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0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目的 模拟在体肿瘤细胞微环境,体外建立不同氧供状态下的细胞模型,探讨乏氧再氧合条件下60 Coγ,射线照射对人喉鳞癌Hep-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喉鳞癌细胞分为3组:A组(常氧组)、B组(低氧组)、C组(低氧再氧合组).流式细胞仪检测HIF-1α、p5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细胞爬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细胞HIF-1α、p53蛋白表达;RT-PCR检测各组细胞HIF-1amRNA.结果 低氧能明显增加Hep-2细胞HIF-1α蛋白及其mRNA表达,同时p53蛋白表达相应上调.再氧合之后HIF-1α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呈现下调趋势,p53蛋白表达下调.同低氧(B组)相比再氧合之后(C组)Hep-2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低氧降低60Coγ射线照射对Hep-2细胞的诱凋亡作用,再氧合之后其诱凋亡作用明显提高.但在Hep-2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的同时却并未出现p53蛋白表达的增强,提示低氧再氧合之后60Coγ射线诱导Hep-2细胞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p53以外的其它促凋亡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62.
腭裂患儿鼻腔和鼻窦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病理学、CT扫描、计算机图像处理和三维CT重建方法观察了8例先天性腭裂患儿鼻腔和鼻窦的形态学改变,发现①8例腭裂患儿中,3例有双侧上颌窦炎,1例双上颌窦和前组筛窦有分泌物潴留,提示咽帆关闭不全可能是腭裂患儿鼻窦炎高发的主要原因;②连续CT扫描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结合三维CT重建可以准确计算鼻窦的体积,显示鼻窦的形状,为今后深入研究儿童鼻窦的发育和解剖特点提供了一条新路。计算机三维CT重建可以在冠状、矢状和水平位显示鼻腔和鼻窦占位病变的大小和侵犯范围,对正确诊断鼻部疾病,辅助教学,合理设计手术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3例,患者仰卧,臂丛麻醉生效后,在C型臂透视机帮助下完成骨折初步复位,然后安装外固定支架再复位。其中如骨折粉碎不稳定者,给予加用经皮钢针固定,或开放复位螺丝钢板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其中单纯外固定支架固定14例,经皮钢针加外固定支架固定7例,开放复位螺钉或钢板加外固定支架固定2例,一期植骨2例。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6~16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5~10周去除外固定支架,平均7周。关节功能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到91.3%。结论:外固定支架可较好地维持挠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脑磁图脑诱发磁场发生源大脑半球空间位置差异。方法对31例健康受试者(男27例,女4例)分别给予左、右耳纯音刺激,刺激强度为90dB,频率为2kHz,刺激间隔1s,持续时间8ms,记录脑听觉诱发磁反应(AEFs)。结果AEFs的主要波峰为M100,位于双侧大脑半球颞横回,两侧ECD位置由头坐标系统中的X、Y、Z轴表示,结果显示给予左耳纯音刺激,ECD在左、右侧大脑半球X、Z轴无显著性差异(P>0.05),ECD在左、右侧大脑半球Y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予右耳纯音刺激,ECD在左、右侧大脑半球X、Z轴无显著性差异(P>0.05),ECD在左、右侧大脑半球Y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青年人对纯音刺激的诱发磁反应左、右侧半球反应位置在Y轴存在显著性差异,M100位置均在Y轴显示不对称,即左侧M100位置位于颞横回偏后,右侧M100位置位于颞横回偏前。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胰复敏胶囊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制备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将入选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阳性对照及胰复敏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灌胃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胰复敏组灌胃高、中、低剂量胰复敏胶囊,每天1次,连续15d。测定空腹血清葡萄糖、空腹血清胰岛素、肌糖原含量、胰岛受体β、胰岛素敏感指数、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胰复敏胶囊可明显降低胰岛素抵抗小鼠体重,增加转棒时间;显著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提高胰岛β受体含量。结论胰复敏胶囊能改善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6.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赖氨酰氧化酶(1ysyl oxidase,LOX)在人喉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对喉鳞癌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喉鳞癌患者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α及LOX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HIF一1d、LOX在人喉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9%、84.2%,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10.0%,差异显著(P〈0.01);(2)HIF-1α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表达阳性率为100.0%、66.7%,差异显著(P〈0.05);LOX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3)HIF-1α表达随病理分级逐渐增强(P〈0.05),LOX表达随病理分级逐渐减弱(P〈0.05);(4)HIF-1α、LOX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型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5)HIF-1α与LOX在人喉鳞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在人喉鳞癌中HIF-1α与LOX的表达正相关。HIF-1α的高表达可能是造成LOX表达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7.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是使用分析仪记录分析睡眠状态下多项指标,为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提供依据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金指标。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导联较多,每一导联都受医患双方的主客观影响,失败或误差的可能性较大。我科自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共实施492例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检查,其中失败52例,现将失败原因、补救措施及经验教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8.
魏雅萍  要洁  冯向东  方桦  施惠君  王宝山  骆成玉  罗静  冯威健 《山东医药》2011,51(28):115-116,F0003
病历摘要 患者男,62岁,因"咳嗽3个月,腹痛、消瘦2个月"于2010年10月29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无发热、乏力、盗汗。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腹痛无明显规律。1个月前因发热,体温39℃,在外院静点左氧氟沙星5 d后体温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声频率和强度对老年人脑磁图的影响,为老年人大脑听觉皮质脑磁图的测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2例2002-01/2005-0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健康受试者,年龄60~80岁。以306通道全头型脑磁图仪测试听阈上30dB的0.5,2,4kHz纯音,以及听阈上30dB和50dB的2kHz纯音所诱发的双侧大脑半球听觉皮质脑磁场M100,并与其MRI解剖影像信息叠加整合,得到大脑听觉皮质磁源性影像。分析比较相同强度3种不同频率纯音和同一频率不同强度纯音所诱发M100的潜伏期、波幅及其等电流偶极在X,Y,Z坐标轴的三维定位。结果:32例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0.5,2和4kHz三种频率纯音声刺激所诱发的老年人大脑听觉皮质磁反应波M100潜伏期和波幅相同诱发侧别之间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其中又以处于语言频率的2kHz所诱发的M100潜伏期最短[同侧(110.3±8.9)ms;对侧(102.8±8.5)ms],波幅最大[同侧(16.7±4.2)nA;对侧(18.4±6.4)nA];而高频的4kHz所诱发的M100潜伏期最长[同侧(132.5±12.6)ms;对侧(120.7±10.1)ms],波幅最低[同侧(6.7±2.6)nA;对侧(8.6±3.7)nA]。②听阈上50dB的2kHz纯音较30dB的2kHz纯音诱发的老年人大脑听觉皮质M100潜伏期显著缩短[同侧(100.6±6.2),(110.3±6.5)ms;对侧(92.5±4.3),(102.8±5.6)ms;P均<0.01],波幅显著增加[同侧(22.3±4.4),(16.7±3.8)nA;对侧(26.5±6.4),(18.4±4.5)nA;P均<0.01]。两种强度2kHz纯音诱发的M100等电流偶极的位置在X,Y,Z轴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①老年人大脑听觉皮质的老化性退行性变是以感受较高频率声音的听觉皮质区域最早开始而且其退行性变的程度也最重。②增加刺激声强度仅能激活大脑听觉皮质更多数量的神经细胞,却不能改变大脑听觉皮质各种频率刺激声激活的区域和范围。③老年人大脑听觉皮质脑磁图的测试需要注意所选择的刺激声频率要包括各种频率的声音信息,测试较高频率刺激声诱发的脑磁图时声音强度不可过低。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出现的大脑听觉皮质老化的发生发展规律,为老年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所有受试者为2002-01/2005-0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者。以306通道全头型脑磁图仪分别测试青年组(18~28岁)30例、老年前期组(45~59岁)35名、老年期组(60~80岁)32名健康受试者0.5,1,2,4,6kHz纯音诱发的双侧大脑半球听觉皮质脑磁场M100,并与其MRI解剖影像信息叠加整合,得到大脑听觉皮质磁源性影像。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各刺激频率纯音所诱发M100的潜伏期、波幅及其等电流偶极在X、Y、Z坐标轴的三维定位。结果:97名健康人均完成全部测试,进入结果分析。①老年前期组和老年期组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其纯音听力在所有测试频率均随年龄增加显著逐渐下降(P<0.01);M100的潜伏期随年龄增加逐渐延长,波幅逐渐降低。②老年期组在各刺激声频率诱发的M100潜伏期和波幅均较老年前期组和青年组出现了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延长或降低;M100的等电流偶极位置双侧大脑半球听觉皮质均在2,6kHz刺激声发生向内、后、下方向的位移或偏离,在4kHz均发生向内、后、上的位移或偏离;等电流偶极的位置分布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分散。结论:老年人的大脑听觉皮质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的老化主要表现为大脑听觉皮质在激活的时间、程度和空间位置的重组,探寻纠正和改善这种重组发生的方法可能成为未来有希望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发生和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