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王兴臣 《中医杂志》2004,45(11):824-825
周期性麻痹是以周期性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无力或瘫痪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肌病.发作时大多伴血钾降低,也可见血钾增高或正常者.应用钾剂或酶抑制剂等药治疗,仅可取效一时,但极易复发.我们以调脾为主,谨守病机,治病求本,取效良好.  相似文献   
82.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因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定论 ,且又顽固难治 ,因此是目前国内外皮肤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探索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和较为有效的防治办法 ,现将我所近年来以自拟方“银屑康浓缩颗粒冲服剂”治疗的 32 9例患者资料综合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2 9例患者中 ,男 176例 ,女 15 3例。年龄 :1~ 10岁 10例 ,11~ 2 0岁 2 7例 ,2 1~ 30岁 76例 ,31~ 4 0岁 10 7例 ,4 1~ 5 0岁 5 9例 ,5 1~ 6 0岁 2 6例 ,6 1~ 70岁 15例 ,71~ 80岁 9例 ,以 2 1~ 5 0…  相似文献   
83.
1997~1998年,我们在CT介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胶原酶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6~60岁;病程1个月至10年。表现为腰腿痛26例,伴下肢麻木者20例,以下...  相似文献   
84.
对 26例内外科治疗未控制的Graves病患者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并对其中 22例患者进行了 24~60个月的远期随访观察,结果显示其远期治愈率达 81. 4% (18 /22)。  相似文献   
85.
目的:系统评价化浊行血方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试验注册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化浊行血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手工检索相关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进行独立筛选、质量评价和原始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评价指标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愈率;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化浊行血方能显著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WMD=-2.00,95%CI-2.41,-1.58),P0.00001];化浊行血方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化浊行血方能显著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86.
颈椎病是颈椎慢性退行性变或损伤造成椎体缘唇样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变性等,使根神经、血管受压、扭曲、磨损,以颈部及肩臂疼痛、功能紊乱甚至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祖国医学认为其属于项痹范畴。2013年6月~2014年2月,我们采用舒筋汤加减治疗颈椎病患者7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但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如高血糖、高血脂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导致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因素是较一致的看法。长期的高血糖以及糖尿病中经常发生的高脂血症和高血压,会对全身许多重要器官造成严重伤害,及时纠正或逆转微血管病变可有效延缓或改善靶器官的功能状态。冯建华教授从气阴两虚认识该病,处方用药有独到之处,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8.
论述了郭雍的伤寒学术思想和学术渊源。认为其学术源于《内经》、《难经》及宋代庞安时、朱肱等医家,主要学术贡献是采撷诸家之论,创立新说,突出类证鉴别以补仲景缺略,充实发展了外感热病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9.
90.
阐述血浊理论创立的背景,该理论的产生是当今疾病谱改变的必然,并探讨血浊的概念和病因病机,血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关系,提出了以血浊理论为指导早期干预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明显提高本病的疗效,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