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根据中医类学术论文标题的特点,阐述了标题英译时应遵循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分析标题,充分理解其含义,把握中心词汇正确翻译,同时要简练,避免冗余套词,灵活使用缩略词语,合理运用副标题,以便能更好地进行标题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2.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致脑出血患者手术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致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0—2011-09收治的27例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资料,探讨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手术体会。结果 27例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中存活23例,10例基本生活自理,死亡4例。结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并发脑出血患者,应停服阿司匹林,给予促凝药物、新鲜血浆或血小板治疗,手术尽量选择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评价椎体矢状切除技术在胸腰椎肿瘤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探讨椎体分区、分型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以椎体椎弓根的内侧缘、外侧缘和椎体中线为界,将椎体的解剖部位对称地分为Ⅰ/Ⅱ/Ⅲ区,并根据此分区进行分型,Ⅰ型,肿瘤累及Ⅰ区,矢状切除范围为同侧Ⅰ~Ⅱ区;Ⅱ型,肿瘤累及Ⅱ区,矢状切除同侧Ⅰ~Ⅲ区;Ⅲ型,肿瘤累及Ⅲ区,矢状切除同侧Ⅰ~Ⅲ区及对侧Ⅲ区。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于2018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科进行胸腰椎肿瘤矢状切除的患者共8例,男性6例(75%),女性2例(25%),平均年龄37.8±4.8岁。骨肉瘤2例,软组织肉瘤2例,转移癌2例,良性局部侵袭性肿瘤2例。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5例。分别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相关临床数据,包括肿瘤累及分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重建方式、手术并发症、复发率、远期并发症、Frankel分级,随访观察该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时间22.3±3.9个月(12~40个月),术中失血量为1812.5±333.0ml,手术时间为369.6±27.7min。有1例软组织切缘阳性,因患者在外院首次手术造成硬膜粘连,我院进行第二次手术;所有患者骨切缘均为阴性。肿瘤学结果包括1例肿瘤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局部复发率12.5%(1/8),1例远处转移,无感染及死亡病例,未见内固定失败病例。Frankel分级手术后未见恶化情况。结论:基于我们提出的分区、分型系统,可以有效指导胸腰椎肿瘤的椎体矢状切除,保留部分椎体,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临床解剖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7个月~58岁,平均(17.6±13.2)岁。右冠状动脉心腔瘘65.4%(17例),其中瘘口位于右心室6例,左心室2例,右心房5例,左心房4例;左冠状动脉心腔瘘26.9%(7例),其中瘘口位于右心室5例,左心室2例;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7.7%(2例)。单个瘘口23例,多个3例。根据其临床解剖特征,CAF在体外循环下闭合18例,非体外循环下直接结扎或缝扎8例,合并畸形同期处理。结果:本组患者无死亡。23例随访1个月~8年,平均2.8年,均无心肌梗死及残余瘘。22例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例Ⅱ级。结论:外科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根据CAF的临床解剖特征,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成功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性病和艾滋病的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大学生群体中性病、艾滋病感染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国艾滋病疫情呈增长趋势,大学生已成为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点人群。本文回顾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以期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6.
背景居民可以自由进入专科医疗服务机构是苏联普遍推行的一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模式,而立陶宛的初级卫生保健正从这种模式中发生转变。目前有四种初级卫生保健模式在立陶宛共和国并行存在,这给研究分析初级卫生保健模式对转诊率的影响提供了条件。该研究目的为探讨克莱佩达市在针对共病作出适应机制后,立陶宛不同初级卫生保健模式的转诊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克莱佩达市有18家初级卫生保健机构,该研究以在这类机构注册的所有人群为研究对象。初级卫生保健机构有四种运行模式:农村公立家庭医疗诊所、城市私立家庭医疗诊所、公立综合诊所和私立综合诊所。2005年每个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的注册患者信息以及转诊信息都来源于立陶宛的国家医疗保险基金数据库。该数据库中记录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初级卫生保健模式、转诊情况和ICD10的诊断分类。采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ACG病例组合系统研究共病;使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初级卫生保健模式下的转诊率。结果农村公立家庭医疗诊所的注册患者转诊至专科医疗服务机构的转诊率明显低于其它三类初级卫生保健模式。共病等级与患者经医生转诊占自我转诊的比例呈正相关。结论农村地区的家庭医疗诊所的转诊率比城市地区低,尚无法确定是否由组织、医生培训或筹资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研究结果提示城市地区的初级卫生保健存在改善空间;患者的居住地点和共病等级是影响转诊率的重要因素;同时,守门人制度对不同共病等级患者的转诊方式存在影响,即经医生转诊的患者其共病等级往往较高。  相似文献   
107.
<正>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常规手术一样,也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文献报道为2%~3.2%。我院自1995年3月至1997年11月共实施LC1000例,现就其手术技巧和并发症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组男272例,女728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89岁,平均年龄48.2岁。急性胆囊炎223例、缩性胆囊炎88例,慢性胆囊炎689例,胆囊结石940例,胆囊息肉54例,胆囊癌2例,伴有冠心  相似文献   
108.
胸锁关节后脱位较少见。由于本病可造成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因此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患者男,19岁。入院前7小时因被他人用铁锹击打左肩部,感左胸部疼痛,并随左肩运动加重而入院。查体:两侧胸锁关节不对称,左侧胸锁关节处可见并可触及凹陷,有触痛。左侧肩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均可引起左胸锁关节处疼痛。左上肢感觉正常。桡动脉搏动同右侧。胸部X线正位片可见双侧胸锁关节不对称,气管向右移位(图1)。胸部CT检查:左侧锁骨内侧端向后脱位,气管向右移位(图2)。入院诊断:左侧胸锁关节后脱位。给予手法复位,失败后行手…  相似文献   
109.
心脏异物临床少见 ,如救治不及时常导致严重后果。1997年 7月至 1998年 10月 ,我们收治 3例心脏异物患者 ,均救治成功。现报告如下。例 1:女 ,2 3岁。因自残将 3枚缝衣针刺入左胸 ,8小时后入院。 X线胸片示 2枚针形金属异物位于左前胸壁 ,1枚针形金属异物位于心尖部。B超检查示一长3.8cm的针形金属强回声自心尖部穿过二尖瓣前乳头肌进入左室腔 ,约有 0 .5cm在心肌外 ,心包腔内有1.0 6cm液性暗区。检查期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严重紫绀 ,脉搏和血压均测不到。考虑为急性心包填塞 ,行心包穿刺未成功。立即间断静脉推注未稀释的多巴胺 ,急症行…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眼经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长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观察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的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53例(77眼),所有患眼均接受一期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经巩膜缝线固定IOL植入术。对术后最终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术眼出现的主要并发症进行系统性的临床观察。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77 例接受一期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经巩膜缝线固定IOL植入术的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眼,术后随访时间为(38±26)个月,最短12个月,最长130个月。术前BCVA(LogMAR)为0.84±0.55,术后为0.26±0.43,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t=8.55,P < 0.001)。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1眼(1.3%)术中视网膜脱离,2眼(2.6%)术后早期前房积血,2眼(2.6%)术后早期切口玻璃体嵌顿。术后远期并发症包括:6 眼(7.8%)视网膜脱离,发生于术后(22±12)个月,1 眼(1%)IOL移位或脱位,发生于术后5 年。术后不良主诉包括:32 例(60.4%)术后随访时主诉干眼症状,6例(11.3%)主诉眩光现象。结论: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经巩膜缝线固定IOL植入术可以显著提高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视力。远期随访中,视网膜脱离及IOL脱位是尤其需要警惕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