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137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AUC)患者的证型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肠黏膜表现与证候的关系。方法对137例AUC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行肠镜检查,观察其肠黏膜表现,分析其辨证分型和肠黏膜象的关系。结果主证型分布中,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脾气亏虚证>血瘀肠络证>阴血亏虚证。肠黏膜象频率出现超过50%以上的为黏膜损害、黏膜颜色异常、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脓苔、血管模糊或消失。水肿、糜烂、溃疡以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居多(P<0.05,P<0.01);息肉、肠蠕动异常、颗粒感以大肠湿热证、肝郁脾虚证居多(P=0.010);皱襞变浅或结肠袋消失以脾肾阳虚证、大肠湿热证居多(P=0.002);黏膜桥以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为多(P=0.280);质脆或接触性出血以大肠湿热证、脾气亏虚证、肝郁脾虚证为多(P=0.045);肠出血淡红色血以脾气亏虚证为多,暗红色血以大肠湿热证为多(P=0.017);脓苔集中在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和肝郁脾虚证,白脓苔以脾肾阳虚证为多,黄脓苔以大肠湿热证为多(P<0.001);黏液以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脾气亏虚证为多(P=0.012);肠腔狭窄或肠管纤维化、铅管样表现以血瘀肠络证为多(P=0.001),黏膜萎缩以血瘀肠络证和阴血亏虚证为多(P<0.001)。结论不同证型的肠黏膜具有不同的表现,从镜下肠黏膜的微观区别在一定程度上能印证中医宏观辨证。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与肺损害的相关性,探讨UC肺损害的机制。方法选择90例2009年11月-2011年3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门诊UC患者,观察并比较不同病程、病变范围、活动度的UC患者血清ET-1水平,探讨UC患者血清ET-1水平与肺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包括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 capacity,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一秒率(FEV1/FVC),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最大中期呼气流速(maximal mid expiratory flow,MMEF),25%、50%、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maximal expiratory flow in25%,50%,75%vital capacity,FEF25%,50%,75%),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 capacity of the lungs for carbon monoxide,DLCO),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VA),弥散常数(diffusion constant,KCO),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残气量(residualvolume,RV),功能残气量(function residual volume,F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另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UC组与对照组肺部症状、胸部X线摄片、肺功能、血清ET-1水平及肝肾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结果 UC组伴有咳嗽、胸闷等肺部症状10例(11.1%),胸部X线摄片异常25例(27.8%),肺功能异常54例(60.0%);UC组ALT升高2例(2.2%),AST升高2例,对照组ALT、AST均正常。UC组与对照组BUN及SCr均正常。与对照组比较,UC组血清ET-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变范围及活动度组患者血清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5年UC患者血清ET-1水平较病程<5年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血清ET-1水平与FEF25%及KCO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ET-1水平可以更早地反映UC患者肺损害情况,血清ET-1可能是反应UC肺损害的敏感指标。UC患者肺损害可能与肺小气道阻塞,肺弹性功能减退以及弥散膜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43.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的关键问题与优势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明显的优势及鲜明的特色。文章从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入手,对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与优势对策进行评述,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4.
单纯横行或纵行髌骨骨折,若无明显移位或经直伸可复位者,既往多采用石膏外固定。但需时长,病人痛苦不便,膝关节固定时间过久屈伸功能受限几率明显增加及较高的骨不连发生率等缺点,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此类骨折逐渐为患者接受。但切开复位创伤大、骨折端血运破坏影响骨折愈合,尤其是青年女性患者术后明显手术瘢痕影响外观而对切开复位心存芥蒂。为扬长避短,自2003年4月-2011年6月,我们在没有C臂机透视机辅助下应用多处小切口微创改良张力带治疗获得随访的29例单纯横行或纵行髌骨骨折,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鹿鞭的微量DNA提取及序列鉴定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采用微量DNA提取技术,从梅花鹿血、毛、鹿鞭、鹿茸、牛鞭、驴鞭中提取DNA,以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通用引物L14841和H15149扩增约307bpDNA片段,扩增产物纯化后采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其序列。结果证明:梅花鹿毛、血和鹿鞭的DNA序列完全一致;而所谓的“鹿茸”则与其有较大的差异。用所测序列以简约法PAUP3.1.1程序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与传统分类系统相吻合。说明此方法鉴定鹿鞭是科学而准确的。  相似文献   
46.
骨折愈合及其加速骨折愈合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因各种原因发生骨折迟缓愈合和不愈合的约占骨折5%~10%,[1]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存质量。为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降低骨折迟缓愈合和不愈合率,本文复习骨折自然愈合过程并探讨加速骨折愈合的方法,以冀抛砖引玉。1骨折的自然愈合过程从组织学和生理学特征上,骨折...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早期确诊手段:提高早期确诊率及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由笔者经治的15例创伤性膈疝病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其中1例左侧膈疝延迟3年后治愈,7例伤后5d-9d确诊。无死亡病例。结论①形成膈疝的原因主要有暴力致腹压骤升及直接锐器伤等;②早期胸腹部损伤,膈疝症状易被掩盖;③胸片、B超是主要诊断手段;④手术是治疗创伤性膈疝的惟一方法;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病人完善检查、严密观察、早期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9.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即在一种药物制剂中含有固定剂量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制剂形式。目前已有四联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上市供临床使用。FDC将极大简化抗结核治疗,防止结核病患者知情或不知情情况下,单独使用利福平造成的耐药性,方便患者携带和服用,而且根据患者体质量可调整剂量。  相似文献   
50.
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为正确指导临床治疗,防治股骨头缺血坏死提供一个可靠依据。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向模型组动物腹腔内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在第8次注射激素后第4天模型Ⅰ组和对照Ⅰ组各取5只动物进行取材实验,于注射激素后第30天模型Ⅱ组和对照Ⅱ组各取5只进行同上实验,观察模型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股骨头外观、股骨头,则定骨密度,结果:模型组动物较对照组股骨头骨质疏松,易于剖开凿切,镜下空骨陷窝数增多,脂肪细胞增多,骨小梁变细、稀疏中断、骨密度明显减低,结论:认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期经历了一个共同的病理过程,即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