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电子病历数据分析茵栀黄颗粒治疗肝炎患者的人群特点及用药特征。方法: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基于国内16家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构建的医疗数据集成仓库,从中抽取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中至少使用1次茵栀黄颗粒治疗肝炎患者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 383例肝炎患者,男女比例约3:1,年龄45~65岁。在诊断信息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675例,61.69%)及湿热内蕴证候(67例,53.17%)患者最多。给药途径为口服,单日剂量12~18 g,疗程为3 d较多。合并西药主要为甘草酸、胸腺肽、泮托拉唑联合使用,合并中药主要为苦黄注射液,感冒清热颗粒、柴胡注射液。关联规则结果显示,茵栀黄颗粒+苦黄注射液+甘草酸+胸腺肽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茵栀黄颗粒+苦黄注射液+甘草酸+亮菌甲素用于肝内胆汁淤积肝炎;清热剂多与肝、胆疾病治疗药,系统抗菌药,免疫促进药,与胃酸分泌药,系统抗病毒药等合并使用。结论:真实世界中茵栀黄颗粒常用于中老年人群的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临床可与清热剂的中药和肝胆病药物、抗菌药、免疫促进药等西药联合使用,对改善病毒肝炎等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及预防病并发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2.
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随着医院建筑的快速发展,医院建筑设计中也不断出现新的设计理念,探讨了医院建筑的总体规划、“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设计理念、医院建筑的环境、医院建筑的可变性、医院建筑的智能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3.
运用关联规则方法分析真实世界中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简称喜炎平)患者的联合用药规律.通过选取全国18家三级甲等医院中使用喜炎平的5 822例患者,研究其患有肺部感染患者的联合用药信息,运用Apriori算法及关联规则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喜炎平治疗肺部感染时主要联合用药有复方氨基酸、肌苷、辅酶A、三磷酸胞苷、维生素C等.喜炎平常用合并用药可分为5类:营养支持疗法(主要为维生素C、复方氨基酸)、辅酶类(辅酶A、三磷酸腺苷、肌苷)、化痰平喘类(氨溴索、多索茶碱、沙丁胺醇)、激素类(地塞米松、布地奈德)、抗生素(主要为头孢米诺).主要合并药物基本符合肺部感染用药规律.另外,喜炎平最常合并用药模式:1种联合用药时为喜炎平+营养支持疗法,2种或2种以上联合用药时为喜炎平+营养支持疗法+辅酶类药;从药理作用看,喜炎平多与药理作用相似的西药联合应用,在治疗肺部感染时起到替代或补充抗生素作用,但其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还需要结合临床实际进一步探讨,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梳理抑郁症当代中医药研究团队的基本学术观点,总结中医药诊疗抑郁症的主要学术思想。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核心作者H指数以及文献调查的方法,综合评价抑郁症中医药研究团队的学术影响力、核心人物和核心学术思想,筛选重要团队,通过梳理其学术观点来总结中医药诊疗抑郁症的主要学术思想。结果:共有7783位研究者发表了关于抑郁症的中医药论文4345篇,其中高产作者168位,形成9个具有鲜明学术思想的研究团队,其学术思想分别为疏肝、扶阳、益肾、宁心、治肺、调神、通督、刺俞、治神。结论:当代中医药从不同角度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理论。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联合舍曲林治疗伴有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0日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病房的住院患者,抽取伴有NSSI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1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口服舍曲林单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认知水平和抑郁状态。结果:两组治疗6周后TT3、TT4、FT3、FT4水平低于治疗前,实验组TSH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TT3、FT3、TT4、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DQ-D评分及MADR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验组治疗后PDQ-D评分减分率与TT4水平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丙戊酸镁是治疗前后TT4、TSH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丙戊酸镁能够辅助舍曲林改...  相似文献   
56.
盛蕾  谢雁鸣  王志飞  李利寻  魏瑞丽  刘志帅 《中草药》2022,53(10):3125-3133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探索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构建的真实世界电子医疗数据库中提取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医疗电子病历10 845例,采用Tabu搜索算法及复杂网络分析,对结果进行归纳得到临床用药规律。结果 纳入使用频次大于11的合并中西药共119种,获得最优划分的35种药物子群及复杂网络图,展现了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最佳临床合并用药特征。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对症支持、合并症及后遗症治疗的方案,上述方案与病毒性脑炎的指南/专家共识推荐的治疗方案基本一致,为临床用药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证据。但在抗生素使用、中医治法组合上,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一步探讨验证。  相似文献   
57.
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志飞  谢雁鸣 《世界中医药》2014,9(9):1113-1116
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经历10余年发展,取得较大成就,影响日益深刻。本文从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发展历程、法规现状和研究现状3个方面概述了其发展状况,评述了其发展热点,分析了其发展的趋势,为了解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风险控制对于保障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如何制定符合中药注射剂特点的风险控制方案,并保证其完善可行,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参附注射液由古方"参附汤"经剂型改进研制而成,上市前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涵盖了种质、药材、生产、质量控制、流通、贮藏、使用等各个环节,并系统开展了上市前的成分、药理、毒理等研究和上市后的临床定位以及安全性研究,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风险控制思路,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文献资料表明,参附注射液应用十分广泛,不良反应也较低。该文基于文献,梳理参附注射液的相关研究,从质量控制、非临床安全性、非临床药理、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研究及风险管理计划等方面的实践来讨论参附注射液的风险控制思路,希望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前后药品循证证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飞  陈晓  张雯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8):3637-3640
此文基于文献数据,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喜炎平注射液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药理研究和上市后安全性研究,包括幼年和成年动物的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主动被动过敏试验、疗效机制研究、上市后的有效性临床实验研究、安全性主动监测、被动监测的SRS数据分析、真实世界的HIS数据分析、文献分析等研究,讨论了其研究证据的互补性,以点带面,总结其研究思路,为中药注射剂系统研究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该研究选择全国16家三甲医院中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的住院患者,应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开展数据分析,了解真实世界中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一般信息及其诊疗情况:高血压病住院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岁;男女比例约为1.10:1;入院病情为危急者约占总人数的10.12%;多集中在心血管科;住院天数多在8~14 d;住院费别医保占62.93%;住院总花费分布最多的是0.5万~1万元;高血压病患者多合并冠心病、血脂蛋白紊乱血症;中医证候以痰瘀互结和肝肾阴虚居多;中药治疗以应用活血化瘀药为主;西药治疗基本符合指南;降压药物钙离子拮抗剂最多,约占总人数的81.2%;ACEI类、ARB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类依次占比为43.0%,43.4%,42.4%,42.4%,固定复方仅为约占8.0%;五大类降压药总频数是78 206次。因此,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以老年人居多,男性多于女性,住院费别多以医保居多,近半数人群合并冠心病,证候以痰瘀互结居多,西药基本符合指南,联合用药较多,固定复方制剂较少,中药以活血化瘀药物为主。提示临床治疗上在严格降压的同时,注意联合用药及使用固定复方制剂,结合中药化痰祛瘀,减少靶器官损害,降低并发症。为临床防治高血压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