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目的:探讨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诊断、命名及解剖学基础.方法:查阅近年采有关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文献报道,结合临床及解剖学观察对这一病症的解剖学基础及命名做一分析.结果: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命名缺乏解剖学基础,概念模糊.结论:对于此症的命名应以解剖学为基础,使之从模糊概念走向精确定义,这样才有助于治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2.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Flu)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和内皮素-1(ET-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VSMCs源于8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胸主动脉,组织块外生法体外培养VSMCs,采用改良的Boyden微孔膜双槽法测定细胞迁移,荧光染料Fura-2/AM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 结果: (1) PDGF-BB和ET-1可诱导VSMCs迁移,作用峰值浓度分别为10 μg/L和10-7 mol/L。Flu(10-9-10-5mol/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上述物质诱导的细胞迁移,10-5mol/L Flu对PDGF-BB和ET-1诱导的细胞迁移的抑制率达86.67%以上。 (2)PDGF-BB和ET-1促进[Ca2+]i升高(P<0.05),峰值浓度分别为PDGF-BB 10 μg/L和ET-1 10-8mol/L。 (3) Flu明显抑制PDGF-BB和ET-1诱发的[Ca2+]i升高,峰抑制率分别为86.76%和65.32%。 结论: Flu可抑制PDGF-BB和ET-1诱导的VSMCs迁移,Flu抑制[Ca2+]i的升高可能是它抑制VSMCs迁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3.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水孔蛋白2(AQP2)表达的影响。 方法: 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6只,8周龄,体重200-300 g,随机分成2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SHRctrl)、苯那普利(SHRben)灌胃。灌胃8周后断头取血,放免法测定血浆血管升压素(AVP)浓度。取肾脏近髓组织100 mg,RT-PCR法检测大鼠肾脏AQP2 mRNA的表达,另取相应组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AQP2的表达情况。 结果: SHRctrl组和SHRben组大鼠药物干预前血压无明显差异,大鼠苯那普利灌胃8周后,血压明显下降,显著低于SHRctrl组大鼠血压[(112±17)mmHg vs (169±9) mmHg,P<0.05]。SHRben组大鼠肾脏AQP2 mRNA(0.48±0.11 vs 0.72±0.17,P<0.05)、AQP2蛋白表达水平(0.47±0.09 vs 0.62±0.12, P<0.05)、血浆AVP浓度[(61.79±9.19)ng/L vs (87.16±8.20)ng/L, P<0.05]均显著低于SHRctrl组。 结论: 苯那普利抑制SHR肾脏水孔蛋白2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84.
海蛇风湿灵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97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1997年期间,我们采用海蛇风湿灵胶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97例,其疗效较昆明山海棠治疗的50例(对照组)为优,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47例患者中101例符合1988年昆明中西医结合风湿类风湿疾病学术会议标准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46例符合美国...  相似文献   
185.
针灸对促进骨折愈合有着显著的疗效,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淤等作用,然而其机制仍然未完全阐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发现针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涉及调节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激活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影响骨中矿物元素的含量,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骨细胞的分化与增殖,促进成骨细胞的增生与激活和影响骨细胞凋亡等多方面。针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非常复杂,尚处于动物实验和细胞水平,本文对以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  相似文献   
186.
目的对比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HA)与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均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并根据Kellgren-Lawrence分级法进行分级。选取Ⅰ、Ⅱ、Ⅲ级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并根据关节腔注射药物的不同分成HA组及PRP组。随机从两组各选择20例进行研究,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骨关节炎指数评分量表(WOMAC)评分的变化。结果关节腔注射PRP效果优于HA,且注射PRP效果可持续24 w。HA组Ⅲ级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最差,而PRP组在不同分级的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P对于轻、中度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效果优于HA。  相似文献   
187.
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对SHR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1)对SHR、WKY VSMC增殖的作用.方法:贴块法培养SHR、WKY VSMC,用 3H-TdR参入和细胞计数反映VSMC增殖情况.结果:SHR、WKY VSMC  3H-TdR参入随AngⅡ、ET-1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剂量依赖性.10-7mol/L AngⅡ、ET-1使SHR VSMC 3H-TdR参入提高到对照组的1.9、2.7倍,WKY VSMC  3H-TdR参入提高到对照组的1.3、1.6倍.AngⅡ不促使SHR、WKY VSMC增生.10-7mol/L ET-1分别使SHR、WKY VSMC细胞数增加209±27%、97±13%.10-7mol/L AngⅡ和ET-1则使SHR、WKY VSMC 3H-TdR参入提高到对照组的7.0、4.2倍,细胞数增加3.0、1.3倍.结论:AngⅡ、ET-1对VSMC的增殖有协同效应.高血压时,VSMC对促生长因子敏感性增加,更易发生肥大增殖.  相似文献   
188.
氟伐他汀对高血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不同浓度的氟伐他汀和甲羟戊酸干预后,进行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率的测定.结果:(1)氟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10-5~10-7mol)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数目的增加和3H-TdR的掺入率;(2)10-3mol的甲羟戊酸几乎完全逆转了氟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氟伐他汀抑制了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甲羟戊酸代谢途径可能参与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189.
目的 为肩胛部深层肌筋膜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及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30例肩胛部深层肌筋膜痛患者给予扳机点注射治疗并随访.解剖观察12具成人尸体肩胛部冈下肌、小圆肌和大圆肌的位置、走行、长度和厚度.结果 肩胛部深层肌筋膜痛患者常见压痛部位为冈下窝中央及肩胛骨腋缘.扳机点注射治疗前VAS评分为7.631±2.652,治疗1周后评分为3.248±1.4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随访一月后VAS评分为2.829±1.852,与治疗1周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冈下肌位于冈下窝内,小圆肌附着于肩胛骨腋缘距肩胛骨下角5.8~7.0 cm处,大圆肌附着于肩胛骨腋缘距肩胛骨下角4.0~6.5 cm处.结论 冈下窝中央压痛由冈下肌筋膜痛引起;肩胛骨腋缘中段压痛由小圆肌筋膜痛引起;肩胛骨腋缘下段压痛由大圆肌筋膜痛引起.肌筋膜扳机点注射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胸廓活动度与脊柱各个椎间角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脊柱形态测量仪测量4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同姿势下的脊柱形态并对患者胸廓活动度进行测量,对胸廓活动度与脊柱形态相关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胸廓活动度与前屈位姿势下腰椎总体曲度明显正相关(P<0.01),与前屈位姿势下L1/2、L2/3、L4/5椎间角度正相关(P<0.05);与直立位姿势下L1/2椎间角度、L2/3椎间角度、腰椎总体曲度,后伸位姿势下L1/2椎间角度、L3/4椎间角度、腰椎总体曲度负相关(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运动能力中,胸廓活动度与腰椎运动能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