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及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出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用药频率( DDDs )、药物利用指数( DUI )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分别在1.03%~18.03%、13.4%~31.15%、4.97%~31.83%,DDDs前3位分别是头孢米诺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头孢呋辛钠,58.62%的抗生素品种DUI≤1。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率波动范围较大,加强对抗生素的监督管理工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肩手复康散熏蒸外洗配合现代康复训练对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5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现代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肩手复康散熏蒸外洗患肢,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肿胀、麻木评分、上肢功能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4天,VAS评分、上肢肿胀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8天,患者肢体疼痛、肿胀及麻木情况均得到有效缓解,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肩手复康散熏蒸外洗患肢能有效缓解肢体疼痛、肿胀及麻木症状,同时配合现代康复训练,有利于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3.
华蟾素合氢溴酸高乌甲素治疗中晚期癌痛3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4.
腱鞘囊肿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发生于手、足等多个部位,常常由于劳损或外伤引起。笔者于1995年1月~2008年5月间,应用注射疗法治疗腱鞘囊肿患者1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腱鞘囊肿患者120例,其中男36例,女84例;年龄20岁~52岁,平均3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a。全部病例均表现为手、腕、足、踝腱鞘部位的囊性肿物,直径2mm~3cm,小者坚硬,按之如针刺,大者软,均不能用手直接按破,按压或劳累时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肿瘤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10例13个椎体转移瘤10例(11个椎体),血管病1例,骨髓瘤1例,颈椎1例,胸椎5例,腰椎4例,骶椎1例,年龄37~72岁,平均60.5岁。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用10~13 G骨穿针经椎弓根刺入椎体后,用外科锤将骨穿针钉入椎体,并注入欧乃派克1 ml,观察有无粗大的引流静脉显影,然后注入按3:2:1配制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2~5 ml。结果:12例14个椎体1次穿刺成功13个,2次穿刺成功1例。2例骨水泥渗入椎旁软组织内,1例经椎体静脉引流导致肺栓塞。结论:PVP治疗椎体转移瘤,血管瘤,骨髓瘤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可行,止痛效果好,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化浊行血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行为学、脑梗死体积和细胞坏死、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脑梗死体积,并比较其神经功能行为积分;应用流式细胞仪和Annexin-V试剂盒检测缺血中心区和缺血半暗带区的细胞坏死率和凋亡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行为积分明显下降(P〈0.01),缺血半暗带区的细胞坏死率和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化浊行血汤可减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改善脑缺血后神经行为症状,降低缺血半暗带区的细胞坏死率和凋亡率。  相似文献   
37.
38.
正备化汤(炮附子、熟地黄、茯苓、覆盆子、牛膝、木瓜、生姜、甘草)出自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原书载:"治丑未之岁,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病者关节不利,筋脉拘急,身重萎弱或温厉盛行,远近咸苦,或胸腹满闷,甚则浮肿,寒疟血溢,腰痛"。笔者(第一作者)随师屡用备化汤治疗疑难重症,每获良效,兹举验案3则,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脑出血患者59例,分别在入组时、入组后7d、14d、28d应用CT灌注测量血肿周围组织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参数数值,计算脑岀血侧(患侧)与其健侧镜像部位各参数的比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后rCBF、rCBV 7d时最低,随后逐渐升高,其患侧与健侧比值各时相点均<1。MTT与TTP 7d时达高峰,随后逐渐缩短,其患侧与健侧比值各时相点均>1。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存在持续的低灌注状态,且这种低灌注状态随时间改变呈波动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0.
从血浊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血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清化血浊法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意义。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概念,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枢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各种致病因素可以导致血浊的发生,血浊是动脉粥样硬化诸病机产生的基础。清化血浊有助于祛痰、活血、清毒,是动脉粥样硬化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