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44篇
综合类   354篇
预防医学   79篇
药学   107篇
  3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合并IVC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2年6月期间因膜性或短段闭塞性IVC型BCS合并IVC血栓形成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介入治疗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行小球囊预开通治疗及可回收支架治疗患者的疗效。结果 128例患者中,9例行搅拌溶栓治疗(搅拌溶栓组),56例行小球囊预开通治疗(预开通组),63例行可回收支架治疗(可回收支架组)。除可回收支架组有1例患者于术中发生支架断裂、行外科手术外,其余127例患者的介入手术均成功。术后可回收支架组发生支架移位2例,余2组无并发症发生。预开通组与可回收支架组的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回收支架组的住院费用高于预开通组(P〈0.01)。术后128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18-66个月,平均44.2个月。随访期间,搅拌溶栓组有1例、预开通组有6例、可回收支架组有6例患者发生原闭塞处的再次狭窄闭塞,预开通组与可回收支架组的再次狭窄闭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经再次扩张治疗后未再发生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结论搅拌溶栓技术治疗IVC型BCS合并IVC新鲜血栓形成安全而有效;小球囊预开通技术及可回收支架技术治疗IVC型BCS合并IVC陈旧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满意,且前者更经济。  相似文献   
42.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广泛应用于不可切除肝癌患者中。以往临床上最常用的栓塞剂是碘化油和明胶海绵,最近新型栓塞剂,如载药微球和Y-90放疗栓塞微球引入临床,显示了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同时分子靶向药物出现,与化疗栓塞联合使用,这种协同治疗效果也正在研究中。TACE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十分重要,各种影像检查手段,如超声、计算机断层显像(computed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等,在治疗反应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功能成像手段,如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imaging,PWI)和PET等检查手段,日益受到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腹腔镜技术在我院胃肠肿瘤手术中的大量应用,评价其安全性、疗效性、优越性及经济性,以探究其推广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2月263例使用腹腔镜技术诊治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3例手术中成功242例。术中平均失血量100.5 ml,平均手术时间160.8 min,术后平均离床活动时间26.4 h,术后平均52.4 h 胃肠功能恢复,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在基层医院安全可行、疗效确切,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经济学评价良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开展,以提升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尼克酰胺(NIC)、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葡萄糖(Glu)、角脘蛋白生长因子(KGF)和β细胞素在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健康SD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分于70个培养孔中,加入含有多种营养因子(不含血清)的PRMI 1640培养液中培养.每个孔中6种诱导剂均进行随机组合.在胰岛样细胞团(ICCs)形成前后的不同天数进行细胞计数、电镜观察、胰岛素测定以及免疫细胞化学和荧光分析.结果 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培养7d后,单个贴壁上皮细胞分裂增殖,呈鹅卵石样细胞片,单层覆盖;加入诱导和促生长因子后,单层覆盖上皮细胞中逐渐产生一定数量类似胰岛样球状细胞团,直径为80~130μm.结论 6种促生长和诱导因子中,Glu、NIC、KGF、EGF作用较强;在所设定的浓度范围内,其作用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HLA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例急性白血病行HLA半相合PBSCT,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移植时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HLA配型1、2个位点不合各1例,3个位点不合2例.预处理方案由全身照射或白消安、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甲基洛莫司汀组成.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预防采用环胞素、甲氨蝶呤、麦考酚吗乙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四联方案.结果:4例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2例出现Ⅰ度急性GVHD,2例出现Ⅱ度急性GVHD.1例并发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2例并发真菌肺炎.至今3例无病存活29、15和2个月,1例死亡.结论:HLA半相合PBSCT疗效较好、安全可行,为无HLA完全相合供者的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要特别注意移植后病毒和真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吸人伊洛前列素(万他维)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一组先心病患儿术前用口含器或面罩吸入万他维,剂量为25~30 ng·kg-1·min-1,以2 ml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通过PARI Junior BOY N压缩机压缩雾化吸入,每3小时给药一次,吸入60 min、120 min、180 min后采用连续多普勒超声波技术,测量左右心每搏心排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在用药前和后60 min、120 min、180 min,除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变化,还发现用药后左、右心排血量增加,用药后再行手术的患儿,呼吸机带管时间缩短,术后恢复顺利.结论 吸人伊洛前列素可以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提示该方法治疗先心病并肺动脉高压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48.
前哨淋巴结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接受肿瘤引流的第1个淋巴结称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如SLN无肿瘤转移,理论上讲原发肿瘤引流区域的其它淋巴结就不会发生转移(少数情况下有跳跃式转移的可能),应在一定  相似文献   
49.
骨髓干细胞来源胰岛移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器官(或组织)移植技术的进步,胰腺和胰岛移植已用于治疗糖尿病。胰岛移植相比胰腺移植,操作简单、安全、不良反应轻,但大规模应用仍受限于供体不足、免疫排斥等问题[1]。体外建立功能性胰岛素分泌细胞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佳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以干细胞为种子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其中骨髓干细胞来源渐成为研究热点。骨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高度的增殖能力,易于提取和进行体外基因操作,并且具有免疫调节能力。本文对近年来骨髓干细胞来源胰岛替代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0.
程保安  王志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30-1731
笔者从2004年2月至2006年12月,运用肝病治疗仪对50例黄疸型肝炎(病毒性乙型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淤胆性肝炎、胆石症等)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25岁~68岁;病程1个月~8个月。其中淤胆型肝炎14例,乙型肝炎合并胆石症12例,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13例,乙型肝炎合并药物性肝炎11例。1.2诊断依据黄疸型肝炎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B超检查来确定黄疸型肝炎分类。上述各型肝炎患者的主要症状均有明显的黄疸、乏力、不思饮食、腹胀、恶心、呕吐、陶土色大便、尿黄等。辅助检查:实验室生化检查,肝功能明显异常,总胆红素数值高于正常值数倍,符合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正方案标准。B超检查:显示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与损害,脏增厚。1.3治疗方法1.3.1治疗组取穴:肝俞、脾俞、足三里、胆囊底。操作方法:运用肝病治疗仪输入导线1:肝俞、胆俞、或脾俞穴(-),胆囊底( );输入2:左足三里穴( ),右足三里穴( )。每个穴位均以心脏电极导片贴敷固定。该仪器备有自动定时器,一次治疗30min~40min;电流脉冲刺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