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 探索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药材-饮片-水煎液-基准样品的全过程质量传递规律,为其经典名方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制备15批TSD水煎液、基准样品,建立水煎液、基准样品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UPLC)特征图谱,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5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计算各成分在药材-饮片-水煎液-基准样品传递过程中的转移率。结果 15批TSD水煎液和基准样品的特征图谱,相似度均>0.9,共归属20个共有峰,经与对照品比对指认出11个色谱峰,分别为没食子酸、地黄苷D、苦杏仁苷、绿原酸、芍药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毛蕊花糖苷、槲皮素、苯甲酰芍药苷、藁本内酯。5种成分在水煎液、基准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地黄苷D0.26~0.46、0.11~0.30mg/g,阿魏酸0.33~0.51、0.09~0.18mg/g,芍药苷1.07~2.43、0.48~1.49mg/g,苦杏仁苷1.66~2.31、0.60~1.58mg/g,羟基红花黄色素A0.98、0.26~0.44mg/g。药材至饮片、饮片至水煎液、水煎液至基准样品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地黄苷D101.50%、55.44%、64.11%;阿魏酸94.31%(当归药材至饮片)、93.91%(川芎药材至饮片)、37.24%、35.61%;芍药苷111.55%、72.80%、63.48%;苦杏仁苷117.34%、91.78%、64.60%;羟基红花黄色素A93.64%、60.23%、34.19%。结论 采用UPLC特征图谱结合5种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分析TSD药材-饮片-水煎液-基准样品的量值传递规律,为TSD经典名方制剂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2.
科主任的职能和自身建设:鉴于科主任职能的重要,科主任自身素质要提高。1.加强政治品德修养,树立个人良好的形象,不断深化钻研业务,提高专业理论和技术能力。2.科主任要为人表率,凝聚力强,处事公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敢说真话,实话,对人遇事讲实事求是。3.科主任必须善于管理,用现代科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对学龄期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5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学龄期哮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哮喘控制情况、症状感知情况。结果出院后4,8,12周干预组患儿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出院后8,12周干预组患儿病情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日间症状感知评分、夜间症状感知评分、变应性鼻炎症状感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学龄期哮喘患儿实施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哮喘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4.
王团结 《中国药房》2012,(18):1674-1676
目的:研究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在患儿中的药动学。方法:非抗生素治疗腹腔内感染、皮肤和/或皮肤结构感染、眶周-眶隔前和面部蜂窝组织炎的住院患儿(<12岁)共计56例纳入本研究,注射剂量为37.5~72mg·kg-1的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2∶1)。采用带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血清或血浆中氨苄西林和舒巴坦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剂量或性别不影响氨苄西林或舒巴坦的药动学。3个年龄组的平均CL、Vss、t1/2相似(P>0.05)。氨苄西林或舒巴坦清除率与患儿年龄之间的关系无显著相关性。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可通过静脉给药于≥1岁患儿,给药剂量为72mg·kg-1(2∶1),q6h。结论: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的药动学与剂量和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在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轨道阱串联质谱联用(UHPLC-LTQ-Orbitrap-MS)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以正负离子模式采集多级质谱碎片信息,对大鼠灌服桂枝茯苓胶囊混悬液后的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进行分析,利用质量亏损过滤(MDF)技术进行代谢产物鉴定分析。结果:共鉴定出8个原形及50个代谢产物,在体内主要发生Ⅰ相代谢反应(脱羧、水解、脱羟基和脱水等)及Ⅱ相代谢反应(甲基化、乙酰化、硫酸化及葡萄糖醛酸化等)。结论:采用LC-MS方法鉴定了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体内桂枝茯苓胶囊代谢产物,为该复方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考察桂枝茯苓胶囊及其15个活性成分组合物对大鼠盆腔炎模型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盆腔炎的治疗作用。方法:90只雌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大肠埃希菌造成大鼠盆腔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组(250 mg·kg~(-1)),15个成分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75,150,300 mg·kg~(-1)),每组15只。桂枝茯苓胶囊及其成分组合物ig给药后15 d后将大鼠处死,取子宫后称重并计算子宫质量系数;取血后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及血浆免疫球蛋白A(Ig A),Ig G和Ig M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系数明显升高,血浆Ig A,Ig G和Ig M的含量明显降低,子宫病理综合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桂枝茯苓胶囊及活性成分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盆腔炎大鼠的子宫系数,能明显降低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清TNF-α含量,升高IL-2含量,并提高血浆Ig A,Ig G和Ig M的含量,对子宫病理综合评分也有显著性降低(P0.05,P0.01)。结论:15个活性成分组合物与桂枝茯苓胶囊均有明显的抗实验性大鼠盆腔炎作用,提示15个活性成分可能是桂枝茯苓胶囊盆腔炎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7.
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s E2,PGE2)是参与炎症、疼痛等多种生理病理机制过程的活性物质。该文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PGE2的模型上,利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omogeneous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HTRF)方法结合全自动化筛选操作系统,建立检测PGE2含量的高通量模型,选用公司中药物质基础库内的5 121个中药成分为检测样品,用于筛选PGE2抑制剂。该模型选择细胞铺板密度为每孔2 000个细胞;阳性化合物的IC50平均值为(7.3±0.1)μmol;检测板的Z'因子均大于0.5,平均值为0.7;5 121个样品中有228个样品在检测浓度对PEG2产生的抑制率大于50%,23个样品对PEG2产生的抑制作用大于80%。该模型数据稳定性和准确性均达到预期标准,表明筛选结果可靠真实;自动化筛选系统的引入,令该模型具有快速,微量,高效等优势,日平均筛选量达到14 000数据点以上,为抗炎镇痛相关新药发现和中药有效物质成分的前期快速筛选提供了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建立金振口服液(Jinzhen Oral Liquid,JOL)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真空波-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UVD-ELSD)特征指纹图谱,结合13个主要代表性成分(没食子酸、甘草苷、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甘草素、黄芩苷、白杨素-7-O-β-D-葡萄糖醛酸、千层纸苷、汉黄芩苷、大黄酚-1-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甘草酸、猪去氧胆酸、胆酸)同时定量的方法,对市售制剂进行整体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Cosmosil-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为254 nm;ELSD漂移管温度115℃;载气体积流量2.0 L/min;以甲醇-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JOL的HPLC-UVD-ELSD特征指纹图谱,对主要特征峰进行明确化学指认并确定组方中药来源,运用相似度软件对15批市售制剂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在市售制剂批间差异小的前提下测定主要代表性成分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JOL的HPLC-UVD-ELSD指纹图谱结合13个代表性成分同时定量的方法;覆盖该复方4味组方中药的15个主要特征峰得到明确化学指认,分别为没食子酸(1号峰)、甘草苷(5号峰)、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7号峰)、甘草素(11号峰)、黄芩苷(13号峰)、白杨素-7-O-β-D-葡萄糖醛酸(16号峰)、千层纸苷(17号峰)、汉黄芩苷(18号峰)、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19号峰)、大黄酚1-O-β-D-葡萄糖苷(20号峰)、大黄酸(24号峰)、甘草酸(26号峰)、(18β,20α)-甘草酸(27号峰)、猪去氧胆酸(28号峰)、胆酸(29号峰),并初步确定了29个特征峰的组方中药来源分别为8、12、13、15~18号峰归属于黄芩,3~5、10、11、25~27号峰归属于甘草,1、6、7、9、14、19、20、24号峰归属于大黄,2号峰归属于平贝母,28、29号峰归属于人工牛黄,21~23号峰归属于辅料;15批市售制剂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值在0.968~1.000;13个定量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0.999 9),且平均回收率为96.90%~102.84%,15批市售制剂定量成分的质量浓度分别为没食子酸51.82~148.27 μg/mL、甘草苷75.04~130.00 μg/mL、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31.72~39.84 μg/mL、甘草素14.24~43.65 μg/mL、黄芩苷610.37~867.40 μg/mL、白杨素-7-O-β-D-葡萄糖醛酸12.87~34.09 μg/mL、千层纸苷62.45~101.48 μg/mL、汉黄芩苷155.41~205.86 μg/mL、大黄酚-1-O-β-D-葡萄糖苷11.56~23.72 μg/mL、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16.14~36.87 μg/mL、甘草酸222.97~310.32 μg/mL、猪去氧胆酸177.48~239.70 μg/mL、胆酸98.54~132.85 μg/mL。结论 所建立的金振口服液HPLC-UVD-ELSD特征图谱和定量测定分析方法为进一步提升制剂整体质量标准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49.
李海波  杨群  区伟珍  王团结  曹亮  王振中  姚新生  于洋  肖伟 《中草药》2020,51(23):5972-5979
目的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建立金振口服液(JOL)氨基酸特征指纹图谱及29种氨基酸(磷酸丝氨酸、牛磺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谷氨酰胺、肌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瓜氨酸、α-氨基丁酸、缬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β-丙氨酸、β-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鸟氨酸、赖氨酸、组氨酸、3-甲基组氨酸、精氨酸、羟脯氨酸、脯氨酸)同时定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日立855-4507型离子交换色谱柱(60 mm×4.6 mm, 3 μm);检测波长分别为570、440 nm;流动洗脱泵体积流量0.35 mL/min;衍生泵体积流量0.30 mL/min;反应柱温135℃;以柠檬酸缓冲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JOL氨基酸特征指纹图谱,对29个主要特征峰进行化学成分指认,运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对16批市售制剂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对29种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建立了JOL氨基酸特征指纹图谱结合29种氨基酸同时定量的方法;16批市售制剂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值在0.989~1.000;29种定量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2=1.000),且平均回收率为95.71%~101.87%;16批市售制剂29种氨基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磷酸丝氨酸15.457 2~29.362 4 μg/mL、牛磺酸64.423 4~114.238 6 μg/mL、天冬氨酸19.056 4~32.549 0 μg/mL、苏氨酸6.704 8~7.841 8 μg/mL、丝氨酸22.609 4~39.382 8 μg/mL、天冬酰胺61.134 0~115.456 0 μg/mL、谷氨酸32.254 6~63.127 2 μg/mL、谷氨酰胺5.223 8~8.953 2 μg/mL、肌氨酸4.081 0~44.007 6 μg/mL、甘氨酸12.403 0~23.516 4 μg/mL、丙氨酸33.876 8~44.257 4 μg/mL、瓜氨酸3.514 2~9.881 0 μg/mL、α-氨基丁酸1.126 4~2.287 8 μg/mL、缬氨酸11.584 6~15.469 0 μg/mL、胱氨酸1.660 2~4.041 8 μg/mL、异亮氨酸4.087 8~5.469 2 μg/mL、亮氨酸8.295 2~11.724 0 μg/mL、酪氨酸7.492 6~10.761 2 μg/mL、苯丙氨酸4.856 4~9.248 0 μg/mL、β-丙氨酸2.309 4~6.782 6 μg/mL、β-氨基丁酸0.175 0~14.790 6 μg/mL、γ-氨基丁酸17.654 4~26.621 8 μg/mL、鸟氨酸42.338 4~58.172 6 μg/mL、赖氨酸12.994 9~28.498 0 μg/mL、组氨酸1.802 6~4.067 4 μg/mL、3-甲基组氨酸2.608 4~4.384 0 μg/mL、精氨酸107.141 6~301.649 8 μg/mL、羟脯氨酸15.811 6~37.807 6 μg/mL、脯氨酸143.714 6~243.956 6 μg/mL。结论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测定JOL中氨基酸具有重现性好、结果可靠的优点;且JOL中氨基酸类成分定性定量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君药山羊角对制剂组方的成分贡献,为构建JOL全方位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牡丹皮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收牡丹皮新鲜药材,分别采用3种现代不同干燥方式(热风、红外、微波)下4个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及晒干、阴干处理,干燥至水分合格为止;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串联法(UPLC-TQ-MS)技术,对牡丹皮中酚及酚苷类、单萜苷类、有机酸类、黄酮类、鞣质类、苯丙素类等类型共16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将14个干燥品的分析结果标准化处理,进行主成分(PCA)分析。结果:经主成分分析,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牡丹皮药材中化学成分含量综合评分依次为:红外(40℃)干燥红外(50℃)干燥微波(60℃)干燥红外(60℃)干燥微波(40℃)干燥热风(50℃)干燥微波(50℃)干燥热风(40℃)干燥红外(70℃)干燥微波(70℃)干燥热风(60℃)干燥热风(70℃)干燥阴干晒干。结论:不同干燥方法对牡丹皮药材中各类化学成分有一定影响,牡丹皮药材干燥方法以红外(40℃)干燥处理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