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61.
我院于2004年7月28日成功抢救1例人工肝支持治疗过程中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患者休克早期临床表现比较特殊,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TNF-αⅠ型受体(TNFRl)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iNOS,HO-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TNFR1基因敲除的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BVEC/TNFR1)和野生型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BVEC),分别给予5ng/mL TNF-α刺激24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Westem blot方法检测两种细胞iNOS基因和HO-1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给予TNF-α刺激后,iNOS mRNA和蛋白表达仅在野生型脑血管内皮细胞内明显增高。而在受体敲除脑血管内皮细胞无明显变化。HO-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在野生型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和受体敲除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均明显增高。结论 TNF-α可能作用于脑血管内皮细胞TNFR1,增加iNOS表达,HO-1表达增高并非由TNFR1介导,而由TNF-α的其他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63.
影响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管理因素的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安全是护士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作为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对护理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安全关系到护患的根本利益,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科学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建立广泛的安全监控系统来预防护理缺陷和事故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分析了我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据此制定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4.
胰腺癌扩大根治术中的血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意义和手术方法 ,以及术中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例胰腺癌扩大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n=51),B组为术中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组(n=5),C组为未行血管处理组(n=186),比较三个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血管阻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存分析.结果 三个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2.85±102.32)min、(348.62±92.31)min和(315.00±83.43)min,术中平均输血量为(1430.83±1092.43)ml、(1420.22±794.41 ml)和(928.19±571.57)ml,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8.4个月,不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6.1个月,生存分析两者无明显差异(P 0.05).51例联合血管切除的患者中,行血管壁部分切除7例,行血管节段切除44例,44例血管节段切除患者中38例行端端吻合,6例行间置移植物,血管切除长度平均(2.92±1.35)cm;5例术中医源性动脉损伤的血管分别为肝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腹腔干3例,处理方式为4例行端端吻合,1例行局部修补.结论 积极合理的开展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局部的解剖关系复杂,术中较易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应引起术者重视并加以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65.
患者,女,37岁,G3P1+2,末次生产17年前。因"停经40+d,腹痛10+d,加重1d"于外院就诊。查体:心率90次/min,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147 067.0mIU/mL,B超示"子宫左侧见3.2cm×2.2cm×3.0cm的减低回声区,宫腔内未见异常,附件显示不清"。考虑"宫外孕"并行"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66.
课程建设一直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家在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基础上提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融入中国教育、文化、哲学等元素,更加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但该理论只停留在概念与宏观结构及方法层面,具体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标准和教材编写等都没有涉及。本文对高职文秘专业课程开发设计进行探索研究,颠覆学科性课程体系,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提出"以过程带理论、以实践带理论"的理论课程教学理念,践行了理论教学的"必需、够用"原则。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要点。方法:2008年1~8月对4例患者进行了腹腔镜脾切除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了总结。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地完成了腹腔镜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50~260 min;出血量100~500 ml;术后1~2 d肠蠕动恢复,术后3~4 d拔除腹腔引流管;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过选择的病人行腹腔镜脾切除安全可行,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中仔细操作,防止大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正常孕妇不同孕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进行检测。方法选取正常孕妇200例作为实验组,按照妊娠时期分为4个亚组:妊娠早期(12周,56例)、妊娠中期(13-27周,48例)、妊娠晚期(28周-分娩前,62例)及产褥期(分娩-分娩后3 d,34例)。选取健康非孕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血浆D-二聚体浓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期妊娠组、晚期妊娠组及产褥期D-二聚体水平较早期妊娠组均明显升高(P0.05);较中期妊娠组,晚期妊娠组和产褥期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产褥期D-二聚体水平较晚期妊娠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会明显升高,并且D-二聚体水平会随着孕周增加逐渐升高,对孕妇妊娠过程进行D-二聚体动态监测,对于预防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异常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干式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D-二聚体的结果进行观察,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从本地5所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患者中随机抽取155例患者和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将全部的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健康者设置为对照组。使用免疫荧光法对两个组的对象的D-二聚体浓度进行检测,根据患者所患的具体疾病分为6个亚组。将各个亚组与对照组的D-二聚体浓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的各个亚组D-二聚体阳性检出率均高于35%,D-二聚体法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荧光法能够简单、灵敏、准确、快速的检测D-二聚体浓度,人体在疾病状态下,特别是导致血液出现高凝状态或者纤溶亢进的疾病,会对D-二聚体的浓度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APN)、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患者中,以同期健康对照组A组(50例)作对照,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无肾脏损害患者组B组(50例)、单纯肾功能损害无糖尿病患者C组(90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组D组(21例),调查其一般资料,检测常规生化指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PN、CysC及Hcy水平,评价三者间的相关性及分析其在病程中可能存在的作用。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的APN、Hcy及CysC均相对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改变(P0.05),同时血清的APN水平与CysC水平及Hcy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APN、CysC及Hcy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演进,血清中APN的变化可能通过改变CysC及Hcy的水平而达到造成糖尿病患者肾脏的微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