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用一种新型的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血浆特种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浆特种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_3、C_4、B因子等)、转铁蛋白、铜蓝蛋白、载脂蛋白(Apo-Al、Apo-B等)各种成分,长期来无可靠的测定方法。经典的免疫沉淀法(单向扩散、火箭电泳等)可以检测各成分的含量,但方法粗糙且流程太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比浊法(Nephelometry或Turbmimetry)是建立在抗原、抗体相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的基础上,在抗体过量的条件下,抗原越多,形成的浊度越大。为了在测定中形成足够的浊度以利于测定,往往在测定系  相似文献   
402.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解剖标志和手术径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解剖标志和手术解剖路径。方法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28例,其中经胸乳入路22例,腋窝入路6例,于腔镜下使用超声刀游离胸前区、颈前肌群,超声刀处理血管及腺体,完整瘤体摘除或腺叶切除。术中在基本视野条件下,于设定的6个分区内,找到可被确认的恒定或相对恒定解剖标志作为术中选择手术解剖径路的依据:腺叶中上区恒定解剖标志为甲状软骨上缘,相对恒定标志为舌骨峡部上缘;腺叶中下区恒定标志为气管侧壁和颈鞘,相对恒定标志为下动脉和最下动静脉分属支;中线中上区恒定标志为甲状软骨上缘,相对恒定标志为舌骨峡部上缘;中线中下区恒定标志为气管前壁,相对恒定标志为峡部下缘和最下动静脉;腺叶背外侧区恒定标志为颈鞘,相对恒定标志为血管属支进出腺体被膜处;腺叶背内侧区恒定标志为气管侧壁,相对恒定标志为环勺关节。结果 28例手术成功,其中1例因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示甲状腺癌中转开放手术。本组手术时间平均80.0(50~125)min;术中平均出血46.7(10~120)ml,无相关手术并发症。结论通过镜下视野的分区观察,可以在各步操作过程中找到一些相应的区域性邻近解剖标志。仔细辨认并将其组合利用,可以有效地实现小腔室内操作时的方位控制,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避免误伤,有利于手术安全顺利地实施。  相似文献   
403.
腹腔镜精准肝切除2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月间我科22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中,19例全腔镜下完成精准肝切除:规则性肝叶(段)切除13例,其中左半肝切除1例,左外叶切除8例,Ⅵ段切除4例;不规则切除6例。3例术中中转开腹,其中1例为右半肝切除,另2例为肝Ⅶ段肿瘤切除。术中均未置放肝门阻断带。平均手术时间(190±75)min,平均出血量(320±125)ml,平均住院时间(9.6±2.5)d。全组无手术死亡,2例术后胆漏,1例出现胸腔积液,经引流后治愈。均获随访,时间1—26个月,除1例肝细胞癌术后15月死于复发转移外,其余肝癌尚未复发,良性病变患者无症状再发。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值得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技术要点是选择恰当的人路,有效控制出入肝血流,精准肝门解剖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掌握扎实的开腹手术基本功是腔镜手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404.
患者 女,46岁。因咳嗽、咳痰,气喘3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3年来反复咳嗽、咳痰,受凉后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炎”、“肺炎”。间断给予多种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因症状加重转入我院。 查体:左颈可触及2~3个黄豆大小淋巴结,质中,活动差,无压痛。双肺散在哮鸣音,心脏听诊正常,腹部无异常。  相似文献   
405.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的疗效。方法 总结我院2002年9月至2004年10月期间37例重型肝炎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全组37例重型肝炎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83.8%,围手术期死亡6例,死亡率为16.2%,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原发性移植肝功能不良+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4个月因脑梗塞合并严重肺部感染(1例)。术后并发症:急性肾功能不全12例(32.4%),其中2例行血液滤过治疗,12例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肾功能均恢复;肺部感染14例(37.8%),其中细菌感染9例,细菌合并真菌感染5例,气管切开2例,14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术后胆道并发症2例(5.4%),经ERCP介入治疗病情缓解;急性排斥反应2例(5.4%),予激素冲击治疗后排斥反应得到控制。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移植术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06.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黄疸的原因及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5月—2009年11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2 051例中,12例术后出现黄疸的原因及处理。结果术后发生黄疸12例(0.6%),其中胆瘘6例(50%),胆总管结石残留2例(16.67%),急性胰腺炎2例(16.67%),胆管炎性狭窄1例(8.33%),急性肝功能损害1例(8.33%)。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黄疸原因以胆瘘及结石残留最为常见,只要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及时诊断和果断处理,术后出现黄疸并发症是可防可治的,并可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07.
目的 构建重组降钙素原(PCT)原核表达系统,探索超声裂解对重组PCT蛋白稳定性的影响,为PCT质控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PCT表达质粒,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PCT蛋白,分析其在三种不同免疫检测系统(罗氏cobas、梅里埃Vidas及天宝颂原FIA-T-01)中的免疫反应性,比较不同超声裂解功率对重组PCT蛋白稳定性及提取产率的影响,以荧光免疫检测系统评估质控品瓶间均一性及在2~8℃、37℃条件下的保存稳定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PCT-pET32a原核表达载体,重组PCT蛋白经IPTG诱导高效表达,分子量约35×103Mr;超声时长20 min(超声3 s、间断2 s和功率120 W)裂解时,对重组PCT蛋白的稳定性影响最小,产量较高。以此工艺制备的质控品在三种主流PCT免疫检测系统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反应性,瓶间均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9)。质控品在2~8℃贮存15个月、37℃贮存7 d性能稳定。结论 超声裂解工艺会影响重组PCT蛋白的稳定性,制备的重组PCT蛋白...  相似文献   
408.
目的基于循证实践构建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G)患者术中非计划性低体温的最佳预防措施, 旨在降低OPCABG患者术中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发生率, 减少各类并发症。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各大数据库中关于OPCABG患者术中非计划性低体温预防措施的证据, 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8月31日。由3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及评价, 获得OPCABG患者术中低体温预防的最佳证据。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2020年1—4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OPCABG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将2021年1—4月行OPCABG的2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入室体温、麻醉后1 h体温、出室体温、术中最低体温、术后第1个24 h胸腔闭式引流瓶内引流量、术后ICU停留时长及术后住院时长的差异。结果共纳入文献17篇, 获取相关证据20条, 经专家评估, 选取适合本研究环境的最佳证据, 应用于临床。对照组患者的入室体温为(36.62±0.30)℃, 与观察组的(36.49±0.28)℃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5, P>0.05);对照组麻醉后1 h体温、出室体温、术中最低体温分别为(35.83±0.3...  相似文献   
409.
目的:探讨自制肝门阻断钳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1月60例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术中采用自制肝门阻断钳阻断肝门血流(观察组),30例术中采用传统腔镜下阻断钳阻断肝门血流(对照组),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阻断肝门操作时间为(3.2±2.1) s,对照组为(22.4±2.5)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去阻断操作时间为(2.6±0.9) s,对照组为(31.0±5.8)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2±1.9) d,对照组为(9.5±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自制肝门阻断钳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操作简单,可优化手术流程,阻断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410.
重症Dieulafoy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死亡率高。近年来外科主张行广泛性胃楔形切除术,但由于外科手术创伤大,患者往往选择率低。本病例采用内镜下局部全层扩大切除胃壁,腹腔内恒径动脉缝扎离断后荷包缝合胃壁,该方法既模拟了外科的胃楔形切除术,又减小创伤,是治疗Dieulafoy病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