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8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去势和不去势大鼠骨密度和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32只6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双侧卵巢摘除或仅切除双侧卵巢周围少量脂肪组织,术后三周将全部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sham(R)组和OVX(R)组以罗格列酮每日2 mg/kg溶解于1 m1生理盐水灌胃,Sham(NS)组和OVX(NS)以生理盐水每日1 ml灌胃8周,观察大鼠股骨和腰椎骨密度、骨微结构等指标。结果去势组腰椎骨密度明显降低,OVX(NS)组和OVX(R)组较sham(NS)组分别降低8.5%和14%,OVX(R)组较sham(R)组降低9.1%。OVx(R)组股骨和腰椎骨小梁骨量较sham(NS)组分别减少41.3%和87.5%,较sham(R)组减少37.9%和78.9%。OVX(R)组股骨和腰椎骨小梁厚度较sham(NS)组分别减少11.8%和41.4%,较sham(R)组减少11.8%和33.3%。结论罗格列酮可使大鼠骨密度降低,骨小梁骨量减少,在雌激素缺乏时,罗格列酮对大鼠骨骼破坏加倍,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微结构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中年男性超重/肥胖的临床特点及与合并心血管危险性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2000年至2001年体重指数(BMI)≥25kg/m^2的单纯性肥胖中年男性人群268例为研究对象,检测BMI、腰臀比(WHR)、血压、血糖和胰岛素、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测定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等,进行7年随访调查,对其合并心血管病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等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按BMI分层,不同BMI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EDD等患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MI的增加,上述心血管危险因素检出率及聚集率明显升高,EDD则进行性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HR、空腹血糖、甘油三酯、HOMA—IR和EDD与中年男性超重/肥胖呈密切相关,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石家庄单纯性肥胖中年男性存在较严重的超重/肥胖状况及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因此,防治肥胖对预防心血管相关疾病发生具有重要临床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3.
本文为坏疽性脓皮病典型病例报告。在中医传统的六经、八纲、气血、脏腑等辨证方法指导下,以中药方剂内服为主治疗该病,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抗感染、手术清创术以及营养支持治疗手段,获得相对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成功病例的回顾,总结治疗经验、探讨理论认识,进一步为中医辨证治疗相关疑难病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4.
目的糖脂代谢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故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者更易合并脂肪肝及动脉硬化。研究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在成模后6周和12周时主动脉与肝的病理学变化,以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糖尿病组、罗格列酮治疗组,每组20只。制备T2DM大鼠模型,成模后罗格列酮治疗组予罗格列酮灌胃治疗,先后于灌胃治疗6周和12周时处死部分动物,并留取动物肝与主动脉进行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动物不同组织的病理学。结果第1、6周时,对照组、高脂组、糖尿病组及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主动脉未见明显病理改变。12周对照组大鼠动脉壁未见明显病理改变;高脂组、糖尿病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主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病理改变。对照组大鼠肝细胞6周和12周时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而糖尿病组、高脂组和罗格列酮组在6周和12周时均出现不同程度肝细胞脂肪变性。糖尿病造模成功后予罗格列酮治疗6周时光镜下观察,高脂组和糖尿病组大鼠主动脉形态学改变不明显,但高脂组肝发生病理学变化,糖尿病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的肝形态学均已发生病理变化。糖尿病造模成功后予罗格列酮治疗12周时光镜下观察,高脂组、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和肝均发生病理改变。结论罗格列酮治疗组上述病变呈不同程度减轻,考虑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紫色疽疮膏、回阳生肌膏、朱红膏是我科生肌三法的代表方药,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疮面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TNF-α、VEGF、bFGF变化情况,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伴慢性疮面患者90例作研究对象,按照局部辨证分为活血生肌组、回阳生肌组和去腐生肌组,每组30例。溃疡中医证侯积分观察治疗0、6、12 d。留取治疗0、3、6 d局部组织及疮面渗出物,检测其中TNF-α、VEGF、bFGF 3种生长因子在渗出物中含量变化,组织中蛋白及mRNA相对量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积分部有效率为5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中医外用药应用于疮面后,渗出物、组织中蛋白和组织中mRNA表达,TNF-α、VEGF、bFGF 3种生长因子,有着较为一致的检测结果。紫色疽疮膏治疗3 d VEGF、bFGF升高明显,后有所下降,而对TNF-α无明显影响;回阳生肌膏治疗3 d后bFGF、TNF-α后升高明显,6 d时稍有下降,而对VEGF无明显影响;朱红膏对TNF-α、VEGF、bFGF 3种生长因子有缓慢持续的升高作用。结论:观察到紫色疽疮膏影响了VEGF、bFGF;回阳生肌膏方对TNF-α、bFGF有较强的升高作用;朱红膏方对TNF-α、VEGF、bFGF均有缓慢持续的升高,通过调整这些重要的细胞因子,从而改变疮面的状态。  相似文献   
96.
“唉,我真是自作自受,自己种的苦果自己吞。”净净清楚地记得昨晚那骇人的一幕。晚饭后她感到头很沉,接下来,下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寒战,随后,她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医生检查发现她体温高达40摄氏度,下腹部明显压痛和反跳痛,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间歇性低负压创面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患者40例为治疗组,给予连续4疗程创面负压治疗,采取间歇性低负压模式(-80 mm Hg,吸引5 min,间歇2 min),5 d为1疗程,分别于第0、5、10、15、20天更换敷料时记录创面面积、肉芽、腐肉、脓液积分,并测定创面MMP-2、MMP-9的酶活性及TIMP-1、TIMP-2含量指标。同时选取同期采取持续性低负压模式(-80 mm Hg)治疗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同样方法观察上述指标。结果经过连续4疗程的治疗,两组之间在治疗后的创面肉芽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身前后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低负压创面疗法在促进创面肉芽组织新生方面明显优于持续性低负压创面疗法,更有利于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背景:以自体骨髓、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对缺血性病变及周围神经损伤所致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对糖尿病足也有较好的疗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干细胞和脐血干细胞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病缺血及神经损伤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至2012年住院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病患者32例,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稀释后行双下肢肌肉内注射,每个注射点间隔约3 cm,每个肢体移植(5.02±1.37) ×108个。于3个月和6个月后评价其下肢缺血和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并检索CNKI数据库,对国内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踝肱指数升降不一,移植后6个月疼痛评分及冷感评分明显改善,间歇性跛行及皮肤温度、经皮氧分压治疗后3,6个月与移植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对神经病变损伤自觉症状评分、临床检查评分、振动感觉阀值移植后6个月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腓浅神经、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移植后3个月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6个月与移植前相比较有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可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糖尿病缺血性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文献分析结果发现,已有的研究中治疗结果都比较理想,多数研究中的移植方法为进行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99.
背景: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目前广泛开展的一项技术,对缺血性病变有较好的效果,有个案报道对周围神经损伤所致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前后糖尿病足病患者缺血性及神经性病变指标的变化。 方法: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病患者83例153条肢体。每例患者抽取自体骨髓250~400 mL,经密度梯度法提取单个核细胞,提取的单个核细胞数量为1.01×108~4.96×109个,平均数量为(2.04±0.53)×108个,稀释后双下肢肌肉内注射,每点1~3 mL,间隔约3 cm。移植后3,6个月进行缺血性指标和神经病变指标检测。 结果与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增加了双下肢血流量和外周血管数量,延长了行走距离,提高了皮温,促进了溃疡的愈合。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均有明显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6个月后,还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的自觉症状,增加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背景:人脐带Wharton’s Jelly源间充质干细胞避免了伦理的限制,来源丰富,可以作为种子细胞进行组织修复。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脐带Wharton’s Jelly中间充质干细胞向许旺细胞分化的可行性。  方法:分离、培养脐带Wharton’s Jelly中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标志。利用神经细胞培养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维甲酸、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采用两步法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许旺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巢蛋白、S-100、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记技术检测许旺细胞特异性蛋白产物表达。 结果与结论:脐带细胞培养第7天形态发生变化,部分细胞变成梭形。原代细胞培养10 d左右可达80%~90%融合,细胞呈梭形。分离培养的细胞表达具有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有标志:CD44(91.4%),CD29(91.3%),CD105(99.2%),不表达CD34(0.2%),CD45(0.9%),CD14(0.6%)。脐带Wharton’s Jelly中间充质干细胞经第一阶段诱导后,细胞由短梭形变成长梭形或纺锤形,并出现聚集现象,由形状规则、表面圆滑的球形细胞团形成。第二阶段诱导后,有长梭形细胞从球形细胞团爬出,96 h后细胞形态多为长梭形,伴有多极现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示:长梭形多极细胞具有许旺细胞特异的纤维酸性蛋白、S100蛋白染色。结果表明脐带Wharton’s Jelly中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许旺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