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目的 基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发生风险的评估数据,对泌尿外科肿瘤患者DVT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因素及预后模型进行探究,以此辅助临床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做出准确的预后判断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方法 抽取选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泌尿外科肿瘤患者住院期间建立的3 814条DVT发生风险评估表单记录的数据。首先,对数据样本进行相关性因素提取,并行数据清洗、脱敏及结构化处理;然后,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特征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回归性分析,得到患者DVT发生风险的显著性相关因素;最后,基于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算法和决策树算法,采用交叉验证方法训练分类器并检验相关性因素对患者DVT发生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 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活动、特殊风险、外科手术与患者DVT发生风险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  相似文献   
522.
目的探讨泄殖腔畸形患儿合并复杂畸形的手术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7例泄殖腔畸形女患儿的临床资料, 中位手术年龄为13.2个月, 范围为7.2~34.6个月。其中短共同通道者(≤3 cm)13例, 长共同通道者(>3 cm)4例。3例合并其他畸形:泄殖腔畸形合并球形结肠及双半子宫1例, 泄殖腔畸形合并直肠膀胱瘘及膀胱外阴瘘1例, 泄殖腔畸形误诊为直肠阴道瘘行肛门成形术后反复泌尿系统感染1例。通过电话和门诊随访患儿的排便控制功能与泌尿系统并发症, 使用Rintala评分评估患儿控便能力。结果 17例患儿中, 13例短共同通道者患儿采取后矢状入路尿生殖窦整体下拖+肛门成形术, 中位手术年龄为13.4个月, 中位手术时长185 min。4例长共同通道患儿行腹腔镜/开腹辅助腹骶会阴联合尿生殖窦整体下拖+肛门成形术, 中位手术年龄为12.5个月, 中位手术时长482 min。术后随访短共同通道患儿的中位Rintala评分为16分, 4例患儿出现尿路感染, 2例患儿存在尿失禁情况, 其余7例未出现泌尿系统并发症。长共同通道组患儿的中位...  相似文献   
523.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比较观察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组(15例)与干扰素组(15例)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结果发现中药组与干扰素组对HCV-RNA的转阴率均为20.00%,抗HCV的转阴率分别为33.33%和26.66%;在症状、肝功能的改善方面,中药组明显优于干扰素组,干扰素组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中药组抗病毒远期疗效与干扰素组比较更为稳定持久,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理检测结果证实中药组有改善肝细胞充血水肿、汇管区的炎症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4.
张虹  王静  包芹  王奕开 《中国妇幼保健》2023,(13):2458-2463
目的 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新生儿氨基酸代谢病进行筛查,对宿迁地区确诊为氨基酸代谢病的新生儿遗传特征、发病率、疾病谱、基因突变谱进行分析。方法 分析2016年9月—2021年12月参加宿迁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氨基酸串联质谱检测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的215 263例样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现7种氨基酸代谢病,共81例,其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占86.42%,是宿迁地区氨基酸代谢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9种突变基因PAH、PTS、MAT1A、CBS、TAT、SLC25A13、OTC、ASS1、CPS1中发现76种不同的突变位点,包括一些热点突变,如在PAH基因中发现c.158G>A、c.728G>A、c.611A>G、c.331C>T、c.1197A>T、c.721C>T、c.1068C>A突变,在SLC25A13基因中发现IVS16ins3kb突变。结论 通过串联质谱筛查确定了宿迁地区新生儿氨基酸代谢病的遗传特征、发病情况、疾病谱及基因突变谱,为宿迁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和遗传咨询、诊断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