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5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32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黄精降糖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黄精降糖降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灌服不同浓度的黄精煎液30天,以血糖降低绝对值和血糖降低百分率为评价指标,对比研究其降糖作用;以高脂血症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黄精煎液灌胃30天,以血清总甘油三脂(TG)和总胆固醇(TC)为评价指标,观察其降脂作用。结果黄精能明显降低血清中血糖含量和TC、TG含量。结论黄精具有较好的降糖降脂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疾病。  相似文献   
52.
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RADS)对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CT及MR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比较CT与MRI对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为HCC患者72例,术前CT及MR均同时行动态增强检查,由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根据LI-RADS v2014分级标准对CT和MRI图像分别进行评级。结果:对CT与MRI评分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 566,一致性中等;两者的评分存在差异(p=0. 005);当病灶直径小于3cm时(n=33),对CT和MRI评分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 115,两者一致性较差; CT与MRI LI-RADS评分存在显著的差异(p 0. 001);当病灶直径大于3cm时(n=39),对CT与MRI评分结果进行kappa值为0. 838,结果一致性很好; CT与MRI的LI-RA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 207);结论:依据LI-RADS的影像特征,MR对HCC诊断的价值对于较小病灶(小于3cm)优于CT,对于较大病灶两者的价值相似。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封管在静脉港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40例静脉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全身抗生素,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封管加全身广谱抗生素。药敏实验后,对照组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封管加敏感抗生素。比较2组的感染治疗情况、拔管率、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感染症状消失时间、拔管率短于、低于对照组,疗效、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封管能够有效改善静脉港感染患者的感染症状,降低拔管率。  相似文献   
54.
移动差值控制图评估临床实验室肌钙蛋白不确定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运用控制图评估肌钙蛋白I(cTnI)测量不确定度。方法采用日本东曹AIA-1800全自动荧光磁微粒酶免分析仪测定cTnI控制品,1次/天,共30d;用Anderson-Darling法检验数据的正态分布性和独立性;建立单值-移动差值及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控制图及评估不确定度。结果 Anderson-Darling检验cTnI质控数据为正态分布性且具有独立性,结果测量不确定为(0.218±0.016)μg/L,(k=2)。结论移动极差控制图法可用来评估cTnI结果不确定度,本研究为临床实验室评价不确定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加量生理盐水脉冲冲洗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输入七叶皂甙患者静脉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试验组输毕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静推冲洗血管,然后以40~60滴/min的速度滴人10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静脉滴注.观察疗程中静脉炎情况及疼痛程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局部血管疼痛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理盐水脉冲冲洗方法输入七叶皂甙对患者的静脉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保护健侧血管更为重要,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6.
57.
非加压包扎双管引流法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减少乳癌手术后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1997年4月~1999年6月间72例乳癌根治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病人采用双管引流不加压包扎(双管组),30例病人采用传统的加压包扎单管引流(单管组).观察发现手术后前3d的引流量双管组(302.9±129.9)ml明显大于单管组(153.8±91.0)ml(P<0.01),手术后4~6d的引流量双管组(73.4±89.4)ml与单管组(62.1±39.2)ml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双管组(2/42,4.8%),明显少于单管组(9/30,30.0%)(P<0.01).单管组有3例病人手术后出现皮瓣坏死或切口延迟愈合,而双管组未发生这种情况.结论我们认为在乳癌手术后的创面处理中,非加压包扎双管引流要比加压包扎单管引流更为充分,并且应用双管引流可明显降低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8.
黄芪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黄芪给药组(AM组),制作常温下大鼠部分肝叶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SO组大鼠游离肝十二指肠韧带,不阻断左肝血流,其余各组分别于再灌注30min、60min、120min3个时点取血、肝组织。测定各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IR组血浆AST、ALT、LDH水平,肝组织MPO活性、ICAM-1分子表达较SO组升高(P<0.05),AM组血浆AST、ALT、LDH水平,肝组织MPO活性、ICAM-1分子表达较IR组显著下降(P<0.05),且病理改变较轻。结论:黄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血窦内皮细胞ICAM-1分子表达增加,由此介导中性粒细胞在局部聚集、活化可能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础。黄芪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聚集、活化,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9.
笔者在门诊工作中,用氯霉素、地塞米松纱条(简称氯地纱条)治疗外耳道湿疹及中耳炎,疗效满意。纱条的制备:先将氯霉素注射液1500mg、地塞米松注射液22.5mg混合,然后把消毒纱布剪成2.5×10cm的纱条20~30块,置于无菌容器中,再倒入混合药液。瓶口密封,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60.
11例,男8例;女3例。5岁以下3例;6~10岁7例;10岁以上1例。治疗方法;取木门后蜘蛛网如钱大1~3枚,捻碎后敷脐眼,外用胶布贴盖,每晚睡前1次,连用1~3次。治疗结果:11例中,治愈9例;好转2例,其中用药1次7例;2~3次4例,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