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研究阴道巨噬细胞清除后小鼠对布鲁氏菌疫苗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 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 每组20只, 实验组小鼠阴道内滴注脂质体包裹的clodronate以清除阴道巨噬细胞, 3 d后阴道滴注10 μL布鲁氏菌疫苗(含6×108个布鲁氏菌).同时设空脂质体对照组(不含clodronate)和PBS对照组.依次在12、 24、 36、 72 h收集小鼠阴道、髂内淋巴结和血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阴道巨噬细胞清除效果和树突状细胞(DC)的迁移, 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4的含量.收集小鼠腹腔液制备巨噬细胞进行细胞培养, 1.2×106个巨噬细胞中加入布鲁氏菌疫苗10 μL, 于不同时间点对巨噬细胞进行姬姆萨染色, 观察巨噬细胞的变化.结果: 清除巨噬细胞组小鼠接种布鲁氏菌疫苗后, 髂内淋巴结中S-100阳性DC数量没有明显的变化, IFN-γ和IL-4的含量也没有明显的升高.非清除组中, 不同的时间点, 髂内淋巴结中S-100阳性DC明显增多, 与PBS对照组相比, IFN-γ含量显著增高, 而IL-4则没有明显变化.体外巨噬细胞负载布鲁氏菌疫苗发现, 随着时间的延长, 巨噬细胞吞噬布鲁氏菌逐渐增多, 在12 h, 巨噬细胞开始出现坏死性凋亡.结论: 小鼠在对布鲁氏菌疫苗的免疫应答中, DC的迁移是巨噬细胞依赖性的, 并且这种依赖性有可能是由布鲁氏菌抗原成分在细胞间间接传递引起的.  相似文献   
32.
根据我国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需求,实施医学影像辐射防护学课程建设中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通过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三个层面、三次大循环研究,建立了“一个目标、两次往复”的教学体系,进行了自我教学评估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动了课程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迁移性树突状细胞与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在抗猪布鲁氏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阴道滴注PBS;Ⅱ组为巨噬细胞(Mφ)清除组,每只小鼠阴道滴入清除剂;Ⅲ组为未清除Mφ组,每只小鼠阴道滴注同体积的liposome-PBS;48小时后Ⅱ组、Ⅲ组均阴道接种猪布鲁氏菌,对照组阴道滴注PBS。各组小鼠分别在接种12、24、48和72小时采集血液和髂内淋巴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DC)的分布,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未清除Mφ组小鼠接种布鲁氏菌后髂内淋巴结内有大量DC迁移,至12小时血清IFN-γ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48小时达到高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清除Mφ组小鼠接种布鲁氏菌后,髂内淋巴结内没有明显的DC迁移,各时间点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PBS对照组(P0.05),但明显低于未清除Mφ组(P0.05)。各组IL-4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迁移性DC和淋巴结内DC在启动抗布鲁氏菌细胞免疫应答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并具有协同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空军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70例糖尿病足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离病原菌,寻找其中的多重耐药菌;分析病原菌药敏结果和糖尿病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670例患者共分离病原菌730株,包括G+菌389株(53.29%)、G-菌325株(44.52%)及真菌16株(2.19%);其中,多重耐药菌菌株392株,包括G+菌246株(62.76%)和G-菌146株(37.24%)。多重耐药G+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多重耐药G-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米诺环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入院前抗菌药物应用史、合并骨髓炎、Wagner分级、降钙素原水平、病原菌混合感染为糖尿病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中G+菌检出率高于G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布鲁菌减毒株S1330对于小鼠巨噬细胞(MΦ)泛素依赖型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 应用布鲁菌S1330株作用于小鼠MΦ构建体外感染模型.观察MΦ内的吞噬过程、泛素化水平及自噬水平.实验设立巨噬细胞正常组、感染组、自噬诱导对照组、自噬诱导感染组,应用吉姆萨染色法、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法分别观察不同时间点、不同组MΦ内泛素化蛋白含量及自噬水平变化.结果 布鲁菌感染MΦ0.5 h胞内出现泛素化菌体蛋白,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胞内泛素化蛋白聚集持续增多,12 h MΦ死亡;与之相对应的自噬体标记物LC3B蛋白表达严重不足,而自噬诱导的感染组MΦ内泛素化的菌体蛋白比例减少.结论 布鲁菌S1330株感染MΦ启动胞内泛素化机制,却干扰泛素依赖型自噬通路的成熟,使泛素化菌体蛋白大量聚集不能有效清除,最终导致了MΦ功能障碍而死亡.  相似文献   
36.
一氧化氮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O是一种新的神经递质和重要的免疫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因而倍受关注。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国外研究NO的方法,包括电子顺磁成像技术,NADPH—d组织化学法与NADPH—d免疫组织化学法等。  相似文献   
37.
祖国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脾主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健与否,直接影响正气的盛衰与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我们选择正常健康人30例,门诊住院的脾虚泄泻病人44例,分别测定血清IgA及唾液、粪便SIgA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对象共分2组,一组为30例正常健康成人,  相似文献   
38.
正常肩关节的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结合断层解剖标本,分析肩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分两组资料,MRI采用快速自旋回波纵向驰豫时间(T1WIFSE)序列扫描。一组为正常尸体标本,共40具,连续切割断层标本大体解剖与相应层面MRI扫描图像对照分析。另一组为正常肩关节人群,共14例,结果:MRI显示肩袖,盂唇,韧带、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等,并且与断层标本相一致,这些上于其成分为纤维结缔组织或者纤维软骨,在MRI所有序列均表现为均匀低信号,轴位观察肩袖、盂唇盂肱上、下韧带,喙肱韧带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较好,斜冠状位观察肩袖,盂唇,喙肱韧带。盂肱下韧带较清楚,喙肩韧带在3个标准体位显示均不满意。结论:MRI清楚显示了肩关节及其相关结构,对于了解正常肩关节的解剖和肩痛的病因病理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9.
2020年,心血管磁共振协会(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SCMR)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和专家共识发布了最新版心血管磁共振临床指征专家共识,涵盖了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获得性血管病、冠状动脉疾病、心包疾病、心脏占位以及瓣膜病等各类心血管疾病,并对CMR...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法布里病(AFD)累及心脏的临床及心脏MR(CMR)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阜外医院经基因检测或病理确诊的AFD患者8例(AFD组),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6~60(50±11)岁;同时纳入性别、年龄匹配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16例(HCM组)和健康对照者16名(正常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