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36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109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脑卒中患者不同病期脑水肿变化的无创动态监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不同病期脑水肿的变化情况,以及脑水肿无创监测的灵敏性、稳定性及可能性。方法:①病例分组:脑卒中组,55例。其中脑出血19例,脑梗死36例。对照组106例,为本院工作人员、陪伴等健康志愿者。②方法:采用BOE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测定双侧大脑半球阻抗值;并对5例患者200g/L甘露醇125mL脱水前后脑梗死患者脑阻抗值进行连续多时相点动态测定。结果:①脑卒中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阻抗值测定结果:对照组双侧大脑半球阻抗值非常相近[(1.042&;#177;0.204)比(1.043&;#177;0.184)k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脑出血组、脑梗死组患侧大脑半球阻抗值[(1.192&;#177;0.254),(1.409&;#177;0.238)kΩ]不同程度显著高于健侧[(1.022&;#177;0.357),(1.144&;#177;0.207)kΩ],以病程1~3d,4~7d更为明显,&;gt;7d时差距缩小。②55例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脑脊液压力与患侧大脑半球阻抗值呈显著正相关(r=0.754,P&;lt;0.01)。③急性脑梗死患者5例脱水后双侧大脑半球阻抗值测定结果:患侧大脑半球阻抗值明显降低,以1-3h最为显著;5.0—6.0h接近脱水前。结论:①急性脑卒中患者患侧大脑半球阻抗值显著增高。②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可灵敏、客观地反映脑卒中患者脑水肿的情况。  相似文献   
862.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肝脏的损伤作用及其拮抗剂WEB2170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45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PAF损伤组和WEB2170预处理组,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和肝组织丙二醛(MDA)水平,组化染色积分光密度法测定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体外实验,应用DPH探针测定培养肝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观察用PAF刺激培养的Kupffer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和MDA的情况。结果体内实验:PAF可致大鼠血清AST、ALT、LDH及组织MDA升高(P〈0.05~0.01),SDH酶染色积分光密度值(Dλ)降低,WEB2170预处理可减轻上述改变(P〈0.05~0.01);体外实验,PAF可使肝细胞膜流动性降低(P〈0.01),而WEB2170(50ng/ml)可减轻PAF所导致膜的流动性降低(P〈0.05);PAF可刺激Kupffer细胞产生TNF、MDA(P〈0.01),呈剂量依赖性,可被WEB2170显著抑制(P〈0.01)。结论PAF对肝脏有损害作用,其拮抗剂WEB2170对PAF所致肝脏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63.
利用动物体内外试验,研究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损害中的作用。结果显示,TNFα单独或与D氨基半乳糖(D-GaIN)联合作用于培养肝细胞,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上清液中AST活性无明显变化、将TNFα处理后的树鼩血清作用于培养肝细胞,细胞上清液中AST活性升高、加入一定浓度的aprotinin能抑制选种效应。在HBsAg预先致教的树鼩体内注入TNFx,可导致肝、肺、肠等器官的出血、坏死。这提示,TNFx在肝损害中起一定作用,并在体内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64.
利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从地区、行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性别、年龄和工龄等不同维度对2015-2018年白银市煤尘(煤矽尘)工人高仟伏胸片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平川区(90.8%),采矿业(88.8%),国有企业(95.2%)、大型企业(83.8%)、男性(91.0%)、年龄40~49岁(4...  相似文献   
865.
将D-氨基半乳糖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为中药组、益菌液组、益生菌-中药复合制剂(YZF)组、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5组,检测其转氨酶、内毒素、肠道正常菌群,行病理检查,评价各组保肝效果。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中药组、YZF组和益菌液组的谷丙转氨酶、线粒体谷草转氨酶明显降低(P〈0.01,〈0.05);病理结果显示,除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外,其他3组对急性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其他3组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类杆菌均上升,肠杆菌、肠球菌、梭菌均下降,内毒素均降低。提示复合中药益生菌制剂对实验性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以YZF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66.
拉米夫定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生存率的提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配对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1999年10月至2003年12月住院的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年龄、性别和病程3个变量对应用拉米夫定和未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进行匹配,比例为1:1.配对结果为拉米夫定治疗组103例,未用拉米夫定组103例.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并比较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的差别.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85 d,3年生存率为42.7%;未用拉米夫定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5 d,3年生存率为23.4%,两组之间生存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可提高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67.
肝性脑病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脑病系指由肝功能严重失调或障碍所致,以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有肝功能失调或障碍的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在排除其他大脑疾病后,即可诊断为肝性脑病。美国胃肠病学院实践资料委员会的《肝性脑病实践指导》提出,肝性脑病的防治应该在正确的诊断和分期分级的前提下,采用综合的防治方案。目前认为,对肝性脑病的治疗主要以预防和药物治疗为主,其中药物治疗包括营养支持,降低肠道氮质负荷,脱氨药物、支链氦基酸、影响神经传导药物以及纳络酮等药物的综合应用等。  相似文献   
868.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耀凯  王宇明  方蓉 《中国药房》2006,17(7):522-52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学标志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给予拉米夫定,后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观察用药后血清病毒学标志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时治疗组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2周、24周时治疗组肝功能指标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促进患者HBeAg/抗-HBe血清转换。  相似文献   
869.
王宇明 《传染病信息》2005,18(Z1):33-34
阿德福韦酯是腺嘌呤磷酸酯化合物阿德福韦的前药,口服后可迅速水解为阿德福韦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或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我国第一个研制成功的阿德福韦酯--代丁,已经于2003年8月-2004年10月在6个研究中心完成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70.
纤维淤胆性肝炎是由严重全身免疫抑制诱发的特殊病毒性肝炎,易发展为免疫抑制诱导性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本文阐述了其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及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