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9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04篇
内科学   225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1篇
综合类   631篇
预防医学   227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49篇
  7篇
中国医学   301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技术在乳腺肿块BI-RADS分类(3~5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共250个结节)手持超声(HUS)诊断为BI-RAD S 3~5类、同时接受ABVS检查的患者。分别应用HUS和HUS+ABVS对乳腺病变进行B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HUS和HUS+ABVS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ROC曲线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250个结节中,HUS诊断3~5类乳腺病变的敏感度100%(103/103),特异度69.39%(102/147),准确率82.00%(205/250);HUS+ABVS的敏感度100%(103/103),特异度80.95%(119/147),准确率88.80%(222/250)。ABVS+HUS诊断BI-RADS 3~5类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3,大于HUS的0.940(P=0.032)。通过"汇聚征"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65.05%(67/103)、95.92%(141/147)、83.20%(208/250)。两种方法对乳腺病变卫星灶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8,P<0.05),但对于乳腺肿块内钙化及周围导管扩张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2.56、1.22,P均>0.05)。结论 HUS+ABVS技术在准确判断乳腺占位病变BI-RADS分类、鉴别肿瘤良恶性方面优于HUS。ABVS对于乳腺肿块的钙化、导管扩张及卫星灶的发现具有重要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检测β连环素(β-catenin)和锌指E盒结合的同源盒蛋白1(ZEB1)分子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的关联及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9例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组织标本,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检测β-catenin、ZEB1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β-catenin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可分布在胞膜、胞质或胞核内,在较低临床分期和较低病理分级膀胱癌中主要以胞膜和胞质表达为主,而在较高临床分期和较高病理分级膀胱癌中主要以胞质和胞核表达为主;ZEB1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主要位于胞核中,并且表达强度随着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二者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膀胱癌组织中β-catenin和ZEB1的异常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且β-catenin和ZEB1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二者联合应用,对膀胱癌的准确诊断和预后分析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评估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短期疗效、安全性及建立食管下括约肌全肌层标本取材的方法。 方法 纳入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内镜治疗的AC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按1∶3的比例随机分为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组和POEM组。评估2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Eckardt评分、反流症状评分、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和食管排空参数;比较2组术中获取组织标本的大小、质量和显微结构。 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57例患者,其中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组16例、POEM组41例。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长[(87.81±13.03)min比(82.20±18.10)min,t=1.302,P=0.201]和术中出血量[(6.75±1.44)mL比7.00(2.00)mL,U=-0.903,P=0.3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进行随访,2组患者Eckardt评分[0.00(1.00)分比0.00(1.00)分,U=-0.156,P=0.876;0.00(1.00)分比0.00(1.00)分,U=-0.337,P=0.736]、反流症状评分[0.00(0.00)分比0.00(0.00)分,U=-0.207,P=0.836;0.00(0.00)分比0.00(0.00)分,U=-0.207,P=0.836]、食管下括约肌压力[(16.00±7.00)mmHg比(13.76±6.21)mmHg,t=1.183,P=0.242;(15.06±4.14)mmHg比11.00(7.00) mmHg,U=-1.852,P=0.064](1 mmHg=0.133 kPa)、4 s完整松弛压[(6.57±2.69)mmHg比(6.82±2.22)mmHg,t=-0.364,P=0.717;(5.96±1.84)mmHg比(6.46±1.43)mmHg,t=-1.095,P=0.278]及食管排空检查5 min钡剂高度[(2.16±0.91) cm比(2.13±0.87) cm,t=0.127,P=0.899;(2.22±0.51) cm比(2.10±0.87) cm,t=0.657,P=0.514]等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同组术后两次随访结果相比,上述各指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短期随访期间2组分别有1例和2例患者诉偶尔出现反流症状,无需药物干预。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组患者术中获取的标本体积大于POEM组术中活检获取的标本[(1.32±0.55) cm×(0.58±0.17) cm×(0.18±0.02) cm比(0.28±0.05) cm×(0.13±0.03) cm×(0.10±0.03) cm,t=5.244,P<0.001],标本质量也较POEM组更重[(0.22±0.09)g比(0.03±0.01)g,t=7.192,P<0.001],且前者可于显微镜下完整观察到环行肌、肌间神经丛和纵行肌结构,而后者仅可观察到环形肌。 结论 POEM联合部分食管下段肌层“V”型切除术治疗AC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与POEM术式相当,并为AC病理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组织标本。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Th17/Treg细胞是否参与主动脉瓣膜钙化及其与瓣膜钙化发生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人主动脉瓣膜组织分为3组(n=10):(1)对照组:瓣膜来自扩张型心肌病需心脏移植的受体,排除瓣膜组织病理改变者;(2)纤维化组:瓣膜来自严重主动脉瓣膜钙化需瓣膜置换术者,取远离瓣膜钙化部位,纤维化增生组织,排除风湿热及心内膜炎病史者;(3)钙化组:瓣膜来源同纤维化组,取瓣膜明显钙化组织。分别进行von kossa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用于进一步指导瓣膜组织分组;RT-PCR分析,检测瓣膜组织内Th17/Treg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对照组无Th17/Treg细胞浸润;纤维化组Th17细胞浸润明显高于钙化组(0.904±0.079比0.445±0.057,P<0.01);钙化组Treg细胞浸润明显高于纤维化组(0.900±0.058比0.396±0.032,P<0.01)。结论主动脉瓣膜钙化与纤维化组织中Th17/Treg细胞比率不同,调控Th17/Treg细胞分化趋势或许可以干预主动脉瓣膜钙化进程。  相似文献   
85.
86.
87.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血清尿素氮、肌酐及食管24 h pH值DeMeester评分与胃泌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门诊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42例,测定血清尿素氮、肌酐及胃泌素浓度,并行24 h食管pH监测,结果以DeMeester评分进行统计。观察患者肾功能及DeMeester评分与血清胃泌素的关系。结果血清尿素氮为(31.1±8.5)mg/dl,肌酐为(3.0±1.3)mg/dl,DeMeester评分为65.0±64.1,胃泌素为(63.5±18.7)pg/ml;血清尿素氮、肌酐和DeMeester评分与胃泌素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58、0.49、0.3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可能是由于对胃泌素的清除减少和生成增多导致的胃酸分泌增加及反流增多所致。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下调核因子NF-κB p65亚基的表达联合塞来昔布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协同抑制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将裸鼠分为6组,control组、Neg-miRNA组、p65miRNA组、塞来昔布组、塞来昔布+Neg-miRNA组、塞来昔布+p65miRNA组。观察治疗前后裸鼠的一般状态、肿瘤体积和瘤重,计算平均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p65miRNA干扰后肿瘤组织中p65蛋白的表达。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塞来昔布组、p65miRNA组和塞来昔布+p65miRNA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抑瘤率分别为43.23%、40.72%及61.69%。p65miRNA组较对照组p65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塞来昔布组、p65miRNA组和塞来昔布+p65miRNA组VEGF、MMP-2 mRNA及蛋白表达受到不同程度地抑制。结论塞来昔布及p65miRNA均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联合应用时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抑制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可显著下调VEGF、M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89.
刘莎  王彬  王广江  董竟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1870-1874

目的:通过观察低浓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镜、框架眼镜对包头市近视儿童的控制效果,分析其近视相关调节参数的变化规律,为近视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8-06/12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8~14岁近视儿童120例240眼,分为低浓度阿托品组、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并在1、3、6、12mo分别对调节滞后量、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及屈光度进行随访。

结果:随访3、6、12mo,低浓度阿托品组与角膜塑形镜调节滞后量有差异(P<0.05); 随访6、12mo时,角膜塑形镜组与框架眼镜组调节滞后量有差异(P<0.05)。随访3、6、12mo时,低浓度阿托品组与角膜塑形镜组、框架眼镜组负相对调节均有差异(P<0.05)。在各随访时间点角膜塑形镜组与低浓度阿托品组、框架眼镜组正相对调节均有差异(P<0.05)。随访6、12mo,低浓度阿托品组与框架眼镜组屈光度有差异(P<0.05); 随访12mo,角膜塑形镜组与框架眼镜组屈光度有差异(P<0.05)。

结论:角膜塑形镜可以通过降低调节滞后量,解决远视离焦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正相对调节,但需要长期坚持配戴。低浓度阿托品可以提高负相对调节,但可能有其他途径来控制近视的发展。相较其它组而言,框架眼镜对于各调节指标影响较小,对近视的控制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0.
经会阴超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NIH-CPSI积分、前列腺常规检查等指标,评价超声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试验设计。共纳入96例符合标准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各48例,均分为两组。A组超声治疗仪为实际真实的超声治疗仪,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超声;B组的超声治疗仪为外形、操作完全一致,但不产生超声的超声治疗仪。治疗2周,隔日治疗1次,每次10 min,共7次。比较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后组内、组间NIH-CPSI评分、白细胞、卵磷脂小体变化。监测安全性。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0.83%,B组总有效率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NIH-CPSI疼痛与不适评分、NIH-CPSI排尿症状评分、NIH-CPSI生活质量评分、NIH-CPSI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B组NIH-CPSI疼痛与不适评分、NIH-CPSI总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前两组各指标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NIH-CPSI疼痛与不适评分、NIH-CPSI排尿症状评分、NIH-CPSI总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卵磷脂小体治疗前后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方面A组2例、B组1例,组间比较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经会阴超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尤其是在改善疼痛方面),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