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王文春主任医师从医数十载,治病过程中,辨证精确,疗效显著,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现将其治疗湿疹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湿疹的发生多是由于禀赋不耐,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物,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1]。西医认为[2]:湿疹病因不清,但分别受内因及外因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慢性感染灶、内分泌及代谢改变,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外部因素中可由食物、吸入物、生活环境、动物毛皮、各种化学物质所诱  相似文献   
72.
采用小鼠气囊炎性模型观察三黄凝胶的抗炎作用. 三黄凝胶能显著降低气囊灌洗液中的白细胞数(P<0.01)和炎症渗出液中NO含量(P<0.01).三黄凝胶通过对小鼠气囊炎性模型灌洗液中白细胞数及NO含量的影响,产生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3.
74.
采用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观察消炎止痛膏的抗炎作用;同时测定小鼠角叉菜胶致鼠足炎的炎性渗出物中的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研究消炎止痛膏的抗炎机制.消炎止痛膏能显著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明显降低角叉菜胶致足炎性渗出物中的PGE2、MDA、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足跖局部炎症组织中的SOD活性.消炎止痛膏外用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PGE2等炎症介质合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75.
介绍近5年来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概况,对临床治疗黄褐斑中药面膜用法进行描述、分类、总结,表明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治疗肛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肛周慢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地奈德乳膏外涂,治疗组给予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外涂,2次/d。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随访6月,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肛周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形态及渗出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4%,治疗组为9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8.5%,治疗组为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治疗肛周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7.
目的:评价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儿茶凝胶)外治双手背部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双手背部慢性湿疹随机分配单手背进行治疗,一只手背采取儿茶凝胶外用,另一只手背应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尤卓尔)治疗。序贯治疗15 d,结束治疗后随访28 d,症状、瘙痒度评分法评价皮损改善情况及瘙痒缓解情况,观察复发情况。结果:儿茶凝胶、尤卓尔有效率分别为85.71%、73.81%,统计无差异(Z=-1.226,P=0.220);两药皆对慢性湿疹红斑,肿胀、鳞屑、苔藓化症状改善显著,但2组间疗效相比无差异(t=-1.463,P=0.147);两药均对瘙痒度缓解显著,但2组间疗效比较无差别(t=-0.735,P=0.465);儿茶凝胶、尤卓尔2组复发率分别为4.76%、21.43%,后者有4例手背呈现色素沉着、毳毛增多现象。结论:儿茶凝胶、尤卓尔均可有效改善慢性湿疹皮损和缓解瘙痒,前者无色素沉着、毳毛增多等副反应、复发率低,可遴选为传统药治疗慢性湿疹的外用新剂型。  相似文献   
78.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此病以红斑、丘疹、鳞屑损害为主要表现,病证顽固,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此病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中医认为其属于“白疕病”范畴,常以养血、润燥、祛风为基本治疗原则。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思农教授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认为肺与皮肤在生理、病理上联系密切,因此皮肤疾病应先治肺。文章总结了“从肺论治”的思想渊源和现代医学的关系,体现出皮肤病与肺病有着密切联系。王思农教授认为银屑病病机以“热、毒、瘀”为主,银屑病的证型以血热、血燥、血瘀三型为主,并结合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分为进行期、静止期、恢复期三期。王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分期治疗银屑病,在治疗上,选用主入肺经的银翘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祛湿,取得了显著效果。文章结合案例介绍王思农教授“从肺论治”银屑病的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9.
寻常痤疮是青春期常见、多发的皮肤疾患,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面粉渣"等.2006年10月-2008年10月,笔者采用消痤汤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