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3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功能性胃肠病与胃食管反流病重叠发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功能性胃肠病(FGIDs)患者重叠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率.方法 收集2006年8~10月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门诊FGIDs患者492例,调查其重叠GERD的情况.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慢性功能性便秘(CC)、功能性腹泻(F-D)、功能性腹胀(FB)和功能性嗳气(BD).FGIDs的诊断参照罗马Ⅲ标准;GERD的诊断按照耐信(RDQ)量表,以烧心、胸骨后疼痛感、反酸和反食症状的程度和频度积分≥12分作为判断标准.结果 492例FGIDs患者重叠GERD者达73例,重叠率为14.84%.重叠GERD组和无重叠组相比.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居住地、吸烟史及饮酒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率最高的3种FGIDs依次为FD、CC和IBS.FD患者重叠GERD者21.32%;CC患者重叠GERD者19.35%;12.55%的IBS患者重叠GERD.重叠率最低的FGIDs为BD,重叠率7.69%.302例单一FGIDs患者,重叠GERD者37例,重叠率为12.25%;190例重叠FGIDs患者,重叠GERD者36例,重叠率为18.95%.两组GERD重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GERD最多的单一FGIDs为FD,重叠率21.62%;其次为F-D和BD,单一FB未见重叠GERD患者.结论 按照罗马Ⅲ诊断标准,FGIDs患者重叠GERD常见.重叠率最高的3种FGIDs依次为FD、CC和IBS,重叠率最低的FGIDs为BD.重叠GERD最多的单一FGIDs为FD,其次为F-D和BD,单一FB未见重叠GERD患者.重叠FGIDs组GERD的重叠率明显高于单一FGIDs组.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报告罕见食管、胃底黏膜下巨大血肿1 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 年4月经胃镜、胸部CT、超声胃镜检查证实的食管、胃底黏膜下血肿1 例,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本病诊治及预后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纵膈CT:食管管腔偏心性狭窄.胃镜:食管上中下段见一紫红色条形隆起,表面有棕色血泡,占据管腔1/3,延续至胃底.超声胃镜提示:病变位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结论 食管、胃底黏膜下血肿是引起胸痛罕见病因之一,内科保守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空军某部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yclic vomiting syndrome,CVS)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08年9月-2009年3月期间对5800例空军现役军人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并对比空勤和地勤的流行病学差异。结果共纳入合格问卷4988份,其中空勤818例(16.4%),地勤4170例(83.6%),胃肠道症状总发生率为52.2%,空勤组症状总发生率为43.9%,地勤组症状总发生率为53.9%。空勤组常见的症状为腹胀(13.0%),暖气(10.5%)和早饱(9.7%);地勤组常见症状分别是早饱(14.8%)、腹胀(14.7%)和恶心(14.7%)。前三位的患病率依次是:功能性腹胀(7.2%1,功能性消化不良(6.9%)和CVS(5.1%)。空军总体CVS患病率为5.05%,其中空勤CVS患病率为3.42%,地勤CVS患病率为5.45%。空勤组和地勤组人员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血型、年龄、军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军衔的构成比不同或不全相同。结论空军总体CVS患病率为5.05%,其中地勤CVS患病率(5.45%)高于空勤CVS患病率(3.42%)。相同身体素质的情况下,年龄小、军龄短、军衔低和受教育程度低可能是患CV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4.
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敏感性和脊髓背角5-HT和c-fos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大鼠模型对直肠球囊扩张的内脏敏感性改变和脊髓背角5-羟色胺(5-HT)、c-fos的分布和异常表达.方法:C-IBS大鼠模型组应用冰水ig方法建立(A组,n=10),和正常对照大鼠(B组,n=10).所有大鼠给予直肠内球囊扩张,检测球囊扩张引起腹部收缩反射的最小容量阈值及球囊不同容量扩张时腹部收缩反射的次数.腰骶段脊髓背角5-HT和c-fos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进行分析.结果:直肠内球囊扩张时,A组引起腹部收缩的最小容量阈值略高于B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并(0.59±0.09 vs 0.57±0.13,P>0.05).直肠球囊扩张体积1.0mL时A组腹部收缩反射次数低于B组(10.3±3.3 vs 18.3±5.5,P<0.05);体积1.5和2.0mL高容量扩张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A组腰骶段脊髓背角5-HT、c-fos阳性神经组织的面积均明显高于B组(5-HT面积:146.5±15.1 vs 109.3±18.5;5-HT OD:45826±2563.2 vs 29358±8965.5:c-fos面积:125.4±23.3 vs 88.7±23.2;c-fos OD:46258±4642 vs 33238±4587;均P<0.05).结论:C-IBS大鼠模型存在对直肠球囊扩张的内脏敏感性异常,脊髓背角5-HT、c-fos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C-IBS大鼠内脏敏感性异常的调节.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一种C-IBS大鼠模型,为IBS的研究提供新的条件. 方法出生后4周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冰水灌胃组、常温水灌胃组及正常对照组.前两组每日分别给予冰水及常温水灌胃14天,观察灌胃期间三组大鼠灌胃后3h内和3-24h间的大便粒数及含水量变化,停止灌胃后继续观察14天对应时间段的大便粒数及含水量变化以评价其便秘.  相似文献   
2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尽管未发现胃肠道器质性病变,但是研究提示FD可能存在胃动力、胃排空、胃十二指肠神经调节或内脏敏感性等胃肠道功能的改变。ghrelin作为主要由胃X/A样细胞产生的一种多肽,影响胃的动力、排空和分泌功能。最近的研究表明血清中的ghrelin水平与FD有一定的关系,提示其可能在FD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值得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7.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指不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转录产物,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其异常表达与许多疾病有关.lncRNA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过程,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可在mRNA转录、蛋白质翻译和修饰等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8.
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与症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消化疾病之一。目前认为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其对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影响不亚于溃疡性结肠炎等器质性病变。在我国,IBS患者生活质量及其与消化道症状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IBS患者生活质量状况与症状分级,分析其生活质量状况及其与症状之间的关系,为了解我国IBS患者生活质量状况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分析不同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与正常人大肠黏膜组织蛋白质组表达的差异。方法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的图像分析方法,对腹泻型IBS(D-IBS)和便秘型IBS(C-IBS)患者与正常人大肠黏膜组织蛋白质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结果 D-IBS组与正常人大肠黏膜组织比较有11个蛋白点表达明显增强,未发现明显低表达的蛋白质点。C-IBS组与正常人大肠黏膜组织比较有18个蛋白质点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有3个蛋白点表达发生明显上调,有15个蛋白点表达发生明显下调。有1个蛋白点表达在D-IBS和C-IBS组均增强;有3个蛋白点在C-IBS组表达减弱,在D-IBS组表达增强。结论 D-IBS、C-IBS患者与正常人大肠黏膜组织蛋白质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IBS的发病机制有关;不同亚型IBS的发病机制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30.
<正>阴吹指妇女阴道中常有气排出,簌簌有声、连续不断、犹如矢气,无法自控者。蒋健教授临证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阴吹1例,取得良效。其诊疗思路颇有释疑解惑之启迪,兹记录如下,以资探讨。1病案实录倪某,女,64岁。初诊日期:2014年1月10日。患者阴道内有气体排出3年余,加重半年。自2011年开始出现阴道内有气体排出,初始平均每个月发作2~3次,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半年前,因搬家劳累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