程中出血4例(4.3%),对照组6例(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术中出血转开放及皮肤烧灼伤等并发症,对照组发生术中出血转开放与皮肤烧灼伤各1例,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以F脂肪为标记指引GUA-ET手术可避免因保护颈外静脉及其属支等结构而进行的分离与暴露,从而有效缩短初始建腔时间,并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9.
目的了解2017—2021年河南省漯河市急性呼吸道感染(ARIs)病例中肠道病毒(EV)的感染状况, 分析EV在ARIs中的流行情况及型别组成。方法于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 采集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1 828例ARIs患者的咽拭子样本, 并收集相关临床流行病学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筛选EV阳性样本, 随后对阳性样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5′非翻译区(5′UTR), 使用Enterovirus Genotyping Tool在线定型工具初步定型后采用RT-PCR法进行VP1区全长扩增, 再次比对确定EV分型。结果 1 828例ARIs病例中, 男性占56.7%(1 036例);年龄M(Q1, Q3)为3(1, 5)岁;5岁以下人群占71.6%(1 309例)。1 828例ARIs病例中, 通过qPCR检测鉴定EV阳性样本共有71例, 检出率为3.88%(71/1 828);男、女性EV检出率分别为3.28%(34/1 036)和4.67%(37/79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 P=0.14)。2~<6岁、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