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原肺水肿患者水电解质代谢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水、电解质代谢障碍与高原肺水肿发生的关系;方法:观测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电解质对比,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与高原同海拔健康人水负荷试验对比,从而了解高原肺水肿患者水电解质代谢的变化;结果:显示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血电解质有轻度的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尿电解质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尿Na^ 浓度明显增高(P<0.01),K^ 、C1^-浓度显著下降(P<0.05),Ca^2 浓度有轻度增高(P>0.05);水负荷试验表明高原肺水肿患者排尿能力在各个时间段及一段时间内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存在着水、电解质代谢障碍,水、电解质代谢障碍参与了高原肺水肿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2.
血常规与血气分析变化对高原脑水肿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与早期高原脑水肿的关系,希望对高原脑水肿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根据高原反应症状评分以及典型症状,对24200例急进高原人员进行筛查,对其中162例高原脑水肿疑似病例进行观察随访,分析他们急进高原1周内血常规、生化、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在高原脑水肿疑似病例中,有36例最后确诊为高原脑水肿,必须住院治疗。高原脑水肿人群在高原暴露48h后出现更严重的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毒及白细胞增高表现,与未发生高原脑水肿的观察对象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进高原早期出现,且不随高原适应时间延长而逐渐改善的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毒及白细胞增高与早期高原脑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高原脑水肿早期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的早期诊断标准。方法应用急性轻型高原病症状分度及评分表对24200例急进高原人员进行筛选,筛选出高度疑似HACE者作为重点观察及随访对象,通过对重点观察及随访对象中非HACE组及HACE组患者的早期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头颅CT、磁共振(MRI)等]进行对照分析,制定出高原脑水肿的早期诊断标准。结果高原脑水肿的早期诊断标准:①近期由平原进入高原(海拔3000m以上),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出现严重头痛、呕吐症状(各症状急性高原反应评分均〉4);在高原现场经卧床、小流量吸氧及对症治疗后无缓解。②紫绀,眼底异常改变:包括视乳头水肿、视乳头充血、视网膜动脉痉挛。③MRI检查可发现脑实质内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的斑点状或小片状改变。④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升高。⑤持续性及进行性发展的低氧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⑥脑电图检查可见慢波性异常为主的表现。结论早期HAPE在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特征性改变。①、②、③为必备条件,结合④、⑤、⑥即可对早期HACE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4.
高原肺水肿早期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的早期诊断标准。方法对筛选出的高度疑似HAPE对象进行重点观察及随访,通过对其中非HAPE组及确诊HAPE组的早期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筛选并制定出HAPE的早期诊断标准。结果高原肺水肿的早期诊断标准:①近期进入高原(海拔3000m以上),静息状态下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有或无少量咳白色泡沫痰。②局部或一侧、双侧呼吸音粗糙,有或无局部湿啰音,中央型紫绀、心动过速(〉100/min)、呼吸频率增快(〉24/min)。③早期常规X线检查,可表现为肺内透光度降低、肺纹理增多或模糊、肺内呈磨玻璃样改变或小片状影。CT扫描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磨玻璃样改变、小结节样影、散在或孤立终末支气管肺泡水肿、纤细网纹状影。④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⑤动脉血气检查,可表现出持续性的低氧血症,并伴轻度呼吸性碱中毒。⑥心电图检查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顺钟向转位、P波高尖等。⑦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表现为早期显著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⑧经卧床休息、吸氧、降低肺动脉压及利尿等治疗,症状迅速好转。结论早期HAPE在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特征性改变,在具备结果①、②、③的条件下,结合④、⑤、⑥、⑦、⑧即可对早期HAPE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5.
目的:以黄芪多糖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通过口服给药后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形式。方法:采用醇沉试验和斐林反应等化学鉴别法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鉴定黄芪多糖在SD大鼠体内的代谢形式。结果:黄芪多糖体内代谢物醇沉试验为阴性,表明未检测到多糖;斐林试剂反应为阳性,表明在含药血清样品中可检测到多糖代谢物。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黄芪多糖体内代谢物分子量与单糖标准品基本一致。结论:黄芪多糖经口服后在动物体内分解为单糖或低聚糖。  相似文献   
56.
脂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平生  王宇亮  彭成 《新中医》2006,38(4):31-32
目的:观察以健脾祛痰化积法组方的脂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NAFL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脂消胶囊(由茯苓、生白术、白芥子、青皮、山楂、泽泻等组成)治疗。对照组口服多烯康胶丸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对照组为7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以健脾祛痰化积法组方的脂消胶囊治疗NAFL,疗效显著,并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及血脂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茵虎退黄方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epatitis B virus-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1)营养支持疗法:血浆白蛋白低于30 g·L-1者,给予同型血浆200 m L、体积分数20%人血白蛋白50 m L(两者交替应用),均每周2次,静脉滴注。(2)保肝治疗: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 m L,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20μg,分别加入体积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每日1次。(3)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口服,每日1次。(4)人工肝支持治疗(血浆置换):每次置换新鲜同型血浆2 000 m L,每周1次,若血清总胆红素低于正常高限值10倍,即停止人工肝治疗。(5)并发症防治:合并感染者及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积极预防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虎退黄方(茵陈45 g,虎杖30 g,赤芍30 g,茯苓30 g,猪苓20 g,炒白术20 g,郁金20 g,车前子30 g,玉米须30 g)治疗。腹部胀满甚者加大腹皮30 g,炒莱菔子30 g;纳差者加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20 g,焦谷芽20 g,便秘甚者加麻子仁30 g,生大黄9 g;有齿鼻衄血或皮下瘀斑者,加仙鹤草30 g,三七3 g;有神志异常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每日1丸。以上中药配方颗粒由深圳三九医药贸易有限公司提供。两组患者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清肝功能指标如总胆红素(serum total bilirubin,TBIL)、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血清白蛋白(blood 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等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其他生化学指标如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血氨(blood ammonia,AMON))、内毒素(endotoxin,LP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AMON、LPS、TNF-α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人工肝治疗次数及住院治疗时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HBV-ACLF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人工肝治疗次数,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其作用机制与降低患血氨、内毒素水平及减少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释放,从而阻断肝细胞进一步损伤、促进者肝脏功能恢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8.
雷公藤多甙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彭勃  苗明三  王宇亮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1):1067-1069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片致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以雷公藤多甙片按成人 10 ,20 ,30倍剂量给小鼠灌胃 ,探讨不同剂量致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再以 20倍剂量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 ,分别在 9,18,27,36h测小鼠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 (ALT) ,以探讨不同时间对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测定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Px)、肝匀浆LPO值 ,以探讨雷公藤多甙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机理 ;并分别取肝组织作病理观察。结果 :在成人 20倍剂量时急性肝损伤明显 ,小鼠死亡少 ,在急性肝损伤后 18h取材肝损伤明显。结论 :雷公藤多甙片可致小鼠急性肝损伤 ,其机理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和随访急进高原后疑似高原脑水肿者(HACE)的症状、体征变化,为制定HACE的早期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24200名急进高原人员进行筛查,对其中162例HACE疑似病例进行观察随访,总结急进高原1w内的症状、体征变化。结果在这些HACE疑似病例中,有36例最后确诊为HACE。HACE患者早期头痛、呕吐(症状评分≥4)以及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紫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HACE组(P〈0.05),且经休息及对症治疗后无缓解;HACE发病高峰为急性高原暴露24—72h。结论严重头痛、呕吐症状的出现与早期HACE发病密切相关,尤其当这些症状经15—24h单纯卧床、小流量吸氧及对症治疗后无明显缓解时,应警惕早期H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不同治疗方案之间疗效,初步探索高原脑水肿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HACE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C组,A组给予吸氧、地塞米松、甘露醇、速尿治疗,B组给予吸氧、地塞米松、甘露醇、乙酰唑胺治疗,C组给予吸氧、β-七叶皂甙、甘露醇、速尿治疗,并对3组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从症状缓解时间、CT影像上脑水肿征象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A组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3种治疗方案安全性比较,A组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及C组(P〈0.05)。结论吸氧、地塞米松、甘露醇、速尿方案具有安全、疗效显著的特点,可以作为高原脑水肿规范化治疗方案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