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环状软骨后癌少见,是临床上不易早期发现的肿瘤,我们曾在92年10月诊治一例误诊长达一年之久的病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2.
23.
占××,男,50岁,搬运工。1994年3月14日就诊。主诉:双下肢萎软,不能站立20余天。既往腰骶部酸痛5年,每于劳累或气候变化而发作或加重。曾就诊于某个体医生针刺治疗。针后自觉左侧下肢酸楚无力,3天后对侧下肢亦感无力,以致不能站立。急往市中医院诊治。诊断为:“脊髓蛛网膜下腔粘连”,虽经中西医药物治疗半个月,但疗效不显而来诊。刻诊:两侧下肢肌群均有轻度萎缩,尤以足背小肌群萎缩明显而足背下垂,肌力Ⅱ~Ⅲ级,肌张力下降,浅感觉明显迟钝,需两人搀扶方能勉强站立。伴面色黯黑,腰部酸痛,苔白,舌嫩红,脉沉细滑。治疗取穴:以T9、T12、L2、…  相似文献   
24.
25.
2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用西药泼尼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疗程结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2.9%,明显优于对照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ITP疗效显著,具有止血快,促进血小板生成,血小板上升迅速,不良反应少等特点,疗效好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18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1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分别观察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日常生活能力(B I)、Fugle-M eye运动功能(FMA),进行初、中、末期评定,比较治疗前后分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3种评分值比较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总有效率达90%。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措施是积极的、正确的、有效的,值得应用推广,且中医中药及康复的介入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28.
活血通塞汤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治疗为主的对照组比较观察不同的疗效,分别评定初、中、末期的BI、FMA、NDS。结果:治疗后3种评分值(BI、FMA、NDS)比较均有改善,治疗后分值较治疗前分值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能够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中西药物的长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13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cy和hs-CRP的区别,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cy和hs-CRP水平与病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cy和hs-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Hcy和hs-CRP水平可作为评价老年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神经调节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排便障碍,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6例因脊髓损伤导致的排便功能障碍患者,根据其情况分别采取阴茎、阴蒂背神经调节方法和骶神经调节方法进行治疗。其中40例采取阴茎、阴蒂背神经调节方法,6例采取骶神经调节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采用阴茎/阴蒂背神经调节方法治疗的40例患者中19例症状明显改善,12例病情缓解,其余患者相比治疗前病情有所改善;在用骶神经调节方法治疗的6例患者中,排便功能得到了明显地改善,无需借助开塞露和手辅助排便,且为成形软便。结论:神经调节治疗方法可以改善部分神经源性排便障碍患者的便秘症状,但目前尚无明确指标能够证实神经调节治疗神经源性排便障碍的效果,需要更多的资料对其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